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气象双微服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雷瑛 张少婷 谢雨辰 刘超 张小霞
[导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雷瑛 张少婷 谢雨辰 刘超 张小霞
        佛山市气象局  528300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微博和微信平台的兴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微博、微信平台发布气象信息具有便捷性和及时性特征,为了对微博、微信平台进行有效利用,以增强气象信息发布质量,提升气象服务水平。本文结合气象双微服务特点,分析了气象信息在微博、微信中传播现状,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佛山气象双微服务策略,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微博  微信  现状  策略

前言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将微信、微博与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结合,需要对气象服务模式不断进行创新,进而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需求。2020年广东省气象局将“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益,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开展气象服务统一品牌质量和影响力提升行动,继续发挥气象部门主体作用,切实增加气象服务有效供给。”列入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的举措之一。
        双微服务,特别是广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在双微的应用方面较早,具有前瞻性,对微博气象信息服务进行了总结与探索。许艾米等对基于微博平台的台风“山竹”直播效果进行了分析[1];李晓娜等对提升广东互联网渠道服务能力的互动策略进行了研究[2];张岚等对以台风为例的气象灾害下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3];胡康等分析了如何使气象信息更适合在新媒体中传播[4];付威风等基于CSSCI检索期刊对我国“政务双微”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5];何海鹰对新媒体下的气象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做了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报告[6]。“佛山天气”双微是“粤天气”统一品牌的子品牌,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5G时代有效提升佛山市微博、微信气象服务策略,进一步拉近了气象人员与受众者之间的距离。
        
1 气象双微服务特点
1.1气象信息传播快捷方便
        在发布气象信息后,借助于微信、微博平台,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区域内最新天气信息,使得大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再加上可以及时传递气象信息,特别是对于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及时、快速的进行传播,有效增强了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气象信息产品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
        现阶段,通过微博发布的气象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开始发布的纯文字、图片,到现在的视频、声音等链接进行结合,内容简短精致,同时还具有风趣诙谐性特征。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化特点突出,除了发布常规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外,也可以及时发布符合当时天气情况的气象科普信息,不仅可以增加公众的点击率,还能使公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得到增强,为科普内容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微信订阅号每天、微信公众号每月都会推送多元化的气象信息产品和服务内容,可将重要天气预报信息以清晰的思路向大众进行剖析。
1.3互动性强
        对于运营中的双微来说,以新浪微博的粉丝互动最为突出。微博平台的转发、评论、点赞功能较为方便,可以将刚发表的留言直接展示出来,即使看不到消息,粉丝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回复内容并再次进行回复,官方微博有较强的亲和力。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强,不仅可以在菜单栏上互动,还能通过当天推文下的留言板进行互动。随着微博、微信的快速发展和运行维护时间的增加,留言互动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与粉丝间的黏性不断增强。

2 气象信息在微博、微信中传播现状
2.1传播主体
        通过对认证账号进行分类,信息传播主体主要包括:①各级气象部门开设的官方微博;②商业气象公司,如“墨迹天气”等开设的官方微博;③气象爱好者或科普类自媒体。在个人认证账号中,以气象新闻媒体人、公共气象服务从业者的传播居多。相较于微博,由于微信公众号的管理模式具有封闭性特征,采用精细化方法查询气象类微信公众号数量有很大难度存在。根据调查,对微信气象信息的传播主体进行分类类似于微博,包括气象机构、气象爱好者、商业气象企业、气象从业者、科普自媒体,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微博粉丝较多的账户,同名微信公众号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气象部门出于对信息传播主体的定位,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的气象信息内容都具有固定性。如,对于“中国气象爱好者”的微博和微信来说,其发布的气象信息以专业科普分析类内容为主,并不包含气象服务、预测预报、政务类方面的信息;各地气象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则是以“服务号”进行定位,发布的内容主要是气象预测预报、查询实况信息、发布功能等,不包含专业科普分析类和政务方面的信息。
2.2贴近新媒体阅读习惯
        受众者群体大都是通过碎片化时间来接收微博、微信气象信息,效率上需要实现“快速阅读”,功能上则需要同时兼具“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等方面的功能。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公众在地铁上、电梯里、排队时阅读信息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通过微信发布的信息需精简短小,行文风格诙谐幽默;在对较长信息内容进行编发的过程中,会对内容进行拆分、拆解,为了提升受众群体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加一些俏皮、活泼的文字。因此,在通过微博、微信来传播气象信息的过程中,“讲段子”、“讲笑话”则成为了较为常见的文字技巧。在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成功的微博、微信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止于“笑话”,而是巧妙的结合传播的内容。


