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超低排放烟气在线监测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8期   作者:皇甫常凯
[导读] 超低排放改造后,对污染物在线监测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皇甫常凯
        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超低排放改造后,对污染物在线监测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对比几种应用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典型监测技术,提出了适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的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优化配置方案,为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低排放烟气;监测技术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与建筑业、农业并列为基础行业。随着工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气的排放量逐年增长,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土地污染、水质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随着工业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张,烟气排放量逐年增长,空气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近些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以《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为首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此表现对火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力支持与推广,并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试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措施和鼓励性政策支持火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东部地区进行了试点。经过试点后,“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烟气排放限值执行标准为烟尘10mg/m3、二氧化硫35mg/m3、氮氧化物50mg/m3。
        1锅炉超低排放烟气在线监测的重要性
        超低排放改造后,烟气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烟气水分含量增大,烟气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对污染物在线监测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总结超低排放试点电厂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的运行情况,分析对比各种烟气监测技术的性能特点,对于“十三五”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具有积极作用。现有在线烟尘仪基本都能通过验收,但随着国家对超低排放的执行越来越严,加上环保电价的执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测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就会出台,将会对超低排放烟气在线监测仪表提出更高的要求。
        2锅炉超低排放烟气在线监测现状
        2.1除湿装置故障原因
        由于安装原因或产品质量原因,除湿装置电源保险熔断,造成除湿装置退出运行,采样烟气中的水分无法分离析出,导致露点值迅速上升,到达露点报警值后联锁保护动作造成CEMS故障停运。
        2.2露点报警原因
        露点值正常运行范围在-80~4℃之间,如果露点检测装置故障或露点检测探头积水,造成露点值显示异常失真,达到4℃以上时联锁保护动作导致CEMS故障停运。2号机组CEMS露点报警,初步怀疑是露点检测装置故障,更换露点检测装置后检测显示正常,投入运行观察;露点报警现象再次出现,期间对烟气采样管路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清除积水后检测显示正常,投入运行观察。
        2.3除氨器堵塞原因
        分析仪出现流量低故障,经检查发现采样烟气至除氨器入口附着浅黄色残留物,造成采样烟气通路堵塞,导致烟气流量低。该除氨装置为定量除氨,除氨介质达到临界吸收量后就停止除氨。存在设计缺陷,管路弯头较多,加上除氨介质填充物在取样泵设计出力保持不变,导致采样烟气气阻增大,延长了亚硫酸氢铵粒子在除氨器的滞留时间,长时间积聚后形成粘稠状附着物。


        3锅炉超低排放烟气在线监测技术
        3.1紫外荧光法SO2监测技术
        紫外荧光法的技术基础是分子发光技术,在部分情况下,SO2气体分子吸收波长基本保持在190nm~230nm,紫外线能量呈激发态分子,激发态下的SO2分子并不稳定,受到任意刺激的情况可瞬间返回基态,正常激态下的SO2分子可发射波长为330nm的特征荧光。当SO2分子的浓度较低时,所产生的特征荧光强度与SO2分子浓度呈线性关系。
        3.2化学发光法NOX监测技术
        NOX监测技术的基础就是化学发光法,它是通过特殊条件实现NO与过量O3的化学反应,促使两者合成激发态的NO2。前文提到,激发态下的SO2分子较易受到外界刺激,从而返回基态,NO2分子与SO2同理。当激发态的NO2分子瞬间返回基态的情况下,会制造波长900nm的近红外荧光。当烟气浓度较低时,NO与O3的化合反应能够保持光强度与NO浓度的数据平衡,从而达到线性关系,有助于计算气体NO的浓度。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NO+O3→NO2+O2以及NO2→NO2+hγ计算NO的浓度。
        3.3烟气预处理技术
        现阶段,国内多数的CEMS系统以非分散红外/紫外吸收法技术作为基础,通过直抽法进行烟尘取样,其真实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系统堵塞和水汽对测量的干扰,基于此,在计算相应数值之前,需要执行烟气预处理,具体就是对烟气进行除尘与干燥处理。超低排放改造后,烟气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在线监测的适应性取决于系统的检出下限,而CEMS的检出下限受分析仪本体和烟气预处理装置两部分制约。在实际应用的烟气预处理中,直接抽取+冷干法占70%,均采用冷凝除水技术。该技术在冷凝过程中,冷凝水会吸收携带部分SO2和NOX,以致在超低浓度工况下的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甚至无检测数据,不能满足HI/T76标准的技术要求。预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CMES系统的整体性能,通常以处理后的烟气露点作为主要参考数值,以此判断预处理的性能。
        3.4光透射法烟尘监测技术
        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监测技术一样,光透射法烟尘监测技术也是将朗伯-比尔的吸收定律作为基础理论。光通过含尘烟气的过程时,其透过率与烟尘浓度逐渐形成下降关系,两者相应数据显示随之降低。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烟气等速抽取,经升温加热使水分雾化不出现液滴,再通过光散射等低浓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另一种是将烟气等速抽取,将加热干燥的空气与其按一定比例混合稀释,从而降低烟气中的水分含量,再通过光散射等低浓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结合混合气体的稀释比计算出烟尘浓度。这种方式采用低浓度测量原理,优化了烟气采样和预处理,有效解决目前超低排放改造中高湿低浓度烟尘在线监测的问题,在湿式除尘后已有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该定律的过程中,研发出单光程与双光程两种仪器,为透过率与烟尘浓度关系研究提供了设备保障。
        结束语
        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后,进出口烟气特性差异较大,烟气监测对CEMS的系统配置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建议在可研或技术规范书里明确各测点不同污染物对烟气取样方式、预处理、分析仪的测量原理、量程、检出下限等主要参数和选型的具体要求。在超低排放改造中,脱硫和脱硝入口CEMS仍可采用常规的预处理装置和非分散红外技术测量SO2和NOX浓度,除尘器前可采用光透射法测量烟尘浓度。在脱硫和脱硝出口特别是湿式除尘后,SO2和NOX的测量优先采用紫外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技术;若采用直抽法非分散紫外吸收/差分法分析仪时,应同时配备除水性能更优越的膜渗透烟气预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强.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监测技术及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1):135-136.
        [2]李峰.一种创新的冷干直抽法CEMS样气预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分析仪器,2009(05):88-89.
        [3]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HJ/T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05):165-166.
        [4]施捷.基于稀释法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J].仪表技术,2008(6):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