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点屠宰常见病害检疫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韦昌兴
[导读] 作为我国居民主要的肉食来源,猪肉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韦昌兴
        横县新福镇农业水利站   广西横县  530321
        摘要:作为我国居民主要的肉食来源,猪肉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生猪定点屠宰检疫能有效检疫出猪肉病害,有效防止病猪肉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前者能及时发现病猪,采取措施将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控制猪病的传播和蔓延。宰后检疫能检疫出有病害的病猪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肉品流入市场。本文通过探析生猪定点屠宰中常见病害检疫程序和处理措施,有效提高了猪病的检疫效率,促进了猪肉食品安全。
        关键词:生猪屠宰;病害检疫;措施
        1 猪瘟的检疫处理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对养猪业的威胁巨大。临床上病猪呈现体温升高、拉稀症状,急性呈现败血症状,实质器官出血坏死,慢性呈现纤维素坏死性肠炎,后期伴有副伤寒症状。该病死亡率很高,对生猪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急性猪瘟病猪常伴有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具有“大理石样”症状,病猪皮肤颜色变浅,皮下组织脂肪洁白。而对于慢性型猪瘟的检疫首先要观察猪盲、回、结肠黏膜有无黑褐色的溃疡,肾脏体积是否出现变小的状况,是否具有出血点。对于猪瘟病例的处理,要立即关闭养猪场和检疫场所,并用3%火碱和20%石灰乳进行消毒处理,也可通过漂白粉进行反复碰洒,感染的病猪肉制品要集中销毁,疑似感染猪肉要进行高温处理。
        2 猪肺疫的检疫处理
        猪肺疫是由多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急,主要呈现败血症状,病猪咽喉及周围组织肿大发炎,肺部、胸部有纤维素性炎症,呼吸十分困难。急性型症状表现为病猪机体黏膜和皮下组织具有出血点,皮下组织血性水肿,咽喉部位具有淡红色的冻胶样水肿液。气管、支气管含有大量泡沫黏液,肺部呈现肝样病变,切面为大理石样,伴有气肿、出血和坏死等病变。胸膜有纤维素样病变,并和肺部粘连;脾脏出血肿大,全身淋巴结出血化脓,尤其以颌下淋巴结最为严重。慢性型症状在病猪感染疾病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贫血、消瘦现象,检疫中肺部组织出现灰色肝变区,外部结缔组织化脓或具有坏死灶,肾脏出血坏死,有针尖状出血点。对于猪肺疫病例的处理,要立即关闭养殖场和检疫场所,并对上述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常用3%火碱和20%石灰乳进行处理,病变的生猪尸体和猪肉要集中收集销毁处理,感染较轻的病猪肉要采取高温处理。
        3 猪丹毒的检疫处理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败血、皮肤丘疹,以及多发性关节炎症状。对于急性败血性猪丹毒的检疫要观察病猪皮肤病变,肉眼可见皮肤发红、充血,腹部具有不规则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有点状出血,胃肠黏膜肿大,肾脏肿胀呈现暗红色,表面有出血点。亚急型症状病猪皮肤变厚,有大小不一的中央突出硬疹块。慢性型常见于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前者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呈现菜花样增生,后者主要是病猪关节肿大,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流出。对于猪丹毒病例的处理,除了要对屠宰场地、用具等进行有效消毒外,还要及时销毁病变的尸体和猪肉产品,对疑似病猪肉进行高温处理。
        4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处理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于猪体内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检疫的过程中若观察到肠黏膜水肿,有出血斑症状,可取膈肌30 g, 观察肌纤维表面有无凸出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针头大小的白点,若有则进行压片镜检,挑出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后放入载玻片压扁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后若发现卵圆形的包裹即可确诊为旋毛虫病感染,假如轮廓模糊可在肉粒上添加50%甘油进行观察,如包囊内具有黑色钙化点,在标本上加上10%盐酸脱钙,观察可见形体残缺的旋毛虫,在镜检的过程中检查要仔细,上下左右移动仔细观察,防止漏检的发生。

