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230051
摘要:所谓曳引驱动型电梯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曳引机中驱动轮槽的摩擦来实现升降功能的电梯。在此类电梯中,电梯核心驱动部分即曳引机,在曳引机上挂有专用的钢丝绳,在装置工作时,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会形成曳引力,进而使电梯轿厢实现上下往返的升降运动。因为上述装置的工作方式较为特殊,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电梯轮槽的磨损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此类磨损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对电梯正常运行造成一些极为不利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针对该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轮槽磨损;曳引驱动型电梯;检验检测
引言
曳引轮(槽)作为电梯的重要部件,承担着轿厢、对重等装置和负载产生的全部动、静载荷,所以不仅要求强度高、韧性好,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很好的耐磨损性。总之,其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通常,一台电梯使用时间越长曳引轮槽磨损量就越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坏电梯的曳引能力,可能造成电梯冲顶或重载向下溜梯等危险事故[1]。针对电梯曳引轮槽磨损问题,在日常开展的检验工作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曳引轮槽磨损原因也需要进行科学分析,作出正确的判定,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制动试验与曳引力试验等,为电梯曳引轮(槽)更换或修复提供依据,为提升电梯安全性能提供技术保障。
1上行制动减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反思电梯上行制动测试实验过程,我们发现在操作过程中,指令的发出到制动的时间差内电梯有移动距离,并且使用过的电梯轮槽会有一定的磨损情况,钢丝绳直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且电梯用钢丝绳自身保护,绳心有棉芯或纤维芯,内含润滑油,每个生产厂家生产出来钢丝绳质量不一样,使用环境和工况也不一样,故会出现一些钢丝绳表面有轻微油污,或者钢丝绳表面过于干燥等情况,而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摩擦因数变化,致使摩擦力变化,从而导致曳引能力出现差异,从而在制动时候减速度可能会变化,从而导致制停距离变化,故希望能准确的给出减速度准确明了范围(范围是因为考虑实际工况和设备状况会出现差异,而不是具体一个定值),甚至从指令下达到有效制动开始的距离,从而来判断制停距离,这样会更加准确有效。同时针对行程上部断电这个问题,中间以上,还是最后几层,这对于补偿装置是补偿绳的高速梯和高层梯没什么影响,如果补偿装置是补偿链,甚至无补偿装置,对于断电位置选定会有影响,因为补偿链明显轻于曳引装置,会导致越向上断电越危险,电梯相对滑移量就会增大,毕竟无补偿或者补偿装置明显轻于曳引装置,越向上的时候对重和轿厢重量不变,而钢丝绳会随着楼层向上向对重侧更多,钢丝绳的重量也会偏向对重侧,导致我们越靠顶部实测平衡系数越小[2]。
2曳引驱动型电梯的特点
根据电梯驱动的方式,可以将其分成曳引驱动、强制驱动以及液压电梯等。摩擦力是曳引电梯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也正因此此类电梯有着极高的安全和可靠性等要求不管是在电梯下降还是上升的过程中,均可以对它进行实时有效监测,因此其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就目前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曳引驱动型电梯通常具备以下两个特点,首先,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而且它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使用体验;其次,这类电梯的维护工作也相对简便,但是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电梯使用的体验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自身检验检测的水平,借此确保电梯能够实现安全与可靠的运行[3]。
3电梯制动器运转阶段易出现的故障问题
制动器常态运转阶段,最需要落实的内容是确保其结构质量与运转效果,这是管控系统将自身实用功能发挥出来的重要基础,也使整个制动系统的完整性得到保障。
笔者回顾既往工作实践历程,发现电梯制动器的常见故障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1)机械卡阻:有异物掉落到制动铁芯内是主要原因,也不排除制动器运转阶段制动轴出现锈死的情况。(2)零部件受损:主要表现在制动系统内制动轮、制动瓦、制动带等零部件出现程度不一的磨损,若磨损度占零部件直径的3%~5%,则会引起电梯安全事故。(3)电梯制动失灵:制动系统线路发生了短路、断路情况是因为其该类问题的成因,一旦电源断路,便会滋生出极为显著的失控问题,线路短路作出的表现并不明显;断路通常会直接影响电梯运转状态或者突发制停状况。
4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定期检验制动试验分析
4.1新型检验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梯曳引轮槽磨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除了传统检验技术外,一些新型检验技术也逐步得到应用。如轮槽与曳引绳配合深度测量方法,根据曳引钢丝绳绳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探头,测量出轮槽与每根曳引钢丝绳配合深度,根据配合深度不同,既可以判断曳引轮槽的整体磨损情况,也可以比较发现每道轮槽磨损差异,还可以据此调整相应曳引钢丝绳的张力,避免轮槽张力偏差过大而加快磨损。应用这些新型检验技术,可以得到轮槽磨损量化数据,有助于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判断轮槽的磨损程度。目前,这些新型检验技术只能作为检验曳引轮槽磨损程度的辅助检验技术,不能替代常规检验技术,因为只有空载曳引能力试验和上或下行制动试验等传统检验技术符合要求后,才能可靠确定电梯曳引轮槽磨损在允许范围内[4]。
4.2制动试验
由于轿厢载有1.25倍的额定载重量,同时以额定的速度保持向下运行,接着当主电源处于失电状态下,可以不再给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保持驱动主机处于不工作状态。在对电梯制动装置进行实验时,必须在施工单位的监督下进行。在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时,可以由维护单位每5年进行1次制动试验,同时检验人员必须在检测现场监督。
4.3综合分析
电梯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器闸瓦与制动轮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热量,使接触区域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导致制动轮热膨胀,制动轮因热膨胀受约束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在125%额定载荷制动工况下所消耗的机械能最多,产生的热量最大。制动轮在温度影响下,其所受热应力远大于机械应力。在制动轮与闸瓦接触的区域,摩擦产热速率高于热扩散速率,导致温度升高,从而使接触区域的热应力增大。此外,由于制动器闸瓦衬垫严重磨损,制动压力在接触区域的分布严重不均匀,导致接触区域内制动轮局部热应力进一步增大。制动轮在接触区域主要受压应力作用。当制动轮离开与闸瓦接触区域时,对流散热效率高于热传导速率,使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应力也下降。应力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5]。
结束语
电梯的安装对于之后电梯的维修保养等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电梯的监督检验对于电梯的定期检验来说也有着相同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内容主要针对检验人员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时应重视电梯制动力试验、曳引力试验和1.25倍的载荷制动试验,对这些关键性部件的仔细检查将有助于排除电梯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潘林.探讨曳引驱动电梯曳引能力的检验及判定分析[J].中国电梯,2019,30(19):37-39.
[2]王占涛,马亮亮,宋阳阳,葛保国.曳引驱动电梯轿顶防护设置分析与检验[J].中国电梯,2019,30(15):54-57.
[3]黄建宇.曳引驱动电梯轮槽磨损与检验检测的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6):76-78.
[4]程波,李军,黄银.电梯检验空载曳引检查轿厢冲顶的原因和有效避免轿厢冲顶的方法[J].装备维修技术,2019(01):121-122.
[5]赵育.电梯125%制动试验注意事项分析[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9(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