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 陈林波
湖北天行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较多的测绘新技术,对工程测绘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工科;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引言
测绘工程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依据,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是工程项目高效进行的关键。因此,相关企业在进行项目发展时,应加强对测绘工程的重视,采用更先进的测绘技术,确保测绘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测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3S测绘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等新测绘技术不断涌现,工程建设企业应加强对新兴测绘技术的关注,有效掌握新兴测绘技术,强化新兴测绘技术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高新兴测绘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新测绘技术的自身优势,促进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开展。
1新工科概念
所谓新工科建设,就是在遵循工程教育客观规律、立足工程教育本质的前提下,认真吸取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教训,加快发展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围绕理念、结构、模式、质量和体系五个维度进行创新,打造具有更高水准、多维知识体系的工程科技人才。新工科的提出和建设是迎合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的需要,是我国主动布局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提升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尽管新工科的提法并不久远,但是在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支持影响下,新工科建设已经成星火燎原之势,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路径。
2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2.1人才培养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
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日臻成熟,测绘专业技术的进步一直紧随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城市、智慧地球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测绘人才掌握高新、协同技术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在“测绘4.0”的审视分析视角下,现有的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是否能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进行有效回应,培养出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整、系统、有效的教育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但是从目前来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视野缺乏高度和广度,目标定位狭窄或是模糊,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衔接度不高,培养的人才其水平与规格也很难达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类别的岗位要求。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修订上,社会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开放性和互动性低。在有限的企业参与尝试过程中,参与的深度和融合性也有限。
2.2教学模式手段落后
就测绘专业本身而言,其实践性要求非常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直接对接,因此,在测绘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实践内容一直是重中之重。测绘专业结构化内容中包含了大量新工具、新媒介的技术操作性内容,常用的GPS、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仪器设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不断推陈出新,这些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否能够及时更新成为测绘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中仍使用淘汰的、非新型号的测量仪器,影响了学生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和操作练习,即便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需要用人单位再集中时间、精力、资金进行重新培训,以适应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路劲分析
3.1改善教学方法
教育部推行的“双万”计划,要求高校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在此背景下,结合测绘专业中的新兴方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修改我校测绘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须转向以学生为主,采用教师授课+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的综合模式。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的参与度,从传统的单一接收课堂知识到讨论扩展知识面、知识应用与实践;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改变了为考试而学,增加了为兴趣而学。同时,在教学课时安排中,采用理论讲授+应用案例+实践教学+专家学者报告的方式,增加实践教学时长,提高学生进行知识实践与转化的机会,改善学生对测绘学科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此外,可将部分专业课程与大学生科技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实践等)挂钩,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修改培养方案与选课机制
当前学生培养模式单一、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各行业对个性化学生的需求脱节。在21世纪已过了20余年的今天,还总体上保持着10余年前的培养方案,单一化的培养方案和选课机制,导致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如同流水线一般进行培养,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为此,通过对武汉大学等A+、A测绘培养院校进行调研、总结,在坚持我校测绘专业地学特性的前提下,应当有选择性地采纳这些学校的新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方案和选课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均衡设置传统测量专业课程(如“测量学”“大地测量”“控制测量”等)与新时代新测绘技术课程(“人工智能”“多传感器融合导航”“高光谱遥感”等),在保持测绘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根据学习兴趣选修不同的测绘新技术课程;第二根据新工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等发展需求和学生的自愿选择,在学完测绘专业基础课之后,实行按不同学习方向个性化培养(如按遥感方向、大地测量方向、导航定位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第三强调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的基本原则,将课程选择进行模块化设置,如学生拟往导航定位方向发展,只需提前修完“GNSS原理与应用”课程,而不必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In-SAR技术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等课程。一方面可减少学生的总学分,另一方面又能保证每位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学习,达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3.3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工程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摄影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的特点,摄影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可充分发挥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提高摄影测量技术的精度和质量。为城市规划工程测量提供三维空间信息,可在不与建筑物接触的基础上实现测量工作,降低户外工作的工作量,为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勘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程测量中能够提供数字地图,有助于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加强对城市整体面貌的了解。摄影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够将室外作业转移到室内进行作业,广泛应用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促进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纸测绘,使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语
新工科迅速发展形势下,新测绘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出现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挑战,测绘专业须通过修改教学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平台、重新审视校企合作模式等多方面同时入手,以传统的学科优势作为支撑点,与时俱进,为培养满足未来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做准备,并提高测绘专业未来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周正,董婷,彭军还.关于我院非测量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57-58.
[2]李丽华,李淑慧,彭军还.测绘工程专业之实践教学改革浅谈[J].教育现代化,2020,4(49):137-139.
[3]付宗堂.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2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