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燕
包头供电局九原分局 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摘要】电力供应不仅要考虑到供电稳定性问题,还要确保供 电安全,为此,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均提出了用电 检测的相关标准与要求,以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然而,对于电 力企业来说,窃电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收 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窃电技术和手段的提升, 窃电行为的隐蔽性不断提高,传统用电检查难以发现,加强反窃 电技术研究极为必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用电检查;反窃电技术
1用电检查工作的现状
1.1 窃电技术的先进性
原始的窃电行为包括损坏电表、利用磁针改变电流表指针走 向等,伴随着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给窃电者也带来了相应的 技术福音,窃电技术发展到利用高科技智能技术进行窃电,甚至 在市面上出现相关高科技窃电产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相应的技 术支持,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违法窃电事业。21 世纪高科技发展 虽然带给了人们更好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一是窃电技术高科技水平也随之提高;二是相关窃电行为群体不 断发展壮大。
1.2 用电检查工作没有完全落实
虽然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一些大型企业,传统的经 营和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很多传统的制度依旧在使用,这样极大 的影响了电力企业的顺时代发展,使企业无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逐渐强大。而且,目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员工都是一些老员工,员 工的素质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无法适用于现代快速发展的社 会,不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有一个很好的适应,所以不能将 用电检查的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把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和电力检查 的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很多企业对用电检查的工作制度 执行不到位,不重视用电检查的重要性,没有针对现今的实际情 况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更多的只是出于形式化的政策,不能完 整的将用电检查工作实施下去,没有严格的要求用电检查工作人 员的实际工作,工作人员也没有对工作有较高的热情,缺乏对实 际工作的积极性,使检查工作不能具体地实行。
1.3 用电检察工作人员能力不强
现今许多的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不能帮助减少窃 电现象的发生,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低下,很多的电力 企业的基础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的反窃电技术已经不符合现 今时代对其的要求了。他们缺少专业的技术,有些时候往往发现 了窃电现象的存在,却不能寻找到窃电设施防止窃电现象的进行。 他们难以寻找到拥有决定性的证据来惩戒不法窃电人员。
二、用电检查反窃电措施
(一)创新反窃电技术
在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中,反窃电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为主要部分,是治理窃电行为的关键。针对反窃电工作存在的预防窃电不到位的难题,该供电企业结合所辖区域用电用户常见窃电行为,引进相应反窃电技术,预防窃电行为;针对窃电技术多元化的难题,该供电企业研发反窃电工作流管理系统,可全面收集窃电行为特征,掌握窃电技术原理,逐一突破,实现窃电行为的有效治理。
1.反窃电预防技术
该供电企业以历史查处的窃电行为为基础,分析其窃电原理,发现借零用电和损坏电能表出现次数最多。对此,该供电企业引进针对性预防措施,避免用电用户出现借零用电及损坏电能表行为,从根本上杜绝窃电行为的出现。 对于借零用电来说,该供电企业引入防借零开关。防借零开关主要由零序电流器构成。
零序电流器中,火线、零线及电气放大器并联接线,在火线和零线存在电流时,则表明用电用户出现借零用电行为,此时互感器产生磁通量,会加大其感应电动势,脱扣器动作,使保护器跳闸,自动切断供电电源。就此,在用户表现出借零用电行为时,供电系统可自动切断电源,避免窃电行为的出现。对于破坏电能表来说,该供电企业在电能表内部设计防人为黑屏电路,在用电用户表现出破坏电能表行为时,电路中配置的线圈会检测到破坏时产生的高脉冲电磁场信号,并启动电容器,进行信号滤波处理,处理过程中,电路的某个电阻出现导通电压,连接继电器的电源,将电能表的主电路切断,使电能表延时停电。在延时停电过程中,电能表不会运行,用电用户的电击破坏行为不会对电能表造成影响。当电力系统自动送电后,电能表可自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可见,在电路可有效避免电能表被电击损坏,阻止用户的窃电行为。
2.工作流管理系统
针对多样的窃电技术,传统的用电检查效率不高,不能起到有效的反窃电效果,该供电企业开发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实时采集用电用户的用电信息,及时发现异常状况,报警并将异常数据提交给监控人员,监控人员利用GIS图迅速定位窃电用户,由用电检查人员至现场处理。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可实时收集窃电用户的各项窃电数据,构建窃电行为特征知识库,明确不同窃电技术与手段的特点,实时掌握用户窃电行为,采取相应反窃电措施,实现窃电行为的有效防控。 该供电企业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可构建闭环工作流程,提升反窃电工作水平,具体如下:对用电用户进行数据监测→发现异常,构建清单→智能判断→排查工单→现场用电检查→构建特征知识库→研发反窃电设备与措施→用于用电用户→检测用电用户。在上述闭环过程中,智能判断是保障工作成效的关键,系统中的智能判断模块可提取用电用户的信息,对其波动系数进行计算,将其与标准阈值对比,发现异常数据,进行报警并生成工单。在检查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会根据工单指出的用电用户范围、用电数据等内容,明确嫌疑窃电用户,对其进行突击检查,实现窃电用户的有效查找,以突击方式降低窃电取证难度,使存在窃电行为的用户得到应有的处罚。
(二)反窃电制度优化
结合反窃电工作难点,该供电企业优化相关工作制度,从多角度实施反窃电工作,提高窃电行为查找定位效率,降低窃电证据获取难度,使多名窃电用户得到应有惩处。细化来说,反窃电制度优化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第一,线损分析制度。该供电企业对所辖区域的变压器进行全面线损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和当期数据,缩小用电检查的范围,提高窃电用户的查找定位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某台变压器的线损增加幅度较大,会重点对变压器覆盖用户进行检查,结合用户清单详细查找,及时发现窃电用户。 第二,重点检查制度。在用电用户中,小企业、酒店等用电负荷大、对运营成本压缩要求高的用户相对来说更易表现出窃电行为。该供电企业将这类用户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实时获取用户的用电量,并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 第三,用户反馈制度。该供电企业构建群防群保机制,鼓励用电用户举报窃电用户,开通匿名举报热线、建立匿名邮箱、开发微信小程序匿名举报等多种举报途径。用电用户在发现周围群众或单位存在疑似窃电行为后,可举报给供电企业,发挥群众的力量,提高反窃电工作广度与深度。同时,为激发群众参与反窃电工作的积极性,供电企业对实名举报的用户给予现金奖励[2]。
结语:电力系统的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今的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的窃电现象逐渐的增多,电力 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的发展反窃 电技术和培训检查工作员工的检查能力,从而使电力企业不 断的发展,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夏泽举,金耀,常乐,等.浅论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5):48-49.
[2]骆科伟.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16-117.
[3] 胡广 , 史洪生 , 胡江辉 . 用电检查过程中的窃电问题研 究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48).
[4] 万甜甜,张晓彤.用电检查工作面临的窃电问题及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8):242.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