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阳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新城区供电分公司内蒙古通辽市028000
摘要: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接地网是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和安全运行以及人身安全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地网主要由各点的接地装置组成。接地装置又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电气设备均应通过接地装置实施接地,保持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可以防止设备失地运行,提供事故电流泄流通道,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对于用电的需求急速增加。因此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用电,就必须提高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在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包括了接地体和相关接地线路这两种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方式。
一、配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基本概述
1.1接地保护装置
在配电线路接地装置中包括了接地线与接地体两种,接地体包含了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其中人工接地体主要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架设电气装置,具有代表性的有功能性人工接地体与保护性接地体,相对于后者,前者能够有效的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还可以降低噪音。而保护性接地体则主要是针对人和动物而制定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可以避免人与动物受到电击所带来的影响。自然接地体属于自然界之中的接地体,是天然产生的。
1.2原理
在分析接地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方面,需要先分析零线接触保护与接地保护两种形式,其中零线接触保护的时候,主要采取了三相四线制,主要是应用中心点与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性加以连接,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此外,接零保护运行过程之中,能够实现与PE保护线、设备金属外壳的连接,如果与部分线路跟设备金属外壳发生碰撞,则会形成短路故障,并且还会增大电流,出现跳闸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假如选择三相五线制,那么便可以实现PE线与工作零线的分离,简单而言便是电气设备裸露的部分可以与大地相互关联,在碰撞中形成电力回路,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假如电力设备发生故障,那么保护装置则会出现跳闸的现象,对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2.1接地材料的选择
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应该使得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运用价值最大化。在实际的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要实现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运用价值最大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实际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在配电线路施工中遇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在实际的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对接地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保证配电线路施工过程安全的情况下,发挥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最大的运用价值。当实际的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采取水平接地的方式时,通常会选取镀锌扁钢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再结合当时遇到的情况,要对镀锌扁钢的截面积大小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资料库中的文献以及施工人员的经验可得,镀锌扁钢的截面积一般控制在50m╳6mm,并且镀锌扁钢通常呈现圆弧状,圆弧的半径会比压带距离要大。为保证配电线路施工过程安全,需要对使用的镀锌扁钢采取质量检测,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还要确保钢材厚度保持一定的均匀性。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材料的质量好以及材料的选择合理。当配电线路施工过程有特殊要求时,选取的接地材料要与接地电阻相结合,确保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排斥,还要对垂直方向接地体装置的距离进行控制,并且对各个装置之间的距离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2合理选择水平接地技术
一般来说水平安装技术会应用在岩石地区、砂石地区以及土层较薄的地区,利用水平接地技术时通常使用的都是镀锌扁钢和圆钢两种形式,焊接好这两种钢材后后,施工人员可以进行挖掘填埋施工,在地下埋入接地体,注意埋入地下的深度要超过0.5m。接地体跟接地体之间室的距离要保持2.5~5m的范围内,接地体跟接地体要呈现直线排列的方式,一旦制作接地体的材质为扁钢,则需要倾斜摆放扁钢,从而能够使得流散的电阻有所降低。
2.3正确运用垂直接地安装技术
接地装置选择垂直布置的方式,需要保证其和地面达到垂直性的需要。采用多极性接地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设置间隔距离,保证其具备较强屏蔽效果,从而可以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性达到要求。如果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环形安装施工,应该确保整个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存在任何的缺口而影响接地效果。
使用钢管来制作垂直接地装置是,应该在端头的位置上制作成为锥形,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入到地下结构中,达到结构稳定性的需要。施工人员还应该在钢管接地体的整个结构中在距离管口150mm处设置4处齿状缺口,并且需要将缺口进行弯折焊接,此时可以将其端头位置制作为锥形的结构。如果采用圆钢或者角钢的材料制作接地体,也要制作成为圆锥的形式,虽然其加固效果比较差,但是也能够达到稳定性的需要。
2.4接地网基坑开挖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和杆塔的地形情况,在进行定位放线选择接地体埋设位置时,应避开公路、河道和地下设施,且不应靠近煤气管道及输水管道,防止冲刷或其他自然浸害。接地体的埋深不应小于0.6-1.0m。宽度一般为0.3-0.4m.接地网的基坑开挖时尽量平直、减少弯曲,沟底整平。清除干净。接地网基坑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应高出地平面100-300mm。
2.5合理控制施工工艺
在整个配电线路施工工艺中同样需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并按照相应的标准,结合接地装置安装的基本要求,做好施工工艺控制工作。为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电力理论知识与技能,使其能够在日后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培训与考核相互挂钩,以此起到激励的良好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测试接地装置的基本性能,科学且合理的分析测试结果,要从根本上保证设备随时能够处于正常状态之中,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结果,结合现状分析测试结果,以便更好的控制安装工艺。
2.6改良输配电线路中接地技术
我国的输配电线路接地技术较为不成熟,建议企业加大对技术改良创新的资金投入。在技术应用的材料上可以采用新型接地极材料。如BST—F接地模板和AT—MKFK接地模板等,它们适合在中小型的多岩石的山区内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有很好的经济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接地电阻值,又能保持接地体长久的稳定性,另外,建议采用新型抗腐蚀降阻剂。接地降阻剂可以用于防静电、防雷防干扰接地工程,是一种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化学制剂。它在凝固之前能很好地渗透进入土壤中,可以直接施用到接地体和土壤之间,有效的增大了接地网的面积,起到了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同时它适用于地形复杂的雷区,受环境的影响也较小,能够使雷击电流能够迅速流入大地,且保证降阻效果长久稳定,可以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
结语:
在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一些装置的使用技术仍然不成熟,对于薄弱的环节,就需要我们的努力与孜孜不倦的探讨。由于电力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社会各界都加大了对配电线路施工问题的研究,使得电网长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段红波.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7(14):233-234.
[2]王超.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8(0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