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9期   作者:汤敏
[导读] 对于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工作来说,
        汤敏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四川省内江市,641100
        摘要:对于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工作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要确定好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有效落实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和提升变电站正常运行效率。基于此,必须明确和掌握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要点与措施。本文重点从优化变电站集中运行模式、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精细化落实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措施、强化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下的机械设备管理力度这四个方面分析论述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数字化管理
        对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来说,本身便有着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若是运行管理模式不尽合理有效,势必无法确保变电站运行效率与质量。为此,必须结合变电站的运行特点,制定最佳的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并且要与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来看,在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协助下,变电站的综合监控能力与预警系统均可以发挥很好的优势,增强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文重点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措施,现作如下的论述。
一、优化变电站集中运行模式
        对于变电站的集中运行模式来说,要将优化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二是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三是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
        (一)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
        在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下,要考虑去设置统一的变电站集中监控中心,并完成整个变电站的远程监控与实时监控工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下,要分区完成操作与监控配置,将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落实到工作许可、日常巡视、操作管理、事故处理和验收质量确认等多个方面。就操作与监控分别设置模式的优势来说,不仅可以控制好工程监控人员数量,且可以实现变电站的内部结构与智能系统的划分。
        (二)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
        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实施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时,要求参与此项工作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均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变电站运行监控人员不仅要熟练完成电网机械设备的各项操作,动态监控电网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而且还需要拥有代替变电站值班人员完成多项工作的职能,比如可以监控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信息管理。从目前操作与监控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来说,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这一种运行管理模式会增加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甚至还会导致变电站运行信息的缺失和混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无法估算。因此,在后续的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研究与创新中,要对这一种模式加大研究力度。
        (三)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
        在应用这一管理模式时,可以将监控设置在调度室,以此来实现监控和调度的一体化,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均可以将范围内的设备调度。目前来看,通过应用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保障调度与监控工作的统一。总的来看,目前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的应用并不十分的广泛,只是广泛应用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二、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中,需要将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有效发挥出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一是在建立健全集控站钥匙管理制度时,要对无人值班室执行有使用权限功能的电子锁具;二是为最大限度提升变电站档案资料管理水平,要考虑在变电站系统内建设基于计算机变电运行的管理系统;三是在变电站内使用数字化集控控制手段时,要不断对运行管理功能加以创新,比如要朝着程序化操作、信息分层处理等多个方向去发展。


        (二)在日常执行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时,要将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运行数据管理作为重点来对待
        具体来说,在这一方面需要重点做好三点工作,一是要确保变电站的集控中心可以对无人值班室进行动态监控,呈现出动态化的画面,并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二是在变电站运行管理时,要做好风险预警和应对工作,比如要确保可实现防盗自动报警、防火、遥控照明;三是在监控过程中,变电站要能够采集到各类数据信息,并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遥测处理、统计计算、遥信处理、电量处理[2]。
        (三)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及运行监控管理
        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及运行监控管理在目前已经成为变电站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与查询、变电站安全监控、变电站三维漫游与量测、变电站模拟运行与培训。以变电站安全监控为例来说,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电气设备磁场和噪声的影响,导致变电站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因而设置一个高效的变电站安全监测系统尤为必要。通过设置变电站安全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动态掌握变电站运行的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尽早处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可以重点进行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监测。以设备运行监测为例来说,可以进行在线监测、输出监测预警、温度监测预警。比如在温度监测预警中,可以利用红外线监测设备运行的温度,一旦监测数据超出预定温度,则系统可以自动弹出预警信息。
三、精细化落实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措施
        为有效确保变电站运行管理质量,可以考虑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去优化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在精细化落实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工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满足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的多方面要求。可以考虑按照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特性,对变电站的工作人员职责进行精细化定位和划分,可划分为值守班、操作班和维护班,确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变电站日常管理工作可以高质量落实。
        (二)为了确保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高质量落实,且管理内容足够的精简,一方面要考虑去完善《变电站集控运行工作指南》,另一方面要组织一线的工作人员积极去脱产学习,更好的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在信息化时代,变电站的集控管理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想建设强大完整的变电站管理系统,必须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最大限度的去整合变电站管理系统、班组的管理系统及操作系统,以此形成一个完整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若是在集控管理过程中出现工作人员偏少的问题,或者需要开设另外一个操作票,则可以考虑借助网络系统来进行远程审票,增强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效率。
四、强化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下的机械设备管理力度
        对于变电站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来说,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是要切实落实到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第二是加强机械设备的缺陷管理,第三是落实好机械设备的巡视工作。具体来说,在机械设备维护工作中,要考虑制定弹性化的维护计划与周期,老的机械设备要适当地的减短维护周期。在机械设备的缺陷管理中,技术部门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监管力度,及时判定机械设备所存在的缺陷,对于确认的缺陷要及时去处理,严防引发严重性的管理事故[3]。在日常巡视工作中,可以考虑使用两种方式,一是敞开机械设备进行直观的巡视,二是借助GIS设备来完成机械设备的巡视工作。目前来看,第二种方式的应用优势十分的突出,有很高的可靠性,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值得推广。
五、结语
        在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创新,打造系统化和更为完整的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保障变电站日常运行质量。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变电站所开展的集控运行管理工作要更多去依赖信息化手段,推广操作与监控数字化管理,做到综合监控及预警管理,全方位确保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彦江.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J].矿业装备,2020,109(01):120-121.
[2]王甲甲,吴超,李可.变电站综合监控及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6(34):82-83.
[3]葛欢.变电站辅助设备集中监控系统[J].农村电气化,2020,396(05):40-4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