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8期   作者:央吉
[导读] 物传染病教材是介绍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
        央吉
        浪卡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物传染病教材是介绍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造成患病动物大批发病死亡,而且还引起动物群体的生产性能下降、治疗或扑灭费用增加以及动物产品质量下降,对动物或其产品的国际贸易信誉也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传染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因此掌握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技术,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动物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章  巴氏杆菌病的概念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畜、禽、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总称,特征是急性呈败血症变化,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慢性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器官的局灶性坏死性炎症,多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第2章   巴氏杆菌病的病原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小球杆菌、无芽孢,无鞭毛。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物中呈两极浓染,有荚膜,革兰氏阴性。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形成灰白色半透明露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本菌在血清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于45℃折射光线下观察,根据菌落的荧光分为3种:
 (1)蓝绿色荧光型(Fg2):随落小,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光带,对猪、牛和羊等毒力强。
(2)橘红色荧光型(Fo):菌落大,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光带,对鸡和兔毒力强。
 (3)无荧光型(Nf):对畜禽的毒力都很弱,对小鼠有毒力。
        根据荚膜抗原(K)结构的不同,将本菌分为A、B、D、E、F共5个群,目前我国对本菌的血清学鉴定证明只有A、B、D3个血清群;根据菌体抗原(O)的不同,分为1-12个血清型:K抗原与O抗原结合可构成16个血清型,如5:A、6:B、2:D等。各型之间多无交叉保护性或保护力不强。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动物之间可发生交又感染,如猪肺疫可传染给水牛、猪吞食禽乱病死鸡可以发生感染。本菌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剂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如3%石炭酸溶液经1min、0.5%~1%氢氧化钠溶液经2~3min均可将其杀死。55℃经15min60℃经10min也可使其失去活力。
        第3章  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骤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其中猪、家禽最易感;其次是黄牛、牦牛、绵羊,健康动物的呼吸道内带菌,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不适、圈舍潮湿、拥挤、营养缺乏、长途运输、过度劳役、寄生虫病等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可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传染。


        第4章        巴氏杆菌病的临诊症状
【临诊症状】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其血清型主要有6:B、6:E。潜伏期2~5d。根据临诊表现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败血型   多见于水牛。最急性的无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急性的病初高热,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干燥,结膜潮红,脉博加快,泌乳、反刍停止。继而腹痛、下痢,粪便中含有黏液及血液,恶臭。体温随之下降,迅速死亡。病程12~-24h。
   浮肿型   多见于牦牛。除上述症状外,咽喉部、颈部及胸前皮下组织出现炎性水肿,初有热痛,逐渐变凉,疼痛减轻。口腔黏膜潮红,舌肿胀伸出口外,流延。急性结膜炎,流泪。病牛呼吸高度困难,皮肤、黏膜发绀。
   肺炎型  主要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牛干咳,流泡沫样或脓性鼻液。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气管呼吸音和水泡音,严重时有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区。病牛便秘或下痢。病程3 ~7 d死亡。
        第5章        巴氏杆菌病的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牛败血型可见内脏器官出血,黏膜、浆膜、舌、皮下组织和肌肉有出血点。牌脏无变化或仅有小出血点。肝和肾实质变性。淋巴结显著水钟。胸腹腔有大量渗出液。浮肿型可见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和颈部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头颈部淋巴结肿大,上呼吸道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肺炎型有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变化,胸腔中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腹膜炎病变。肠道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出血。
羊皮下有浆液浸润和点状出血。胸腔内有黄色渗出物。肺淤血,有点状出血和肝变,偶尔可见黄豆大至核桃大化脓灶。胃肠道黏膜出血。脾不肿大,其他脏器水肿和淤血,间有小出血点。病程较长的可见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心包炎、肝有坏死灶。
        第6章   巴氏杆菌病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小鼠实验感染验证。
牛败血型与浮肿型应注意与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相区别,肺炎型应注意与牛肺疫相区别:羔羊巴氏杆菌病与败血型肺炎链球病相区别。
        第7章   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长途运输时避免过度拥挤和劳累,必要时可注射免疫血清进行预防。发生本病时,立即隔离病和可疑家畜,并及时进行治疗,对假定健康家畜可首先用高免血清紧急接种,隔离观察1周后再注射疫苗。也可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病畜治疗可用高免血清、长效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对病畜污染的圈含、用具、场地彻底消毒。对家畜应注意保暖防寒,防治寄生虫病等。定期进行检疫,淘汰病畜。畜舍、用具要严格消毒,畜场可用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或巴氏杆菌苗免疫接种,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效果。病畜可用链荷素、诺氟沙星、增效磺胺及头孢菌素等治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