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8期   作者:成广宇
[导读] 国土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其主要是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中的可开发能力
        成广宇
        山东省菏泽市土地储备中心
        摘要:国土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其主要是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中的可开发能力、承载能力以及国土资源的可开发潜力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帮助相关部门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将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实现。针对国土资源业务数据,应用移动GIS技术,可有效将国土资源分散性的信息资料逐渐建立起系统化的管理将独享资料转化为国土共享资料。但是在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GIS技术的应用是要进行优化以及升级,才能更好的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土资源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并发挥在线地理信息优势,实现实时在线文件传输、信息交 互。希望能将这些业务内容与移动专业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从而整体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国土资源;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离线应用;土地整治;移动决策
1. GIS技术的应用
1.1为国土执法监察工作提供科学平台
        在发生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时,利用GIS技术进行查处,具有便捷性以及高效性的特点。而且利用这样一次技术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进行管理时,卫星导航及定位系统能够将违法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获取到具有针对性的数据和信息。在执法监察外业调查工作当中,GIS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其设置为专题层数据和基础设计库的对比组分,通过图层的叠加分析之后,确定违法用地的具体位置。最后通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作出管理。
1.2对土地市场管理和政府土地使用决策中的应用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主要优势技术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各项工作内容具有更强的可视化效果。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它可以将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从而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可以在土地市场管理及政府土地使用决策工作当中,GIS技术的使用可以整体提高整个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管理的效率。
2.GIS应用模式设计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地图资源以及非地图资源的综合运用可以极大提高管理的效果而移动地理信息技术则能够将以上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并且更好的展示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设备和软件进行离线数据的查询以及在线交互的应用。但要想完成这一目的并且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就需要针对GIS应用模式设计进行研究。
2.1业务体系
        国土资源管理局的重点任务是对国土资源进行保障,并且使得国土资源的应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特点是其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直至目前为止,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仍然是放在宏观调控以及市场配置的工作上,当然除了完成这两项任务之外,还需要开源节流,科技创新,并且加强与国际合作的交流。其具体的业务内容涉及的板块就比较多,可以将其分为9个不同的板块,分别是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管理,测绘管理,土地督查,综合事务管理,辅助决策,执法监察。在针对以上9个板块的内容开展相应的业务操作时,需要将移动GIS技术渗透其中,从而保证其系统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2.2技术架构
        国土基础数据库数据管理平台和移动应用端这三个部分是移动局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应用模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国土基础数据库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其清楚的认识、了解,包括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这两种不同的类型,而空间数据又包含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情况,矿产资源的储存量遥感影像以及矿产权分布等与矿产相关的所有数据以及信息。非空间数据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土地违法监察,年检收费,地质资料汇交等多项内容。在对以上数据进行管理时,数据管理平台需要使用面向服务的构架,以及J2EE进行框架标准设计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以上框架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清楚的认识到他的最终目的是对数据库当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提取整理,并且经过数据转换以及数据压缩之后,保证其数据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当然所有的数据安全性都必须得到保障。
2.3离线与在线混合设计
        将离线与在线的系统进行混合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软件应用以及软件更新的工作进行全方位提升。因为国土资源移动应用系统以及集成跨平台移动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整个系统管理的关键技术,而在实际管理的过程当中,软件应用和数据更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移动应用系统在进入到登录的状态之后,用户就可以对系统后台的数据库进行融合,并且达到信息交互的目的。利用数据和信息离线在线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确保移动应用端数据的更新速度。

使用人员可以在数据管理的平台上获得相关的权限之后,下载各种类型的数据和信息。且将这些数据和信息经过人工整理加工和压缩,形成离线数据包,并将其装载到移动设备当中,从而开展后期的运用工作。
2.4移动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移动应用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设计,包括基础地图操作,地图数据展示,专题查询,移动信息采集,离线数据管理,在线文件传输,专题统计,业务跟踪等。首先在基础地图操作方面,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离线地图数据浏览,放大缩小等常规的操作,同时它还可以以对用户定位信息进行记录,使用GPS定位的功能进行数据的采集。在进行地图数据展示工作时,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空间切片数据的浏览,属性数据的查询,以及关联数据的展示。在专题查询方面,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移动端采集属性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查询。移动信息采集,包括现场及时采集图片和视频,在线编辑图形文字等多种类型的信息。离线数据管理工作则是对在线的文件和列表进行采集之后,下载到移动终端。在线文件的传输需要进行采集文件的上传原始资料的下载。专题统计的工作包括专题数据的统计以及专题图像的制作。最后业务跟踪的内容包括:专题数据指标变化监管工作,专业用地批后跟踪工作以及项目实地核查工作。
3.应用案例
        以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局在开展日常管理业务期间,数据业务的实际需求作为基础,分析其招促系统的内容。系统运行期间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SQLite该系统需建立在Adroid/ios的基础上。在进行应用案例分析时,分别从土地整治移动查询系统,土地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分析。
        首先从土地整治移动巡查系统的角度讨论,它是以GIS技术作为载体,通过结合LBS技术以及各种类型的定位技术获取到设备所在的位置,并且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定向之后开展信息资源的提供以及其他的基础服务。而这一工作任务在于建立土地整治移动巡查的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终端对项目资料以及地图数据信息进行了解,此时就可以在离线的状态下对资源进行实时查看。当然在有网络功能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上传,离线资源的下载。
        其次,从国土资源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该系统需要以平板电脑开发作为基础,可以对移动终端国土资源进行定位,同时还可以起到信息查询以及分析的功能。用户使用该系统可以对项目的信息进行了解,也可以以进行实地核查,对土地批、供、用、补、查进行对比性的分析。
4.GIS当前的发展趋势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向多,品牌化以及多角度化。与此同时,它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我国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全面利用遥感数据技术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同时也可以形成高分辨率的资源型雷达信以及测图形的卫星,此时这样的环境的变化以及灾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监控,同时也可以通过获得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
        直至目前为止,我国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其信息规划的数据,以及决策的数据等都收纳在同一个系统和一个单位里,所以存在较为明显的资源信息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人们很难在这一数据库当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导致相关数据以及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在GIS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规划以及管理逐渐走向网络化,此时人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数据以及信息进行获取。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环境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的实际需求,所以存在较为明显的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情况。国土资源局的管理业务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当中,会存在资料繁多的情况,如果这些资料都使用纸质版的方式进行收存,那么很有可能存在查找不方便,携带不方便,信息沟通不通畅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应利用新型科技技术进行国土资源的管理。因此,针对移动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很高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琳琳. 试论GIS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区, 2019, 000(018):20.
[2]洪冬琳. 浅谈GIS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应用现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000(024):152,154.
[3]滕建波. 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区域治理, 2019, 000(001):108.
[4]叶国凤. 国土资源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解析[J]. 名城绘, 2019, 000(010):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