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相涛 刘盛达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摘要:我国属于地质灾害频发较为严重的国家,有近30万处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约2/5国土面积,400余座县城和近5000座集镇,约1/2的人口受到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地质调查是灾害预防和治理的基础,地质调查能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性质和特征,已越来越受到地质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相关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地质调查已逐步成为一种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地质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应用措施
1导言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人为因素或是自然因素作用所形成的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及安全造成破坏及损失类的地质现象,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对灾害的形成研究、防灾或是减灾,以及工程治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从多方面针对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是自然的或人为的,因此,为了预防和管理地质灾害,必须了解相关自然因素并管理相关人类活动。地质灾害在时间和地点上并不是无法控制和毫无规律的,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点,通过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并了解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发生地质灾害的条件,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大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近年来,受恶劣天气影响,地质灾害的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全面详细的地质调查是防灾、避灾和减灾是基础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的生活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地质灾害类型及治理现状
地质灾害就其地质环境与地质体的变化速度而言,可将其分为突发性与缓变性的两类地质灾害。其主要的地质灾害形式分为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以及地裂缝等。
近年来,通过建立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地质数据库等,包含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如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时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治理措施以及治理效果等,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与理论指导。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高发区以及安全隐患点的有效排查力度,加大了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加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费用支出等。同时,形成了新的理念以及综合治理方法,如加强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积极强化了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持续进行了地质灾害链研究,研发了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系统,不断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标准等,并依靠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地质灾害治理能力。
4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4.1滑坡地质调查
滑坡地质调查主要是查明灾害体范围、规模、滑坡体结构、变形特征和成因机制,以及现阶段的稳定前宽广;进而对滑坡变形的发展趋势开展预测和判定不同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为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地质参考依据。
主要调查任务包括:
(1)收集和分析研究场地及周围已有地质、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及气象资料;
(2)要了解灾害区域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自身特点,查明滑坡发育所形成的条件;
(3)查明灾害体类型和性质,分布范围与规模,以及形成年代与稳定程度;
(4)查清影响灾害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5)调查滑坡体上植被类型,分析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6)查明地表水入渗情况、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7)综合研究研究滑坡所形成的机制和控制因素,以及诱发因素,在开展滑坡其稳定性的评价;
4.2崩塌地质调查
崩塌地质调查主要是要查明崩塌危岩体其所属区域中的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特征和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调查影响崩塌危岩稳定性的边界条件,为了该崩塌危岩的稳定性评价分析和工程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真实的可靠基础性资料。
主要调查任务包括:
(1)查明崩塌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含位置和交通状况,气象和水文,以及植被和社会经济概况;
(2)查明区域地质环境基本条件,其主要包含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和地震,以及水文地质的基本特征和地质构造主要特征等;
(3)查明陡崖或陡坡基本特征,包括危岩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及分布特征,陡崖卸荷带分布范围;
(4)查明危岩的位置、分布高程、空间几何形态、控制性结构面特征、危岩变形特征等;
(5)查明崩塌体的运动特征,包括危岩破坏模式、危岩崩落的方向和影响范围等;
(6)查明崩塌堆积体情况;
(7)分析崩塌产生的原因,评价危岩在可能的最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失稳的特征、规模及危害程度。
4.3泥石流调查
泥石流调查主要在了解流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的基础上,重点需要查明泥石流的主要类型和规模,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运动特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灾情与险情等。
主要调查任务包括:
(1)查明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其主要包含物源类型和实际分布范围,以及可转化成为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储量和泥石流固体类堆积物中的粒度沿沟道形成的变化特征等;
(2)查明泥石流形成沟道的主要条件,其主要是包含沟道宽度和长度,弯曲度和纵比降,以及跌坎和卡口等特征,油气是泥石流堆积扇发育的特征及和沟道自身泄流的基本能力;
(3)查明泥石流形成水源的基本条件,包括降雨量及地表水体等对泥石流形成的补给等特征;
(4)要对泥石流所形成的沟道上游和中游,下游和支沟所汇入主沟口等部分典型断面过流的特征进行调查,推算出设计频率不同的泥石流特征值,其主要包含流体的重度和水位,流量和流速,以及一次性所冲出的固体物其质量和弯道的超高,及冲击力等;
(5)要综合分析和研究泥石流所暴发的频率及活动规律,对泥石流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存在的危害性进行预测,并划定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范围,同时调查泥石流灾害的危害性特征;
(6)对已存在的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已经进行的治理地段及部位进行一定地质勘查,从而提供可以满足工程实际设计所需要的平剖面图与工程地质数据参数;
(7)查明历史上泥石流暴发的条件,规模、类型、运动特征、灾情和险情等。
4.4其他地质灾害调查
其他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形成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岩溶发育、人工抽水、矿山开采、工程开挖等,地质调查中应根据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应加强岩溶地区地质结构变化的调查,了解不同层面受力与力传递问题,进而限制该区域的地面荷载以及邻近周边建筑等对其的影响,降低地面塌陷发生可能性。针对地下水抽取不合理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调查中应重点调查早期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抽取情况、当前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的变化速度、周边建构筑物荷载和变形情况等,从而综合判断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及变化趋势,为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结束语
总之,地质调查对地质灾害预防、综合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调查中需要结合地质灾害的特征制定专项调查方案,对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分析,预测风险,进而采取治理措施,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亮.城市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冶金管理,2019(05):89.
[2]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28-229.
[3]李振.城市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9(34):128+152.
[4]代正兵,袁梦娜.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治理在城建中的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