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产业在新时期的经济效益获取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张宏芳
[导读]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了我国能源业从消费优化模式向能源智能化模式转变
        张宏芳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了我国能源业从消费优化模式向能源智能化模式转变。最典型的例子是基于能源产业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商业思维行为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在能源传统的商业思维下,资源集中利用程度高,市场竞争风险意识弱,对于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使用资源能力的具体需求往往考虑不多;而在基于能源产业互联网的传统思维下,会不断催生一种面向多元化新的销售商业模式和新的投资商业机遇,彻底性地破除了目前能源传统产品销售体系的一种封闭性和垄断商业结构,向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体验为服务核心的商业方式进行转变。
        关键词:能源产业;经济效益;模式
        1.引言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明确提出了3点倡议:第一,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第三,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综合公共能源信息服务新技术业态的不断出现,构建了多种综合能源方式优化信息互补的现代综合公共能源信息供给服务体系,实现了综合能源、信息的双向有效流动,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综合能源与公共信息产业为服务核心的“互联网+”综合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促进了综合能源和公共信息业的深度有效融合,推动了综合能源技术生产与信息消费的一次革命。
        2. 新时期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模式
        能源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顾客和消费者的能源需要而提供完整全面的能源服务,由传统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能源服务模式转型为以顾客和消费者为核心的能源服务。在供电和利用能源层面,综合性能源服务所提供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多能互补的系统统一供电,从硬件和软件系统上科学地设计了电力、燃气、供热的多功能耦合系统,在充分满足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提成了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了整体节能的效果;在为客户提供服务层面,不仅仅是提供了能源服务,还应该可以有效地针对顾客在使用能源背后发生的最终情况和需求,考虑到顾客在成本、安全、舒适、便捷、快速、效率上的要求,提供与能源大数据、智慧生活、节约资金管理、产品销售相关的增值服务。节能管理、产品销售等相关增值服务。
        2.1 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
        当今世界能源使用的三大问题,主要是价格、清洁度、可持续度。能源价格的低廉,有利于降低生产和生活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水平。能源的清洁,有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能源非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实现。能源中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在能源的获得方面,成本并不比煤炭的勘探、开采要高,难点主要在于能量的储存。而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获得单位能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显著低于传统的能源。欧盟计划将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1990年的20%-40%,意味着新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像煤炭等能源形式,至少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使用之后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再次形成,新能源取自于大自然源源不断的供给,如能合理利用,能源短缺的现状也将得到决定性的改变。新能源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比如说资源相对匮乏、重度依赖进口的日本,在其2004年颁布的新能源产业规划中,已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2030年产值目标定为3万亿日元,并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石油能源占比也将降至40%。
        2.2 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能源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定位,在科技领域和能源领域的战略高度,国家在发展规划能源方面走了区域化、聚集化的道路。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2001年起,我国政府就已经对能源产业给予政策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方面。2006年和2007年又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法案和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分别达到200万千瓦、3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与此相呼应,我国的新能源应用主要集中于太阳能、风能、核能。其他新能源,如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尚未得到足够的应用。因此,虽有较为齐全的新能源产业门类,但产业的规模较为不平衡。由于科研和应用的呈现聚集性的现象,国家级和省级的综合性园区较多,专门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较少。在能源和相关新材料的研发上较为成熟,而在实际的应用层面较为薄弱。对于新兴的能源的应用,也未能充分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仅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等较有竞争力。同时在新能源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无序竞争的状态。随着政策的引导,行业发展将会更集中,更有实力。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光体现在产能的研发和应用,也体现在储能的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上。对充电和换电的保质保量的实现,为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设备的商业化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条件。邻国日本与我国相比,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行动得更早,更大刀阔斧,也是我们新能源发展可参考的参照系。早在2003年,日本已开始强制电力企业提高能源发电使用比率,包括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使用。不仅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还推进国际间合作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一步步推进能源结构改革。
        在提供能源服务的企业在运营上应把握三条主线,主要包括资产的全寿命管理、能量的全流程优化和交易全方位服务。其中,资产的全寿命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能量的全流程优化主要包括系统设计、多能源项目建设统筹、智能能效服务和峰谷优化等,交易全方位服务包括智能交易、需求侧管理、能源金融、用能方案优化和能源信息服务等方面。这些都是综合能源产业价值的体现。
        3. 结语
        供电企业要积极构建包含运行、维护、用户服务程序以及数据系统支持在内的综合能源服务工作体制,以在进一步促进现代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确保供电企业能够增加企业整体经济收益,有效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有效开展。电力企业作为能源类企业,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应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借鉴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积极稳妥地开展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的生态产业链,打造能源互联的现代化企业。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和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形态和发展模式。能源服务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初期兴起阶段,随着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潜力突出,围绕多能耦合的节能系统构建、用户增值服务挖掘和能源数据创新应用,在初期持续投入的基础上,未来具有巨大的产业价值。
        参考文献
        [1]井然.“大同蓝”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国网大同供电公司助力“新能都”转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0):60-63.
        [2]国家电网行政1号文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J].新疆电力技术,2018(01):5-6.
        [3]孙维锋.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J].农村电工,2018,26(01):2.
        [4]胡向臻,胡兴.浅议传统火力发电企业向“公众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J].企业管理,2017(S2):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