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妮
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8
摘要:截至2020年3月,全国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上公开执行的标准近130万项,在鞋类产品方面,全国有24个省市的1735家企业公开了4189项鞋类产品执行标准。从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在部分省市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4〕660号),决定在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重庆市、深圳市、成都市等七个省市开展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试点开始,至2020年3月已经5年有余。这期间与鞋类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关团体标准也陆续制定和发布,企业公开产品执行标准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企业执行作废标准、企业标准中引用作废标准等问题逐步凸显,且目前尚无针对全国鞋类产品执行标准公开情况的整体研究。
关键词::鞋类产品;执行标准;建议
引言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有了穿鞋的习惯,从兽皮裹足到现代皮鞋制造,皮鞋的历史相当悠久。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皮鞋的规模生产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皮鞋的造型、款式、结构以及穿着功能都胜过其它鞋类,因此,皮鞋生产发展迅猛。当今,作为美化人们生活的大宗商品之一,皮鞋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鞋类,然而,由于标识指示不当或没有提供有效完整的产品标识,造成用户、消费者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反映皮鞋产品的真实属性,避免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及给生产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商誉损失,需要对皮鞋产品规范标识信息。
1标准的层次类别
已声明公开的4189项鞋类产品的执行标准涉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其数量分别为805项、2258项、14项、14项和1098项,占比分别为19.2%、53.9%、0.3%、0.3%和26.2%,其中,状态为“现行有效”的标准共计3818项,“不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行废止”的企业标准分别有5项、9项和357项。其中,公开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数量之和在鞋类产品执行标准总数中的占比超七成,在状态为“现行有效”的执行标准中该占比为80.2%,该数据说明在“平台”中公开产品执行标准的制鞋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以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
2我国鞋类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
经相关调查后发现,鞋类产品标识项不合格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反映出鞋类企业对相关标准的掌握和认识还不够。另外,鞋的种类多样,使得相关标准种类繁多。就目前而言,现有二十几个鞋类产品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各归口企业之间的标准在内容和细节上也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给鞋类企业执行标准带来很大的困难。
2.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知不明确
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对质量管理体系只注重表面形式,将其文字化,并不在乎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过于重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才能构建企业质量体系,如若没有这种人才就不能构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3提高公开执行标准的质量的建议
3.1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建议各级特别是各地市的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扩大每年标准监督检查的外延,不仅要将企业公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纳入监管范围,提高以上各级标准的检查比例,还需加强对已公开一定年限以上的产品执行标准进行再次监督检查,引导企业定期复审、更新其公开的执行标准信息,以解决目前执行作废标准、公开试验标准等问题,保证产品执行的各级标准持续有效。二是建议在相关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企业在标准公开、标准实施、质量承诺方面的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在公开执行标准时的最低政策要求,以便于企业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所执行标准的声明公开工作。三是建议加强将“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与质量承诺、信用监管等制度,与各类品牌价值评价、奖励激励政策,与政府采购、招投标、信贷支持等工作相结合的力度,以激励企业正确、及时和持续公开其执行的各类标准
3.2加强人才培训
构建、运行企业质量体系关系到企业每一位职工,所以企业全体职工都需要共同参与和努力。在运行企业质量体系前,企业必须对中层以上的管理者进行培训,深化其对企业质量体系的认知,了解运行企业质量体系时的需求,并落实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合作工作,才能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在运行企业质量体系时,也要对职工进行培训工作,使其了解企业构建、运行质量体系的目的和重要性,转换其原本的思想,并严格规范职工的业务行为。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培养以及引进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加强重视,在构建质量体系时能给予极大帮助和指导,并且可以维护其正常运行。
3.3生产流水线的合理安排
流水线是否平衡与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关系非常大。因此,在设计生产流水线时,技术部和IE部要与生产线负责人和组长等沟通操作流程,进行产前编排分析,找出关键工序和瓶颈工序,进行合理的拆分和组合工序,进行动作和工艺分析,对容易造成瓶颈的工序要深入研究其原因,实现流水线平衡;应根据每道工序的难易程度和加工时间,合理设计流水线和安排每个工序的人力、设备,使每道工序的速度、产量和加工质量等方面保持均衡,防止出现瓶颈工序。此外,质检部应加强现场巡检次数和产品检查数量,尤其是关键工序。应担负起半成品到成品的质量控制责任和义务,并要求每一道工序工人能自查互检,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3.4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目前对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质量水平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特别对中小企业自主制定的企业标准影响较大。为提升我国鞋类产品的整体标准化水平,建议相关标准的主管部门和归口单位加强对已经发布实施超过5年以上的产品标准的复审和修订工作,或者合理使用和及时发布相关的修改单或勘误表,来保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效性。同时,企业在自主制定企业标准时,需对参考的产品标准和引用的试验标准进行及时跟踪,如果参考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需要对其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查新,并定期开展企业标准的复审工作,及时采用最新的试验标准来修订企业标准,以确保企业标准的有效性。
结束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鞋类企业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鞋类企业的质量管理,完善行业标准和相关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以此来有效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靠质量赢得更多的客户,实现企业的健康、稳步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宇,王玉洁.新时代下质量观念、意识的演进与提升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1):109-111.
[2]缪银山,许帆,陈登海.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标准化措施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19(20):59-60.
[3]庄艳,李天健.全面质量管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9):119-120.
[4]王承东.感受德国企业产品质量观[N].东方烟草报,2019-08-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