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8期   作者:李雪洁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及,
        李雪洁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02211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主流趋势。但对于企业内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如何构建,是当今企业内部资源化建设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如何构建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做出讨论。
        关键词:信息化;科学管理;企业内项目

一、问题提出
        目前,各大行业中普遍存在信息化管理不够完善,企业成本管理高等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于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明确。在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里,不能第一时间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做出良好布局,而是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价值和供应链边研发边做决策,而不是一开始就整体做好布局。所以对于成品之后的信息化管理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便。目前很多企业不懂得提前规划,缺乏有效的目标和常规的计划,导致在成本方面问题突出,成本预算溢出,全员成本意识和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够明确,没有对应的奖惩制度和学习体系【1】。
(二)项目中缺乏卓有成效的控制。项目开发的整个企业链中,研究开发的产品质量和控制区间都采用人工调控的手段,在信息管控方面做不到全程管控,企业没有形成初步的信息化管控硬件设施调制,同样在管控的同时缺乏卓有成效的管控计划,导致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对于信息化管理还不习惯,还仍然习惯人工化管理,费时费力,导致企业的效率上不去下不来,同时对于成本也是一项很大的损耗。所以各企业有必要做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计划。
(三)研究项目后缺乏经验沉淀。部分企业存在着管理过程中有问题,但在研发过后却不总结,对于信息化仍然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不认可、不采用,认为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就是最好的,但其实不是。缺乏经验总结,自身对于项目的创新能力本身就不高,还不在管理方面下功夫驻足继续经验教训,尽早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对于企业发展和转型都是非常良好的可控条件【2】。
        目前各大企业在有效化、信息化管理的体系中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各企业能够在前中后期做出相对应的措施,保障企业高效的运行。
二、成本管理功能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管理体系效力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项目。

成本管理以统一的成本科目为管理基础,进行成本预算、成本目标预算,动态成本、沉淀成本、成本收益,产品效益化,成本数据库分析管理等各大体系结合而成。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的产前产后经济的效益差,而是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出真正的收益【3】。在成本管控这方面,各企业需要引进高新人才,对于企业的各项指标认真选择,综合现在企业的效力,未来的发展制定出良好的管理体系,让企业做到转型有保障,是当今社会主义新时期各企业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4】。
   资金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占比。各项企业都要求有一定的融商资金占比,一般中小型企业,资金滚动周期为三个月。房地产企业可以达到六个月甚至一年之久。合理的资金计划可以确保公司、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以顺利开展相应的项目和活动,加大资金流动性,确保资金的购买力,同样支付过程更应该使用信息化资金流动方式,不能像古老的面对面交易,要采用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线上采取资金的流动,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行【5】。
  在付款过程中,要保障账单的明细,财务部一定要做好相对应的检测,在很大的流水过程中确保每一笔线上交易金额的准确度。在资金流动的管理过程中,对项目要十分清晰,对于指出要做到有度。
        信息化管理的全面体系控制战略,第一点要改变陈旧的观点:认为企业即使没有了信息化管理体系,企业也还是照样发展不误的错误思想。许许多多破产的企业企业就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企业的转型改变方向没有信息化的管理,使预算不准,预算经常出现赤字漏洞,管控不严,导致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投资超资从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出现问题、流动资产超过储蓄值、对于财政的浪费严重而又不重视的现象,错过很多崛起的机会,削弱企业竞争力,剥削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我国企业中,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预算管理大体,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科学正确的发展观念的指挥下,优化企业内基础设施的配置,有效管控经营活动和开发项目的各项支出,做到对自己的资金管理有着深度的了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保障企业全年的战略目标实现。(2)建立信息化的科学合理管控,实现确实可行的预算规划、 编制,对于控制、分析、考核体系做到松弛有度。(3)为各生产环节必须设定科学、合理、先进、创新的业绩标准,企业的发展关乎每个员工自身,通过全面标准的提高和完善,达到优化公司目标管理,提高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益,强化企业核心凝聚力。 (4)建立完整的生产流程和财政预算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6】。
参考文献
【1】丁力.管理信息化建设fJl.中国科技信息,2011.
【2】何晓勇.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质量管理[J].大 科技,2017(14):42-43.
【3】徐卓亚.浅谈电厂降低发电成本[J].知识经济,2015(23):107
【4】张圣坤,韩睁.我国各企业技术水平分析[J].2020 年 S1 期
【5】 张海森,系统区域生产管理[J].船舶工程,2019 年第 2 期
【6】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加快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建设的建言[J].上海造船,2017年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