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8期   作者:丁道龙
[导读] 光缆通信线路的基础建设中存在设计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巡视检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些地区的光缆通信线路在设计时布局混乱
        丁道龙
        曲阜市小雪街道办事处科技文化服务站 山东济宁曲阜  273100
        摘要:光缆通信线路的基础建设中存在设计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巡视检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些地区的光缆通信线路在设计时布局混乱,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家庭将传统的通信线路替换成光缆通信线路,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以光缆通信线路一直在建设和铺设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下光缆通信线路布局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维修人员检修和维护比较困难,有些故障难以排查,最后影响正常运行。
        关键词: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光缆通信线路是国家通信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网络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相比以往的通信线路更符合人们高质量工作生活的需要,所以光缆通信线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不法分子认为光缆中有大量的铜,导致光缆通信线路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光缆通信线路的管理和维护带来困扰,再加上本身管理存在不足,光缆通信线路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1通信线路维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线路的质量靠维护,维护的水平靠管理。具体表现为:(1)重视通信线路维护,有利于延长通信线路资源的使用寿命,利于保持线路的良好性能,能够保障通信线路高质量运行能力;(2)加强对通信线路维护的管理,有利于优化线路维护的工作方法,更科学地开展维护工作,并有效降低各类故障的发生率和处理时延;(3)通过不断对通信线路的维护和管理的优化,能够充分发挥线路的使用价值,同时提出科学的优化管理方案。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各类产品研发不断创新的今天,采用通信线路的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新的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性能更佳的传输线路或者通过无线方式代替已有的线路设备等,降低建设周期、建设成本,降低维护人力,又能提高并保障线路的运行质量。
2当下通信光缆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
        2.1自身因素
        通信光缆作为现如今通信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普及的材料,其外皮发挥着有效保护内部光纤完整性的作用。但通信光缆的外皮破损却是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存在轻则影响到光纤的正常使用,重则会直接带来光纤破损断裂的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具体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第一,光缆装卸运输中出现的光缆表皮和其他物体磨损。第二,相关人员监管工作不到位,使得施工区域附近的外力损坏光缆外皮。第三,施工敷设中因为工具带来的破损。即便是光缆线路的外皮出现了破损问题,但在部分情况下,光缆内部的光纤并未遭到破坏,仍旧可以继续传递数据及信息。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倘若全部更换就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倘若不更换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从安全、经济投入、工期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是否进行光缆的更换,即对更换光缆的投入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2.2自然因素
        电力通信光缆在雷电的作用之下,内部的金属构件会出现感应电流和电势,造成金属构件出现熔化的情况,电力通信光缆线路的外护层会被击穿,从而导致内部光线的结构出现变形,造成通信出现中断。一般而言,电力通信光缆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等的情形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光缆线路当中的金属构件自身对地绝缘较低,或者是保护套出现了损伤,造成内部的金属构件出现暴露;(2)电力通信光缆线路的回填土部位不实或者出现了孔洞、深沟等;(3)光缆线路的路由地质结构出现了变化,土壤电阻率的变化相对较大;(4)光缆线路的路由通过地下水出口或者河床等有边界效应的地方;(5)光缆线路的路由所通过的地下位置存在矿岩或者导电性的矿藏;(6)光缆线路路由被建筑物等隔开;(7)光缆线路的路由所在位置每年雷暴日超过20日或者10m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超过100[5]。
3通信光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3.1线路整体衰减的有效控制
        光缆线路性能水平整体衰减,对于通信质量以及光缆线路的具体使用寿命周期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光缆通信线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光缆的整体性能衰减做出有效的控制,而这也是其施工技术要点之一。

施工人员需要针对光缆线路出现异常性能水平衰减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落实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借此来有效的提升整体的光缆线路性能水平。如果经过检测发现是因为水分的侵蚀而导致出现了光缆线路性能水平整体衰减的问题,则需要采用最为根本的光缆更换方式来有效的提升光缆线路的整体性能水平。一般来说,通信光缆对于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由于季节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是很少的,如果说出现季节温度变化会产生影响,就可以表明光缆本身不具备良好的温度性能。如果是因为光缆自身所具备的温度差而出现了性能衰减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将开通的窗口作为基础对当前设计的余量状况做出有效的分析,在确定光纤自身超出衰减范围与否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以及线路性能水平的具体要求,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光缆系统内部的光纤更换。
        3.2迁改施工技术
        针对架空光缆的迁改作业,在正式迁改作业进行时,架空光缆的敷设一般采用支承方式最有效,应用这一方式,将光缆架挂在架空杆路上,并将杆与杆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通信标准,杆与杆之间的距离为35m~40m。在光缆架挂之前,尤其要保证吊线架设的规范性。电杆坑开挖是线路迁改中的关键环节,在开挖过程中,现场人员应该根据测量结果,保证坑深的一致性。在电杆坑开挖作业中,在开挖作业中应按照工程设计方案中的坑深或者坑口尺寸,进行规范化的开挖作业,按照先中间后四壁的开挖顺序。在全部的开挖作业结束以后,施工人员应借助于钢卷尺或者标杆来进行坑深、坑直径的测量,保证这些参数符合工程设计标准。通信线路迁改作业进行时,在电杆运输到了工程现场以后,为了避免电杆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迁改问题,应该检查电杆的外观、性能,使电杆长度以及规格等符合施工要求。在立杆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吊车与人力辅助的方式,当结束后还要对立杆加以整正。在电杆安装作业中,施工人员应按照电杆安装实际,保证拉线位置、埋深、角度的合理性。
        3.3合理选择光纤配线系统
        光缆通信线路必须重视光纤配线系统的选择,光纤配线柜、配电单元、固定单元和接地单元等配件在配置时必须保证容量超出远景最大容量要求,防止后期光缆通信线路进行二次改造。因为后期光纤配线系统改造对整个系统中承载的业务都会造成影响,最好在设计之初将预留容量,保证光纤配线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3.4加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光缆通信线路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智能化程序对线路故障进行判定,然后确定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再根据附近维护管理人员的轨迹和位置信息分配故障维修任务,最后可根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线路故障的实时监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维护人员的合理调度,这样才能利用少量维护管理人员实现对光缆通信线路的整体管理,智能化维护管理是未来光缆通信线路系统建设的方向。
        3.5确保通信光缆线路维护工作更规范。
        在对通信光缆线路进行维护施工期间,要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要专业人员在期间定期检查,分析通信光缆线路附近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尤其是要对树木、灌木等有效清理,将一些易燃易爆物品或者是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清理掉,禁止出现损坏电缆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做好积极宣传工作,加强对通信光缆线路的保护,避免破坏行为的发生,及时分析问题,促使问题的充分解决。如果地区内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以及台风等,需要组织工作人员加强对通信光缆线路的巡视,并加强对通信光缆线路的加固处理工作,避免设备或者是线路中断。
结束语
        电力通信光缆线路容易受到雷击影响,导致线路被烧毁或者击穿,导致光缆线路的运行安全性降低,甚至可能出现严重事故。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切实把握雷击损害的常见类型,并且从不同角度入手,针对电力通信光缆线路进行防雷保护,提高光缆线路的防雷性,避免光缆线路受到雷击而出现运行事故。
参考文献
[1]西嘎.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31.
[2]梁杰.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9):131-132.
[3]郭惠军,梁运栋.光纤通信工程设计光缆线路技术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11):83-84.
[4]赵亮.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6):38-39.
[5]高菲菲.光纤通信工程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