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斑蛙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陈刚平
[导读] 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黑斑蛙产业发展迅速
        陈刚平
        湖北省麻城市农业农村局438300

        摘要: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黑斑蛙产业发展迅速,产质提高、产量提高、产值增加,提高了当地养殖户收入。不过,我们看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看到产业在养殖技术、产销模式、产业链条、品牌竞争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将针对产业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从养殖模式、加工模式、营销模式等角度出发,探讨黑斑蛙养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望给黑斑蛙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黑斑蛙、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黑斑蛙是中文学名。老百姓喜欢将黑斑蛙称之为青蛙,是一种夜间出行,以昆虫为食的有益生物,曾被列入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由于野生黑斑蛙的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市场行情好,供不应求,许多养殖户开始人工饲养黑斑蛙,部分政府将养殖黑斑蛙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为了黑斑蛙养殖行业的更好发展,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养殖户需合作解决产业在培育黑斑蛙、深度加工、扩大销售等方面的各种难题。

        一、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

        黑斑蛙养殖业已经顺利度过了最初的摸索阶段,逐渐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产、供、销模式。从养殖规模来看,全国许多地方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围数户、数十户养殖户养殖黑斑蛙;从养殖盈利情况来看,黑斑蛙养殖收入可达到数十万元/hm2,使不少养殖户口袋鼓了,笑容多了;从盈利方式来看,多数养殖户以活体零售和餐饮出售为主。总体来说,黑斑蛙养殖业仍然是朝阳行业,值得政府大力扶持。

        不过,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养殖技术有待提高、产品品质有待提升等老问题,还出现了扩大养殖面积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产量大幅度提升和销售模式不够多元的矛盾等。这些新旧问题,不利于黑斑蛙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区域内大规模成立养殖合作社,黑斑蛙产量得以快速提高,但销售力度跟不上发展速度。久而久之,市场行情变化,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压低黑斑蛙价格,易造成养殖户亏损。

        二、黑斑蛙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养殖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黑斑蛙养殖户的养殖模式有待完善。具体来说,一方面,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不够高。比如,选择的苗种存在生命力不强、抗病虫能力弱、生长周期长、需要饲料成本高等问题,导致种蛙存活率低,种苗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养殖模式不够科学、规范,导致养殖产量和产值迟迟得不到提升,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比如,部分养殖户缺乏防病意识,大量的黑斑蛙患有歪头病、红腿病等,未得到及时救治,造成严重亏损。

        2.2缺乏深度加工模式

        黑斑蛙肉质鲜美,深得消费者喜欢。基于此种情况,将黑斑蛙出售给消费者、餐饮企业,成为了黑斑蛙养殖产业主要的盈利方式。然而,此种方式容易使养殖户为了扩大销售市场,盲目打价格战,不仅有损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会损害养殖户的长期利益。

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黑斑蛙养殖行业缺少多元化的加工方式,未能充分挖掘黑斑蛙的商业价值。比如,养殖户仅重视其食用价值,而忽略了黑斑蛙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止咳等药用价值。

        2.4缺乏知名品牌,品牌力弱

        随着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吸引了许多农户养殖黑斑蛙,创造了许多经济效益。慢慢地,当黑斑蛙的产量达到一定数量,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后,市场和消费者将会对黑斑蛙进行分类,知名度高的黑斑蛙更易占领市场。现阶段,多数养殖专业户尚不具备品牌意识,未能创造出知名品牌。长此以往,随着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增多,部分养殖户恐怕会陷入不利的局面。

        三、黑斑蛙养殖产业的发展对策

        3.1加大养殖技术投入,探索多样化养殖模式

        高投入、低收益的养殖模式,难以得到长久的发展。我国要想带动一批养殖户养殖黑斑蛙并获益,还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使农科院探索出低投入、高产量、高产值的养殖模式。比如,部分成熟的养殖基地,已发展出了稻蛙共生模式,一边种植水稻,一边养殖青蛙泥鳅。此种养殖模式下,水稻和黑斑蛙的口味更佳、营养价值更高,更容易卖出高价。除此之外,黑斑蛙和水稻共生,还能缓解水稻种植造成的土壤肥力流失。

        3.5引入培育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

        一般来说,可食用的动物具有多种商业价值和加工方式。比如,小龙虾,其肉可被人类使用,其壳磨成粉后可添加入建筑材料中;淡水鱼,可作为新鲜食材烹饪,也可被熏制成干鱼,还可被加工成鱼肉罐头等。多种加工方式,意味着可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我国要积极引入和培育加工企业,争取加工出以黑斑蛙为原材料的多种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除了食用价值以外,还需挖掘黑斑蛙的药用价值,提高黑斑蛙的价值,为养殖户创收。

        3.3研发优质产品种类,培育知名品牌

        当市场上只有少数的从业者,产品生产商只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即可。但是,当行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程度,市面上会出现许多竞争对手,生产商就需要打造一个较有知名度的品牌,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于竞争产品。因此,我国还需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培育出有特色口味的黑斑蛙品种,打造有差异化的蛙类品牌。比如,相比于普通养殖基地培育出来的黑斑蛙,稻蛙共存模式的黑斑蛙肉质更上一层楼,市场收购价更高。

        四、小结

        综上所述,黑斑蛙已成为许多消费者青睐的食物,其养殖产业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然而,我国黑斑蛙养殖产业仍存在养殖成本高、苗种质量较低、抗病虫力较弱、加工模式单一等问题,限制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损养殖户的养殖利益。未来,要想黑斑蛙养殖业成为农户稳定收入的来源之一、区域脱贫的重要推动力、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国还需尽早建立养殖技术行业标准,探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养殖模式、多种加工模式和销售模式等。

参考文献

[1]丛日杰,王圳,刘景荣等.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0):187-188+190
[2]梅祎芸,叶容晖,宋婷婷等.浙江省棘胸蛙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7):1122-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