2.3传播内容与形式
2.3.1预报服务类信息占多数
        这里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选取“广东天气”、“深圳天气”、“广州天气”和 “中国天气” 四家2021年4月12~17日的微博和微信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在气象微博和微信信息中,以科普类或生活提示类信息占据的比重较大;气象政务类信息在微博、微信气象信息中的整体占据比重不大。“党报”模式给受众者群体留下的印象较为刻板,有很大部分的受众者直接拒绝阅读。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微信、微博来传播政务信息是每个气象从业人员需要研究的命题。
2.3.2图片影音类的信息表现手法丰富
        在通过微博、微信传播气象信息的过程中,对图片影音等手法进行了充分利用。同单纯的文字进行对比,图片影音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更为直观,对于受众者的吸引更大;也更加符合受众者群体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近些年来,受各大媒体热捧的短视频、视频直播技术等逐渐成为了微博、微信传播气象服务信息“标配”,并获得了受众者的一致好评。

3 佛山气象双微气象服务策略
3.1积极打造双微爆款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角色转化为用户角色,用户参与到话题的选择、传递转发、评论反馈等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形态的改变构建了新的媒介环境,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营销传播方式。在社交媒体中,大众有主动选择有效信息,屏蔽营销信息的能力,传统广告对大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将商品与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大众的兴趣。爆款商品总是凭借一个行为、一个话题甚至一张表情包而在一夜之间红遍网络,这中间有着网民的从众心理、展示自我的需求的作用,但真正能触动到大众的是借由爆款商品而被提出的社会共同情感。在打造爆款活动的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紧跟社会热点把握选题动向,结合自身优势拓宽选题视角。用自身最为优质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明确受众者群体需要记住什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公众对政务号“天生高冷”的认知。二是渐进式预热,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提升受众者的黏性,充分调动起受众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用户注意力就是流量的本质;同时还要不断满足受众者炫耀的心里,增加互动频率,受众者是最有潜力的宝藏。三是将政务新媒体与大众划等号。应清楚我们有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受众者需要什么,我们可为受众者做什么。政务新媒体不一定非要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严肃的状态,该权威的时候就应该权威,但应始终确保发布手段和呈现方式接地气。
3.2完善内容多元化,实现信息多样性
3.2.1 转变风格,打破传统刻板老套印象
        自2016年往后,不同地区的双微画风均发生了一定改变,“老干部”形象也朝着“接地气”画风进行转变。气象双微在把握专业性、科普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发布的内容通俗易懂、诙谐有趣,这样才能在传播气象信息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拉近受众者与双微之间的距离。3.2.2  善用表情包和动态图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表情包和动态度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情包和动态图在拉近官微与受众者之间距离的同时,还能与公众间产生共鸣,进而收获一大批忠诚粉丝。
3.2.3 利用短视频博取受众者眼球
    气象同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可以选用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题材。应保证视频时间简短,内容多样化、生活化和科普化,且不存在版权方面的纠纷,同时还能对气象知识进行普及。可以结合“江苏气象”官微制作的短视频,不仅接近人们的生活或近期热播的影视剧,而且还涵盖有气象科普方面的知识。
3.3结合双微传播特点,紧跟平台动态优化趋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不同特色的新媒体平台开始大量涌现。对于大部分的新媒体平台来说,用户可以在该平台很轻松的获取一个身份或成为自媒体,但是做好自媒体平台的运行维护却不是一件易事。首先,需要对新媒体平台特点、政策、发布规则进行熟练掌握。当前,通过新浪微博可以自动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其它功能诸如转发、评论、点赞、私信等产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双微属于老牌新媒体平台,除了可以进行互动外,双微平台在近年来不断得到升级改造。只有全面关注双微平台的优化趋势,全面掌握双微平台的媒体特征和传播特点,才能将气象双微服务工作做好。

4.小结分析
        佛山气象双微服务策略研究将实况信息、短临预报和精细化预报与双微服务写作、科普解读无缝融合,方便多渠道、滚动式、高频次的过程跟踪服务,也便于利用历史资料开展比较服务,引导公众心理预期。

参考文献:
[1]许艾米,李文苑,马俊.基于微博平台的台风“山竹”直播效果分析[J].广东气象,2020,42(06):62-65.
[2]李晓娜,张光宇,杨颖璨.提升广东互联网渠道服务能力的互动策略[J].广东气象,2020,42(06):78-80.
[3]张岚,艾文文,罗晓春.气象灾害下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以台风为例[J].气象科学,2020,40(06):868-874.
[4]胡康,胡小羽,王磊.如何使气象信息更适合在新媒体中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136-138.
[5]付威风.我国“政务双微”研究现状、问题及趋势——基于CSSCI检索期刊的分析[J].沈阳干部学刊,2020,22(03):41-44.
[6]何海鹰.新媒体下的气象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第八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中国气象学会会议论文集,2018,164-174
[7]李枭,何佳玲.“两微一端”时代西藏气象服务的路径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8(1):154-155.
[8]徐璐娜.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优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24):221-222.
[9]骆月珍,谢国权,钱吴刚等.对气象微博发展的几点思考[J].浙江气象,2011,32(04):29-32.

作者简介:雷瑛(1982.05)女,汉族,甘肃省通渭县人,本科学历,应用气象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应用气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