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景
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政府137400
摘要:建立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创新性举措,发挥了见证记录扶贫工作成果、服务保障精准脱贫的重要作用。随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绝对贫困“清零”目标的如期完成,“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这就要求档案部门继续重视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工作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助力脱贫攻坚;运用策略;探究
引言
联合县(市、区)档案部门、扶贫办深入各级乡村和行业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统一精准扶贫档案综合类(文书档案)、贫困户档案、项目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以及“一户一档”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标准,并通过抽查检查退出脱贫验收的乡镇和村,督促做好脱贫攻坚验收后6个月内档案移交工作准备,确保依法管档治档得到落实。
1精准扶贫档案的定义
2016年10月,国家档案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发布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指出精准扶贫档案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对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脱贫攻坚实现富裕的历程的记录。精准扶贫档案可分为综合保管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特殊载体类;村级精准扶贫档案可分为综合类、贫困户类、特殊载体类。
2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档案是基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扶贫档案是记载精准扶贫光辉历程的重要史册。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必须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地记录各条战线的扶贫过程和成果,留下扶贫记忆,见证小康历程。其次,扶贫档案管理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建档立卡”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详细记录了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内容,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扶贫档案也是开展扶贫考核、评估和督查、检查的重要佐证。再者,精准扶贫档案是社会事业管理的宝贵资源。扶贫档案是社会管理的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全面总结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但是,一些基层档案管理机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和驻村帮扶单位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精准扶贫档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以及精确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确定专职档案员,也很少关心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现状特别是精准扶贫档案存在的诸多问题,容易忽视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也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具体办法,工作质量不高。
3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3.1明确职责,共同管理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主管部门、事业单位、行政村等应当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并与自身职能相结合,根据档案管理要求,明确各自的任务及职责,切实做好本部门(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3.2专注档案工作,加大收集力度。
重视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收集,通过县、乡、村各级全面收集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组织新闻媒体单位、摄影家协会等专业力量采集精准扶贫影像资料,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促进精准扶贫文件材料收集系统全面。
3.3掌握管理方法
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一般流程,扶贫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保管、统计、编研、利用和销毁等主要环节。其中收集、整理和立卷是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的关键。1)精准收集资料。根据精准识别的原则,严格划分精准扶贫档案资料的整体来源及界限,并据此设定以帮扶单位高职院校为基础的全宗。高职院校档案管理部门作为扶贫档案管理的责任和主体单位,要完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体系,将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的具体归档责任、时间、份数、内容等进行进一步明确,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分工,落实到岗到人。探索开发高职院校专门的嵌入式扶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贫困户、贫困生的档案资料按照系统进行信息化、电子化录入、填写,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应档尽档。2)做好立卷归档。精准扶贫项目档案资料要齐全成套,按照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等各个内容要素的构成进行立卷归档,以展示每一户/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全过程。此外,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要注意收集电子文件档案资料,要确保电子文件资料与纸质扶贫档案资料内容的一致性和关联性。
3.4加强谋划,与返贫监测工作有机衔接
一是建立返贫监测档案。首先是完善精准扶贫档案资源收集。在原有的精准扶贫档案基础上,继续广泛开展收集工作,针对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精准扶贫档案或公众关心关注的信息资源做到应收尽收。其次,根据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大对贫困县、脱贫村、脱贫人口监测资料的收集,对贫困户的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信息以及“扶贫扶智”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归档,做到归档合理、规范,档案数量丰富,确保返贫监测档案信息的多元化。二是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分析精准扶贫档案与精准返贫监测档案之间的异同点,抓紧做好二者转换、衔接工作。充分利用图文并茂、音视频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档案信息资源以及各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创新性举措和成功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查考利用。
3.5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保障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区及部门应当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组织领导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责任制度,明确并落实各部门职责,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做好协调配合。各个扶贫部门及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开展,积极提升管理水平。最后,加强监管。各个扶贫部门应将档案评估工作积极纳入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收集、保管及开发利用进行重点检查,积极落实管理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同时要求各个部门强化监管。
结束语
现阶段,各级档案部门和扶贫机构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强化“精准扶贫档案+返贫监测档案”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统一标准,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实施动态精确管理,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返贫监测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翠清.新时期档案管理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价值及运用策略探究[J].兰台内外,2021(01):19-21.
[2]何志娟.规范档案管理助力脱贫攻坚[N].信阳日报,2020-09-16(003).
[3]罗业富.让精准扶贫档案为脱贫攻坚助力[N].钦州日报,2019-08-20(002).
[4]赵宾倩菡.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9.
[5]张素贞,陈庆菊.构建“四化”体系助力精准脱贫——新泰市扶贫档案管理经验做法[J].山东档案,2017(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