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才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分析了低频电缆在5M1E控制点上的认知现状,在人、机、料、法、环、测全面阐述并分析,旨在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
低频电缆、过程质量控制、5M1E。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装备、设备等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产品的各种安装使用需求,电缆组件由传统的单一的线体逐步转变为立体、复杂的电缆网组件发展。产品呈现为小批量、多批次、复杂化的特点。
低频电缆组件是链接各系统的主要产品,是整改系统的枢纽和桥梁,是整体系统运行的基础。同时客户对电缆需求量日益增加、产品种类日益繁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对电缆的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电缆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更严峻的考验。为进一步提升电缆组件的质量控制,本文主要在电缆组件的产品实现的过程的5M1E全要素进行介绍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控制要求。
2 六要素
所谓的六要素,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测(Measurement)六个方面,同时也简称为5M1E。
2.1人
低频电缆产品呈现为小批量、多批次、复杂化的特点,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为主要生产特点,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同时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因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围绕“人”的管理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对人员技能的提升,应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上岗前培训:
针对人员从事岗位不同,制定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工作,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对培训的人员进行考评,可快速实现上岗操作,同时也能提高操作人员的获得感和稳定性。
2)上岗后的师傅指导
操作人员上岗后,一个合格的师傅带领是十分重要的,师傅不仅能够进行生产作业的指导工作,同时也能快速成为新进员工的朋友,能够快速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也能保证人员的稳定性。
3)生产过程中巡查
在生产过程的巡查对新员工的技能提升也十分重要,产线的班组长、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以及过程巡检员日常巡查纠偏,对照产品实物对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了员工的理解度和认知度,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2.2机
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工装夹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
针对机的控制主要从如下三点进行:
1)人员操作技能
每位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对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与使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
2)日常点检
每个员工均应会进行日常点检,日常点检的内容不仅有产品实物质量,更应注重影响产品实物质量的设备参数,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3)三级保养
所谓的三级保养分别为日常保养、周期保养和定期保养。
日常保养:主要为由设备操作人员自行保养,班前认真检查设备(如检查设备油箱的油质及其消耗情况),班后做好设备的清扫、润滑工作,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周期保养:是在设备使用周期内进行的保养,一般为月度或季度保养,主要是对设备易损件的检修和确认工作;
定期保养:一般是对寿命管制部件更换、设备精度检查、设备稳定性确认等工作。
2.3料
料是物料,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辅料、配件以及成品都属于物料的范畴。电缆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需要几种到十几种物料在生产现场运转。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导致物料的不良,因此对料的管控尤为重要。
料的标识应确保标识清晰,唯一且和实物一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符合五清六分批的原则: 五清是指批次清、质量状态清、原始记录清、数量清、炉批号清;六分批是指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装配、分批出厂,避免不同批次间物料的混用。
物料的防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过程谁实施,防护谁负责;防护措施应秉持“有效→简单→复用”理念与顺序;应从管理、技术两个维度制定防护措施,技术为主,管理为辅;工艺(产品工艺、基础工艺)应考虑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不限于容器、覆盖物,还可采取不同的摆放形态,消除环境隐患等。
2.4法
法顾名思义就是法则,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设计图纸、生产技术文件、作业程序、作业标准、检验标准以及各种操作规程等。它们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文件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重要条件。
针对法应做到图、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培训、学习和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不产生歧义、误解为基准,简单易懂为目的进行编制相应文件,同时在管理流程上、设备防呆上进行防呆,避免操作人员不按照文件操作的事情发生。
2.5环
环顾名思义就是生产作业环境,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要求,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应结合6S管理确保生产环境干净整洁。
结合公司实际生产、存储、试验的要求,制定满足需要的温湿度管控要求,并做好日常点检记录工作,6S既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是确保生产有序进行的保障。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
2.6测
测既是对产品的检测,包含IQC进料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自检、过程检验和完工检验,产品完工后进行的最终检验,以及实验室对产品的试验、筛选等。质量检验的目的是质量保证、验证设计、提供数据、反馈信息。
好的检验工装和夹具是检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做到所有工装应在工装表面上标刻型号、名称、代号;原则上不允许使用不防呆的工装夹具;有生锈的工装,应立即申请返修处理;仓库保管员对归还的工装应进行认真检查其外观,确认无损坏后再行登记;借用人有义务对工装负有维护责任,使用过程中应确保使用方法正确,确保工装夹具不被损坏。
应结合生产产品实际工序的操作状况,规划首件检验、抽检检验和全检检验,合理利用检验资源,在保障产品检出率的前提下,依最少的检验资源发挥最大的检查效率。
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科技进步和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客户“零缺陷”的质量要求,必须从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全面管理,真正把各项控制要求落实到实处,才能确保产品零出厂故障率和零顾客使用故障率。
参考文献
[1] 黄峰.加强质量管理关键在过程控制[J].重发科技,2007,(3)
[2] 张萍.军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J].船舶与质量,2011,(1)
[3] 邵莉.浅谈检验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