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次仁拉姆
[导读]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
        次仁拉姆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6600


        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急等特征,这种传染病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来有很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行列。一旦爆发小反刍兽疫,不仅会给威胁羊群健康,甚至还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篇文章围绕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治措施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容易感染这一疾病的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所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该病与牛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伪牛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死亡性,其中排泄物、分泌物、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小反刍兽疫,就需要结合该疾病的发病以及流行特点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动物死亡率。
        1、小反刍兽疫的概况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炎、高热、肺炎、腹泻、脓性角膜炎等,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正式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疾病中。我国最早出现小反刍兽疫是在2007年,随后国内也偶尔会出现。按照国内外的经验,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对象就是小型反刍动物,比如说山羊、绵羊、羚羊、野生盘羊、野生鹿等,其中山羊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严重的。通常来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最高为4-5天,其中也有个别潜伏期更长的,可以达到21天,而且具有常年发生的特点。
        小反刍兽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健康羊接触到病羊,就会直接被感染,病羊的口腔、鼻腔甚至眼睛等分泌物中都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存在,一旦出现一只患病羊,就会给其它的健康羊群带来威胁;在感染这一疾病的后期,病羊的粪便中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会直接污染养殖环境,加速疾病的传播,从而威胁整个养羊场的发展。
        3、小反刍兽疫的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犬瘟热相似;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持续高温3-5天,病畜死亡集中在发热后期;病畜被毛无光泽,食欲减退,鼻镜干燥,粘膜充血,表现不安,精神沉郁,嗜睡在阴凉处;病初有水样鼻液,病后变成大量的黏液脓性鼻液,呼出恶臭气体;眼、鼻分泌物干燥后导致鼻腔堵塞,呼吸急促、困难,咳嗽,有支气管肺炎,有的呈腹式呼吸,有的呈伸颈状;鼻孔扩张,舌头伸出,表现出疼痛;鼻内膜坏死,眼睑粘连或遮住眼睑,出现结膜炎;有的病畜发热症状出现后,病羊口腔内膜轻度充血,继而出现溃疡,病初多在下齿龈周围出现小面积坏死,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舌头等处,坏死组织脱落形成不规则的浅糜烂斑;部分病羊口腔病变温和,并在48小时内愈合,这类病羊很快康复;多数病羊发生严重腹泻或下痢,粪便稀薄呈水样恶臭,可能含血丝和坏死组织,病初拉黄稀粪、病后拉黑稀粪,并迅速脱水、消瘦,体温下降,一般于5-10天后死亡,如果恰巧是怀孕的母羊,很容易出现流产的严重后果[2]。
        4、小反刍兽疫的诊断
        常规诊断指的是按照小反刍兽疫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等来进行初步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小反刍兽疫与牛瘟进行准确的区分,但是要想进一步确诊,就离不开实验室诊断。
        4.1主要病理变化
        患畜可见结膜炎;下唇内侧、齿龈附近、颊连合处、舌面见有坏死麋烂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有的在舌面形成一层黄白色的假膜,唇部肿胀、糜烂,后期形成结痴;鼻腔粘膜红肿或糜烂,有云雾状或脓性分泌液;肺前叶呈干酪样病灶,肺脏表面和支气管粘膜等有出血点;回盲瓣、盲肠、肠接合部和直肠粘膜呈红色斑状特征性状条纹的出血点,空肠(肠无草食物);淋巴结感染严重,肺淋巴结和肠淋巴结质地软、肿胀;胆囊肿大;口腔、鼻粘膜和阴道粘膜苍白。


        4.2 临床症状(见题目3)
        4.2.1 实验室检测
        通过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检测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直接对病料进行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核酸序列测定和抗体夹心 ELISA等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小反刍兽疫单抗竞争ELSA检测法和间接ELBA抗体检测法等方法。
        5、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5.1制定完善的检疫制度
        若是发现了小反刍兽疫,就需要对疫情区域加强规划,做好封锁和隔离工作。同时不断的加强小反刍兽疫的检疫力度,严禁和避免从疫情引进任何产品,若是发现违规引进或者违规处理患病动物的现象,就需要按照规定严厉惩处。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需要落实自繁自养的原则,如果有需要引种的需要,必须要保证引种的安全性,避免疫区引种。同时有关的部门,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检疫制度,对基层兽医站的相关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力度,保证可以严格的落实动物防疫检疫制度,有效开展防疫工作[3]。
        5.2使用合理的免疫措施
        由于小反刍兽疫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为了避免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免疫措施。常用的免疫措施有免疫接种,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这一疾病的发病率。
        5.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实现群防群控加强农牧民对防范动物疫情的认识程度,对部分防范意识淡薄,缺乏防疫知识,存在有病无害、有病不成灾;免疫可有可无,重治轻防;对病畜不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的农牧民,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宣传方式,加大防疫知识宣传力度,使广大农牧民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密切配合防疫工作的必要性。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只有积极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才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才能实现群防群控的好局面。
        5.4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在开展小反刍兽疫的防治工作中,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动物的饮食搭配工作,结合羊各个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合理的进行饲料的搭配,在常规喂养饲料的用时,还可以适当的为羊群补充能量以及蛋白质等,来不断的提高羊群的机体免疫力。同时还需要做好养殖场的通风以及卫生工作,要保证养殖场的干燥和清洁,减少环境所产生的应激影响,保证为羊的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场地。
        5.5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
        在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全面科学的消毒,这就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加强对养殖场内的粪便、饲料或者污染物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还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对于办公区域或者公共区域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或者氢氧化钠来进行消毒,阻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4]。
        5.6采取正确合理的处理措施
        目前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一旦发现有羊感染了小反刍兽疫,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和发展,进行隔离同时进行全面的消毒,对于已经感染的羊需要使用扑杀措施,通常使用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来阻止疫情的传播和发展。
        6、结束语
        总之,小反刍兽疫是当前我国重点需要预防的动物疾病,由于这一疾病所产生的后果比较严重,所以就必须要做好预防以及防治工作。这就需要掌握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特征以及流行特点,做好诊断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防治力度,避免疫情的蔓延和爆发,来减少动物死亡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存香.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0,v.22;No.255(5):44-45.
[2]孔倩倩.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0,v.22;No.255(5):43+45.
[3]黎芝娥,蒋志刚,任慧波,等.浅议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J].湖南畜牧兽医,2019,No.214(6):29-31.
[4]饶蓉,任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J].畜禽业,2020,v.31;No.371(4):115-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