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性能优化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中)   作者:严博文
[导读] 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热电厂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热电厂能量转换时,多数能量会从动能转换为电能,
        严博文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热电厂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热电厂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热电厂能量转换时,多数能量会从动能转换为电能,但部分能量在转换时依旧会被直接损耗,以此产生热损耗与焓降现象,所以需深入探究如何有效降低热量损耗,提高能量转化率.而热能动力工程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以其优化热电厂性能势在必行.据此本文主要对热电厂性能优化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为热电厂的正常稳定运转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热电厂;性能优化;热能动力工程
        引言
        对于实际的电能生产而言,发电厂选择使用天然气、石油以及煤炭作为燃烧的主要材料。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将一系列燃料按照工作秩序送入锅炉中,进行进一步的燃烧释放能量,加热循环介质,及将水加热成过饱和蒸汽。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原材料的化学能绝大部分转化为蒸汽的热能,从而使汽轮机叶片不断旋转工作,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使发电机在涡轮旋转的作用下,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保障了电能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整个过程中,其中的火力发电装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电厂锅炉在热能动力的实际运用中越来越重要。
一、热能动力工程
        热能和动力的转换是热能动力工程的主要功能,转换后的能量可用于实际生产,实现了多余能量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热能一直是各种科学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热力发电厂是一种综合利用热能和动力的先进概念,可以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
        二、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实际应用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1.再加热现象
        再热是热力发电厂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之一,主要是在使用多级汽轮机期间,前级汽轮机的热损失不断重复并转化为蒸汽。在吸收过程中,后半部分的焓值在该过程中不断提高,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在计算再热现象的过程中,应注意,多级汽轮机的实际焓值与理论计算的焓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设备的热回收效果也不同,因此不可能完全吸收和利用该热量的热能。从该实验和计算中可以看出,整个再热现象的再热系数约为4%-8%。从理论上讲,再热因子越大,总热能的吸收效果越好,但实际上,在选择电厂的再热因子时,不能直接选择最大的再热因子进行运行,且主要根据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条件来确定合理的热因子。以获得最佳的吸热效果。
        2.压力调节损失
        在将热能动力工程应用到整个热力发电厂的过程中,压力调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压力调节才能使用整个热力发电厂的热量和功率。有必要实现热能动力工程的合理利用。需要相应地调整压力。尽管压力调节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有利,但它也具有某些缺点。例如,如果相应的人员在高负荷下执行相应的压力调节措施,则热电厂的损失将更大。但是,这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相应的人员应注意这方面的操作工作,非法操作会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并且相应的技术人员必须继续升级相应的设备。尽可能减少热量和动能的损失。
        3.水分流失
        在整个热力发电厂运行期间,水分损失是整个热力发电厂的主要损失,并且这种损失对整个热力发电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热力发电厂中使用动力工程应减少水分流失,并且产生水分的主要因素有:(1)部分蒸汽在膨胀过程中冷凝,冷凝后蒸汽总量明显增加或减少导致热量损失。(2)水滴阻碍蒸汽的流动,导致整个蒸汽流下降并浪费热量。(3)蒸汽在流动过程中凝结成水滴,蒸汽的热量明显下降。上述三种情况是造成水分流失的主要原因,这是整个热力发电厂的损失非常严重的问题。
        4.机械损耗
        机械损耗主要表示需要在整个装置连续运行期间克服摩擦,并运行主油泵和其他相应设备。

这种设备消耗大量动能,总消耗称为机械损耗。
3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合理运用
        3.1对节流调节性能进行有效利用
        因为节流阀没有节流,所以可以在一级完成平稳的运行。情况变化时,每层温度都会降低,载荷调整相对较好。这既适用于较小的容量组,也适用于基本测试,但经济性相对较低,电源中断较大。在热电厂日常运行中,可以利用断层Gul公式提高热力学项目的效率,计算出同一流量各个层次的压力和功率损耗,以确定分量的加权状态和效率,并监测汽轮机的流量。简而言之,当流量已知时,通过运行前组所有级别的打印模板匹配来确定装配线区域的面积变化。采用freigg公式,有效地保证了集内电流调节,保证了热电厂热功率高效应用的创造性条件。
        3.2根据案例科学小说法选择
        当外部负荷和电网频繁变化时,负荷会根据自身的动态特性略有增加,以实现操作自动化。这使得电网频率在频率调节时保持恒定,而发电机组由于调整次数不同且相对有限,因此很难控制。如果负载和功率过大,一个频率无法恢复为一个频率,则需要恢复为第二个频率。典型的二次频率分为自动频率和手动频率,不仅方便,而且具有多种用途。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具体方法是在热电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准确了解和关联机器组件,选择合适的调配,防止因分配错误而影响设计应用程序的效率。与此同时,变速器的状态取决于变化,当第一个阀门打开且流量增加时,压力增大,与降级相比,需要进行自适应调整,反之亦然。关闭第二个阀门时,第一个阀门完全打开,调节阶段达到最大中间水平,当工作状态改变时,降级与中压之比保持不变,并为实际状态调节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根据实际需要的变化满足火力发电厂的具体性能优化要求。
        3.3科学选择系数
        汽轮机运行时,可能会产生能量损失,这种能量损失用于集中处理,也称为重热,以便为后续处理提供能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对能源资源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请注意,实际火力发电厂运行时的能耗不能百分之百。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措施优化热电偶系数,通常在4%至8%之间,呈现一定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数值越大就不可取,而是为了确定热电厂的实际状态,确定正确的数值。
        3.4降低湿气损耗
        首先要找出产生湿气损耗的具体原因。通过调查得到湿气损耗的主要原因有:首先,蒸汽在汽轮机中进行能量转化的时候,会出现膨胀、温度降低,从而其自身会凝结为小水珠;其次,蒸汽流速经常会超出水自身的流速,水珠会限制蒸汽的有效流动,从而会降低动能;其三,针对蒸汽来说,经常会出现过冷的情况,在湿气出现较大损耗的时候,会令汽轮机动叶片进汽口出现严重的损伤,因此其会受到水蒸汽冲击。按照以上提出的原因,提出与其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其具体的措施有:首先,安装祛湿装置;其次,针对中间再热循环给予有效的使用,并且运用抽汽去完成供热,或者提升给水的温度,降低其在能源上的损耗和浪费;其三,针对机组自身抗冲蚀作用给予有效的完善;最后,对有可能会产生积水的位置使用一些新型的材料进行预防。
结语
        分析热电厂中热能动力工程的运用现状,关于热电厂生产作业中的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热电厂在生产作业中可通过落实系统调压,节流,设备优选,湿气热能损失控制,重热利用方面,提升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效果。另外在技术策略的具体应用中,为合理的保障技术应用效果,应用单位还应注重落实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以及设备机组运行中的安全检修维护作业。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张俊萍.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运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9,(24):191.
        [2]李飞.浅析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性能的合理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0):137.
        [3]杨文广.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实际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20,(02):206.
        [4]鱼超.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实际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区,2020,(06):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