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资质量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中)   作者:王国辉
[导读] 电力物资的质量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有效地防范电力物资质量管理风险是电力企业必须
        王国辉
        国网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鲁县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8400
        摘要:电力物资的质量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有效地防范电力物资质量管理风险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针对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的关键业务,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并分析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提升。
        关键词:质量控制;风险识别;风险点;电力物资
1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对电力物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风险预防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致的思想,那就是保证性能和质量,这也可以说是电力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正因如此,在对电力物资的整体性能以及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始至终全方位的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电力物资的最初设计、投入生产还是检验以及最终的交付工作等等都要严格的进行质量管理工作,这对电力企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以及提升电网的建设能力等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对电力物资的整体性能以及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应方案,可以使得电力企业能够在实际开展电力物资整体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之中全面收集与风险问题相关联的一些因素,并且以此为基础对风险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条件进行整体的评估,从而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有效地对风险问题进行预防,使得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2电力物资采购产品质量的几种风险
        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为外因型风险,这种风险构成的主体是供应商或一些外部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第一,原料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电网建设过程中没有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电力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潜在的风险。第二,产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使用情况以及环境,造成产品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在产品出厂以前没进行试验,造成产品的质量不达标就出厂,有些单位随意填写试验结果,忽视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第四,工艺控制风险也是常见的风险种类之一。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对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给电网建设带来安全隐患。为了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必须坚持对产品的风险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内容执行,否则,就会造成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产生风险隐患,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以次充好的使用不合格的产品,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上述的外因型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风险隐患,给电网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除了外因型风险隐患外,内因型风险隐患也是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内因型安全隐患包含三种:一种是计划风险,一种是监造风险,还有一种是抽检风险。第一,计划风险。电力物资的种类越来越多,需要检验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如果无法有效的按照计划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就会产生计划风险。第二,监造风险。在电力物资的采购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必须由专门的监造单位对质量进行管理,就需要制造商以及监造商具有较高水平的资质,否则,他们不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由此产生监造风险。第三,抽检风险。抽检风险是在对电力采购商品进行质量抽检的一个过程,产品的各项指标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需要检查的产品数量众多,无法按照要求的内容执行这一标准。
3电力物资质量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风险防范策略主要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两类。

风险事前控制即事前预防,以期在业务开展前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主动避规,主要以教育培训和业务研讨的方式展开,主要方式包括积极开展风险培训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的培训,培养契约精神;定期开展企业通用制度、操作规范、业务流程的培训;适当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交流活动,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相关规定的宣传,提升供应商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风险事中控制措施是预防风险的核心环节,通过在质量管理业务过程中建立起自查自纠和风险告知等方式,对业务人员的行为、业务规范落实过程进行动态提示,以尽早遏制风险。这些措施构成了工作人员在执行业务操作时的规范指导。针对发现的15个风险点,逐一制订了风险防控措施,形成了“三卡一册”的风险防控措施,即风险防范卡、重大风险岗位防范卡、岗位风险提示卡和抽检重大风险点防控手册.由于篇幅限制,各类防控措施成果简述如下。《风险防控卡》以卡片的形式对业务中的风险点进行提示,卡片上包含了业务单元、风险点信息、岗位名称、法律法规、风险等级等信息。《岗位风险提示卡》将具体的岗位责任与风险点进行挂钩,将风险责任逐一分解到物资管理各层次的管理岗位上,可以给岗位人员业务操作提供明确的业务要点提示,健全了风险责任体系。《重大风险岗位提示卡》以卡的形式对质量管理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涉及风险点、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确定。该卡应分发给岗位责任人,并贴于明显处,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岗位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该卡进行业务操作。《物资抽检重大风险点防控手册》针对“抽检计划信息泄露风险”“抽样,取样、送样规范性风险”“抽检质量问题处理”三个重大风险点,引入随机抽检和双盲样等机制,并对取样、送样环节的业务操作进行规范,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此环节的廉洁风险和法律风险.
4电网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4.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对电网设备材料质量监督实施了统一管控,按照“突出生产厂家、依靠业主单位、联合专业部门”的质量管控思路,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物资机构分级实施监督,三级质量检测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职责,强化各级物资部门与各级质量实施单位的纵向贯通,充分利用社会第三方检测资源增进与供应商的沟通互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互动”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4.2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良好的体系是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的保障,而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为了持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了一套旨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培训体系。培训面向工作在质量监督第一线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展开,内容包含物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灌输、质量监督流程的介绍、具体某一类物资抽检方法的讲解、物资质量问题高风险点的评估以及供应商心理学分析等。培训形式以授课为主,按照每月一到两次的频率开展,学员采用定期轮换学习的方式听课,以保证每名学员每年都能接收两次以上的系统学习。通过考试和技能比武的方法检验培训和学习效果。同时,积极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
4.3开展电网物资风险预警
        质量监督人员从风险的来源出发,梳理了近年来电网主要物资质量监督数据及运行阶段质量数据,建立了供应商产品质量信息库,充分识别了电网物资质量风险因素,确定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风险要素,并按照各风险因素的影响力进行了分级,根据物资质量风险分级状况及供应商中标数量(较少、一般、较多三类)将供应商质量风险防控分为关注、一般防控、重点防控、特殊防控四个级别,并针对该预警对供应商进行差异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浩.浅析电力物资质量管理[J].江西电力,2017,41(11):57-58.
[2]史春奇.电力物资采购成本与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187.
[3]孟令东,郑镭.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的现代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