叶尔扎提汗·俄尔斯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青年牧场 836899
苜蓿属豆科植物,是多年性开花植物,产量高、品质好,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牧草品种。牧业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支柱产业,吉木乃县确保口粮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饲草料面积,努力解决当地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20年吉木乃县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文将对无公害苜蓿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幼苗出土子叶基部不膨大,也无关节。
二、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
2·1、栽培准备
2·1·1选地:苜蓿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一般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土壤结构良好疏松,防风条件好,盐碱度在6.6-7.7之间,地势平坦,排水能力比较好的壤土上进行种植。
2·1·2、整地:要求深耕细耙,耕深25-28厘米。播前达到无坷垃、无杂草、墒情好、上虚下实、地表平整的待播状态。
2·1·3、施足底肥:紫花菖蓿对磷肥、钾肥需求量较大,播前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亩-1500公斤/亩、磷酸二胺25~35公斤/亩、尿素3~6公斤/亩作基肥。
2·2播种工作
2·2·1、种子处理:对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县来说一般选择休眠级2-4级的苜蓿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要经过精选,纯度、净度要>98%以上。苜蓿种子具有休眠性,普遍硬实率较高。所以,在播前应采用擦破种皮法或热水浸泡法进行处理。热水浸泡法,即将苜蓿种子在50-60℃水中浸泡30min,取出晾干后播种。种子经处理能大大提高其发芽率
2·2·2、播种时间:在北疆阿勒泰地区来说播种有春播、夏播、秋播等几种。春播,一般3月底-4月中旬播种。利用早春解冻后的土壤水分,在地温稳定达到发芽温度时,立即抢墒播种。夏播,一般在6-7月份,此时土壤温度较高,环境适宜,播种后出苗快,但由于此时杂草多,病虫害也多,且常有高温灼伤,影响幼苗生长。在高寒地区,往往因春旱等原因,延误播种时期而推迟夏播。秋播,正常在9-10月份进行。此时各种环境条件为适宜,土壤墒情比较好,昼夜温差大,杂草长势减慢,是苜蓿播种的佳时期。
2·2·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目前推广的密垄稀植技术,行距15厘米--20厘米,既增加覆盖,提高产量,又便于田间管理。
2·2·4、播种量及播种深度:每亩播种量一般2.0㎏-2.5㎏,盐碱地用量适当增加,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不可以密种。增加播种量可提高第1年的产量,但并不利于提高以后年份产量,所以播种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宜过高。苜蓿种子比较小,播种深度看土壤种类和土壤质量而定,湿土浅播,干土稍微深播,一般播种深度2厘米-3厘米,沙质土壤3厘米-4厘米。
三、田间管理
3·1浇水:春播苜蓿一般种子种植下去之后,需要适时浇水,对新种的苜蓿保苗浇水时,须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株高5厘米以上时进行,苜蓿的根不耐淹,水淹24小时会造成死亡,雨季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每次刈割后浇水。全生育期灌水4~5次。防积水。
秋播苜蓿及时浇好头水,间隔3-5天后,紧接着浇好第2水,以促使苜蓿种子早发芽、早出苗。
3·2、施肥。苜蓿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而为自身提供氮素,所以应以施磷肥为主,适当追施钾肥;但在贫瘠的荒地、盐碱地、土壤含氮量较低的地方,应在播种时施8㎏-12㎏的尿素做种肥。第一年苜蓿根瘤菌尚未完全形成,需追施尿素2~3次,每次3~5公斤/亩。两年以上的苜蓿,生长量大,产草量高,尽管苜蓿有根瘤具有固氮的作用,但为了获得高产,必须合理追肥,每年追肥2-3次。在苜蓿生长的幼苗期或每年返青后,根系固氮能力较弱,追施一定量的氮肥能提高其产量。施肥后应及时灌水。
3·3、除草。春播苜蓿一般与小麦、油葵混播,田间管理期间禁止使用非选择性除草剂,化学除草可喷施苜蓿专用除草剂,并注意在刈割前14d内禁用。
四、苜蓿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生长4年以后,苜蓿的病虫害较多,所以国内苜蓿品种一般种植4年-5年,国外苜蓿品种一般种植3年左右,即应进行翻耕,减少病虫源。
4·1、褐斑病:该病在苜蓿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开始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自下而上发展。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黄色斑点,不规则形的大斑。提倡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殴打抗病能力。在发病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或用12%绿乳铜乳液可湿性粉剂600倍均匀喷雾,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打2次-3次。
4·2、根腐病:地上部症状:苜蓿感染根腐病后,植株稀疏,生长缓慢。在旺盛生长期间,感病植株的个别枝条或一侧的枝梢萎蔫下垂,叶片枯黄,而且常有红紫色变色。随病情发展,大片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最后整株枯死。地下根部症状:发病初期根部和茎基部先后出现水渍状褐色坏死病斑,随后病斑扩大,病部表皮由褐色变黑、腐烂,用手一搓表皮即脱落。剖开主根,可见根茎里面变褐、变黑,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一般发病后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药剂灌根。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混加14%络氨铜500倍液,或50%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等,隔10~15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
4·3黄萎病:发病初期叶尖和叶边缘开始变黄或稍微带紫色,常由叶尖向下形成“V”字形褐绿斑,植株的节间及叶脉部的分枝缩短,导致病株矮化,甚至不开花,严重时整株哭死。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发病初期及时喷施40%枯萎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隔7天灌根一次,连续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