此外,随着新的疾病检测技术广泛应用,猪旋毛虫的检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其中消化法在国内外较为流行,每次可检测100 g左右的样品,将消化后的肌肉离心后收集虫体,能显著提升猪旋毛虫的检出效率。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快速诊断旋毛虫的McAb快速诊断试剂盒,该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对于感染猪旋毛虫的病猪和猪肉,要严格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销毁,主要采用焚烧方式,并且要做好屠宰和养殖场所的消毒工作。
        5 黄疸和黄脂肉的检验处理
        产生黄疸和黄脂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猪肉腐败变质、冷冻保存不当和色素代谢紊乱等。黄疸是由猪体胆汁排泄障碍引起的,血液中的胆红素分泌过多,全身组织呈现黄色。临床剖检可见皮肤黏膜、脂肪、韧带、关节、内脏等发黄,猪肉胴体有异味。黄疸猪肉不能食用,要严格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销毁处理。黄脂肉是指猪肉的脂肪质地变硬,呈浑浊状,但是脂肪与其他肌肉组织的界限十分明确,并未粘连。产生黄脂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喂含天然色素较多的饲料,比如玉米、小麦等,黄脂肉通常不影响猪肉的正常食用,将发硬的脂肪剔除后如果没有异味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否则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销毁处理。
        6 优化生猪检疫工作的具体办法
        6.1 提高检疫人员工作水平
        为了解决基层生猪检疫工作的问题,还要大力提高检疫人员的工作质量,强调配置更加专业的生猪检疫技术人才。首先,围绕着生猪检疫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新的检疫标准法规进行技术培训,促进现有从事生猪检疫人员了解新的检疫方法,掌握前沿技术标准,提高生猪检疫的整体质量。其次,大力普及生猪检疫法规,提高检疫人员责任意识,加强对生猪检疫作业人员的监督,有效防止检疫人员操作不当、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害。第三,还要对生猪检疫人员的资质进行检查,定期对检疫人员进行技术考核,从而保证生猪检疫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操作。
        6.2 加大检疫设备更新力度
        为了构建实时、智能、科学的检疫工作体系,有效解决生猪检疫工作的问题,还要不断更新生猪检疫的设施设备。首先,大力获得财政资金支持,运用财政资金有效弥补基层生猪检疫设备不足的问题,应当及时的淘汰基层村镇低劣的生猪检疫设备,尽快促进生猪检疫体系的智能化。其次,还要完善生猪检疫设备的检验检修机制,大力推进生猪检疫设备的标准化建设,由专业机构对生猪检疫设备进行定期测定,防止因检疫设备不过关造成的疫病防控不当问题。第三,新时代还要引进操作简单、智能化的生猪检疫设备,这样才能保证生猪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及时的消除设备落后问题,才能提高生猪检疫的效率,防控生猪检疫的风险。
        6.3 提高生猪检疫重视程度
        生猪检疫工作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从而不断增强生猪检疫的资金投入,为生猪检疫工作起到保驾护航作用。生猪检疫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需要地方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生猪检疫的监管职责,能够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从而保证检疫工作质量,消除检疫水平较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开展生猪检疫的宣传工作,大力普及生猪检疫的知识,让基层养殖企业,特别是散养户认识生猪检疫的重要性,以便于快速推广生猪检疫工作办法。
        参考文献
        [1]?朱孟江.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的几种疫病及其无害化处理[J].现代畜牧科技,2016(11):158.
        [2]?田发仙.屠宰检疫中常见猪病的检疫程序和处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7):44.
        [3]?杨建华.浅谈屠宰检疫中常见色泽异常肉的检验鉴定和卫生处理[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4):91.
        [4]?朱永仁.屠宰检疫中几种常见猪病检疫程序和处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108+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