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中)   作者:杜海艳
[导读] 作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
        杜海艳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作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了公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现在信义科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推动了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建筑业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工程造价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建设,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高进度。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创造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
        1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1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自行估计或实际发生的支出。管理就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并按计划对整个建设进行综合管理。目前主要有全过程成本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种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建筑业大多采用第一种管理方式,但与后者相比,后者更为先进,因此需要建筑企业积极发展第二种模式。
        1.2造价管理的价值
        造价管理可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明确各环节的具体成本。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大型的,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建设管理的复杂性增强。运用合理的方法对施工各环节进行规划,科学控制施工成本,保持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提升管理质量
        将信息技术引入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手工记录数据,编制成本计划,但手工计算难免会产生误差。数据错误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准确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成本准备提供充分的数据,而且可以提高成本的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2.2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因此,施工企业不断更新自身的发展模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将自身的施工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建设项目的使用成本水平和使用寿命,更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经济效益。
        2.3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发展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要继续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建筑业不断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材料生产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工程造价管理也应更新,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水平,很好地满足了动态管理的需要。
        3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平台不完善
        由于我国建筑业造价管理信息化起步晚、发展短,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当前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导致相关信息难以共享。比如工程造价没有目标依据,这就可能使工程造价与实际工程造价有较大差异,给实际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可能需要推迟计划的编制,影响施工进度。
        3.2建筑企业的重视度不够
        虽然建筑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行业内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重视不够。他们注重引进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设备,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相应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建立,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3.3信息处理方式落后
        信息处理方式的落后也是阻碍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现阶段,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网站都是由咨询公司建立的,各网站之间的资源无法共享,甚至有些资源需要付费获取,影响了企业的数据使用。信息分类标准不同,数据传输和处理困难,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数据。


        3.4数据更新慢
        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造价的编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企业数据库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量不足,没有尽可能覆盖足够的数据;二是数据更新速度慢,无法提供最新数据,使得准备成本与市场实际成本相差很大。最后,数据库的运行性能有待提高,其他管理者在咨询时也会出现问题。
        3.5缺少专业人才
        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但目前由于很多企业不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不高。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专业人员协助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企业应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进行信息化建设。
        4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
        建筑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平台,为信息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应提高信息规划能力,整合内部数据资源,采购先进的工程造价信息软件,根据自身发展建立合理的信息系统,并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但是,严禁复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行性,需要对系统进行本地化和改进。
        4.2提升行业重视度
        产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必须有先进的理念。造价工程管理的进步需要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推动。因此,企业需要增强全面发展的意识。企业管理创新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应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各企业的重要性增强后,行业的整体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4.3做好信息规划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按规划有序、科学地推进信息系统建设,避免降低系统质量。首先要确定信息化的目标,使信息系统管理的各个方面都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规范成本管理信息处理流程。为了提高企业与外界的信息共享,还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4.4搭建数据库
        数据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建立更全面的数据库,及时更新数据,扩充数据库容量,保证数据信息的综合准确性,提高数据检索效率。从而使成本管理人员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找到所需的数据,提高成本质量,节省时间,使成本管理方案尽快得到应用。
        4.5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项目高效建设的基本前提,对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成本管理部应加大宣传、知识普及和成本软件推广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成本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员工能力培训,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双向发展和提高。
        4.6引进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帮助,因此需要提高薪酬水平,吸引具有信息技术和成本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免因不熟悉操作流程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管理者还应加强对先进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来宾行业应加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运用先进技术促进企业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借助信息系统,施工企业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提供足够的数据,为制定合理的成本提供依据。并且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快速记录成本变化,满足动态控制的需要。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的认识,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本文对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今后将继续进行研究和分析,丰富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刘涛,薛秦梅.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甘肃科技,2011,27(6):105-107.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邵瑞,张建高.山西建筑.2009(05).
        [3]略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J].韩春民,赵志平.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04).
        [4]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研究[J].叶堃晖,杨成瑶,竹隰生,聂天翼.工程管理学报.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