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玲
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濮阳 457100
摘 要:目前文25东块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面临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水淹严重,油藏进一步提升采收率难度加大的问题,对油藏下步稳产、增产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在进一步细化油藏构造,储层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特高含水油藏“五类”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以及高倾角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配套技术,为中原油田同类型特高含水油藏的效益开发探索出有效途径。
关键词:特高含水;定量描述技术;采收率
目前,文中油田文25东块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面临主力层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零散且挖潜难度大、层间物性差异大、动用不均衡、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对油藏下步稳产、增产带来困难。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难题,2020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为目的的基础研究,紧紧围绕改善改善水驱和区块稳产这个中心,逐步改善油藏开发状况,提升油藏效益。
1 地质概况
文25东块处在文留构造北部,位于东翼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地处西倾的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相对简单,南北两端构造复杂。地层产状为单斜,倾向东南,倾角25°左右。根据文25东块取芯井文25-5和25-23井分析推断,该块储层岩性为长石砂岩,属粉砂级,油藏埋深2130~2600m。原始地层压力27.4MPa,压力系数1.2,饱和压力11.5MPa,原始气油比87m3/t,地层温度101℃。
截止到2019年12月,文25东块油藏共有油水井107口,其中油井55口,水井52口,油井开井44口,日产液1117.6t,日产油56.3t,综合含水94.96%。采油速度0.22%,累积采油295万吨。水井开井31口,日注水1267m3,累计注水2367.4万方。
2 研究内容
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难题,2020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为目的的基础研究,以改善水驱和区块稳产为中心,逐步改善油藏开发状况,提升油藏效益。
2.1 特高含水油藏“五类”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
1、剩余油定量描述方法
根据剩余油富集程度及动用难易程度,选取油水渗流特征点对应的4个含油饱和度为剩余油分类界限点,建立了特高含水期油藏“五类”剩余油挖潜方法。
根据以上剩余油分类标准(见表1),对文25东各小层剩余油饱和度图进行重新修订,绘制出各小层“五类”剩余油图,更精准的描述出各小层的剩余油潜力。
2、剩余油开发调整对策
为了更有针对性挖掘油藏剩余油潜力,以剩余油及其渗流特征研究为基础,创新形成一种遵循油水渗流规律及油藏开发特征的“五类”剩余油开发调整对策,更好指导油藏精细开发,提高油藏采收率。
(1)富集区剩余油挖潜对策
富集区剩余油特征为断层遮挡高部位、同高程侧向拼接型构型、断层两边、复杂带,注入水未波及或波及较弱;油相相渗占绝对优势。应当新钻井、层系细分、韵律段选择性补孔进行挖潜。
(2)相对富集区剩余油挖潜对策
相对富集区剩余油特征为弱淹区边缘型,非主流线区域;已被注入水波及,但过水量少,驱替程度低。应当优化完善井网、均衡驱替。
(3)可动用区剩余油挖潜对策
可动用区剩余油特征为河道两翼,侧翼内连片分布;水相相渗占优,但油水两相渗流能力相对稳定。应当保持注采关系与地层能量,油井适时提液。
(4)难动用区治理对策
难动用区剩余油特征为注水形成的优势通道内分布难动用油,水相相对渗透率占绝对优势,从而形成高耗水带或高耗水层,稳定注水无效益。应当通过不稳定注水形成油藏压力扰动,动用井间滞留区及层间剩余油;通过调剖调驱扩大波及,动用渗流能力较差部位剩余油。
2.2 高倾角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1、短段水平井挖潜技术
通过三节点控制法卡准水平段砂体位置,节点一:靶前标志预判,靶前优选标志层开展实时预判分析和调整;节点二:模型控制优化,利用地质模型实时修改更新数据,节点三:过程实时调整,钻时、岩屑、随钻测井(伽马、电阻)。发现断层遮挡剩余油富集区域未动用小层块,实现小规模剩余油的效益开发。
2、普遍高含水区域低驱高采开发
为控制含水上升速率,以平均见效时间、见效日增油以及见效有期为依据,优选出低驱高采注采方式,即在构造主块采用“高部位采油、低部位注水”的注采模式。
3、高部位、高含水、断层遮挡区域,实施耦合开采技术
针对目前水井注水,油井水淹,水井停注,油井不供液等开发难点,采用水井注水憋压、油井生产泄压交替注采方式,建立高部位、高含水、断层遮挡区域剩余油区的驱替压差,提高中心主流线区域驱油效率,进一步提高水驱波及程度。
4、井间滞留剩余油流线调整技术
针对文25东油藏开发时间长,流线长期固定,注入水低效循环现状,以储层物性为基准,将文25东主块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物性差异大流线不均匀区域,下步可实施差异调控、控强扶弱;二是对于储层较单一的小井距区域则可实施水井脉冲,变强度注水;三是独立条带易水窜区域,实施周期注水减缓水窜。通过创新流场调整技术、针对性差异水驱来达到实现流场转换、均衡驱油的目的。
5、厚油层夹构剩余油层内细分挖潜技术
厚油层夹构剩余油层内细分挖潜利用夹层进行选择性射孔;利用较稳定的夹层,局部细分层系,减弱层内干扰;利用夹层封堵高含水层,解放中低渗透段潜力;实施调驱措施,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结论与认识
1、充分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刻画、精准剩余油分类评价,是实现特高含水油藏效益挖潜的前提;
2、高倾角、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适时开展不同类型配套开发创新技术进行差异化挖潜,是油藏提高采收率实现稳产增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郝振宪,李俊杞,何汉坤,杜振惠.文留油田文25东块厚油层砂体构型与剩余油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2):19-22+3-4.
[2] 何汉坤,李俊杞,郝振宪,杜振惠.文留油田文25东块沉积微相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2):51-55+5.
[3] 闫军霞,胡贤能,杨勇,徐亚飞,赵嘉斯,吴莉萍.精细研究改善文184块油藏开发效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02):56-57.
[4] 赵磊. 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作者简介:罗玉玲(1974-),女,助理工程师,1994年6月毕业于中原石油学校石油工程专业,现工作于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油气开发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