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永东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工务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铁路无缝线路防胀的基本措施及胀轨跑道的的处理方法,结合以前事故分析及检查数据检验结果,提出防止胀轨跑道的措施处理方法。兴和线路工区位于集宁工务段唐呼管辖正线22km两个区间,线路设备处于兴和县南面,长年运行万吨,冬季温度偏低,而夏季温度又偏高,冬夏温度差别大,环境及气候非常恶劣。
关键词: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处理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防止胀轨跑道则是无缝线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近几年我段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实际情况,从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分析及实践经验得知,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原因:轨道温度压力增大;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框架刚度降低;铺轨施工时锁定轨温偏低;低温焊复断缝;施工作业造成锁定轨温不明;违章作业;线路爬行;线路不平顺;各种附加力的影响等。必须对这些能够造成胀轨跑道的要素产生有效的监控,才能确保线路结构状态的稳定。
一、无缝线路防胀的基本措施
1.预防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硬核,必须加强对防胀工作的监管,强化职工们的防胀意识,实行专业化管理,把防胀责任制层层落实,同时做好职工防胀知识培训和线路胀轨跑道应急演练工作。
2.各工区应定期进行无缝线路爬行测量、观测,并填写记录,尤其是检查工区,将固定区观测桩累计爬行量大于10mm的具体里程及时上报工区,领工区汇总后再上报车间技术员,同时车间技术人员共同全面检查爬行量一次,并填写记录,根据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核实,对应力严重不均匀的地段进行应力放散,以满足线路设计锁定轨温的要求。若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线路时,一定要在铺设后的第一个夏季到来之前进行应力放散,在设计定轨温范围内重新锁定线路,以免钢轨内部承受过大的压应力。
3.结合我段及工区的现场实际情况,对照无缝线路防胀备料标准对防胀机具及备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缺少要及时补存,定人、定责、定位妥善保管,加强日常管理,常态保持状态良好。工区应备足至少3台液压拔道器,50米长的长布或草垫,有条件的还应常备1套氧乙炔气瓶及割枪。一套锯轨机、发电机组,以备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时的应急使用。
4.进入高温季节,容易发生胀轨跑道,要特别重视站线无缝线路的检查和管理。线路上大量的养护维修工作也同时展开,因此我工区应结合线路春检工作,加强位移观测分析,监视线路基础状态变化,建立高温期无缝线路巡查和超轨温停止作业制度,将其巡查人员的巡查重点,实行记名制巡查。及时掌握无缝线路在施工前、中、后的变化情况。认真调查线路缺碴情况,无缝线路冬季施工及断轨的发生地段,于每年3月前向段技术室提报施工计划及补碴计划。
5.工区要经常保持无缝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保证线路有足够的抵抗轨道弯曲变形的能力和稳定性。确保道床断面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标准,密实及排水设备良好。混凝土轨枕应保证扣件齐全,作用良好。无缝线路的方向应保持顺直,各项几何尺寸偏差保持在保养限值以内钢轨硬弯应及时校直,长轨条的焊缝出现凹凸应打磨,焊补平直。钢轨拉断后禁止在低温时复焊。
6.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必须严格遵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有关作业轨温条件,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地段维修作业标准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严格执行二清:维修作业一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三测:作业前、中、后测量轨温,以及认真执行“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的作业制度。
①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足石渣,道床要饱满、均匀;
②到前先拨正方向;
③起道机不得放于铝热焊缝处;
④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
⑤拨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
⑥作业时一次松开扣件不得连续超过7个轨枕头(尤其道岔作业)。
7.当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应加强对轨道的巡视检查,增加巡道次数,增加添乘次数,巡道人员应执行“三测”(测轨温、测爬行、测轨向变化)认真监视线路方向变化,巡查人员必须携带防洪报话机及无线定位手机、信号旗等防护备品,发现有胀轨迹象,应及时拦停列车或限速通过,立即采取加强轨道稳定性的预防措施。
二、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处理措施
1.高温季节无缝线路作业前,掌握锁定轨温,严格按章作业,提高道床横向阻力,加强观测和检查工作,要对作业地段的方向变化及碎弯加强巡查或派人监视,并分析有效数据,若碎弯继续扩大,应采取限速或封锁措施,进行紧急处理。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
2.养护维修作业中,要及时整治方向不良病害,要全面拧紧扣件,消灭压力不够螺栓,道床必须保持饱满、坚实、清洁;消灭线路翻浆冒泥、无坍塌现象;重要地段缺渣要补充石砟;消灭线路竹垫板厚的地段要加强捣固;消灭失效轨枕地段及加强失效螺旋道钉锚固工作。
3.无论在作业中或作业后,当发现线路轨向不良,应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偏差矢度平均值达到10mm时,必须设置慢行信号,并采取夯拍道床、填满枕盒道碴及堆高碴肩等措施。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12mm时,在轨温不变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扩大,必须立即设置停车信号,及时通知车站,并采取钢轨降温等紧急措施,待消除故障后放行列车。
4.在发生胀轨跑道后,可采取:发生胀轨跑道,应立即封闭线路,在跑道线路两端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并迅速调运应急设备、料具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严禁冒险放行列车,要迅速采取降温、拨顺线路等措施,并加强故障地点两端线路的防爬锁定。
(1)浇水降温法—浇水使轨温下降,以降低钢轨内部的压应力。一般从故障范围外50~100m处开始,由两端向中间轻浇漫淋。待轨温明显下降后,方可拨回线路,回填道碴。必要时应补充道碴,适当加大道床断面,限速开通线路。在有条件的车站、工区附近且靠近水源处采用浇水及盖草垫的办法来降低钢轨温度。轨温降低后方可拨道,曲线地段拨道只能上挑,不宜下压。拨道后必须夯拍道床,限速5km/h放行列车,并派人看守待轨温降至接近锁定轨温时,再恢复正常行车速度。拨道时不得影响线间距。此办法只易针对胀轨道矢量在12mm左右时使用。
(2)应力放散法—结合我段的现场实际情况,胀轨后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放行列车,可用氧乙炔割断钢轨(此种方法一般情况不采取,但处理起来较为快捷方便)松开扣件放散应力,然后用夹板和急救器加固,限速5km/h开通线路。其后申请要点在两距口间插入6m长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加力,并在短轨前后各50m内进行扣件加力后,恢复常速放行列车。48h内,等轨温降至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再插入一根不短于8m的无孔轨,进行永久性焊接处理。并须在24h内锯轨、钻孔重新进行更换处理。
(3)拨曲线法—如果轨温较高,浇水降温不奏效或受水源条件限制,可将轨道顺胀轨跑道后的波形,在地形许可的条件下,且跑道矢量较大,但使用此法时,应考虑供电设备的影响。应急设备未到到或突发故障时,可从跑道处所两端向中间拨成半径不小于200m反向曲线,拨成反曲线时,两曲线间应有不小于10m的夹直线。拨道时,以先拨跑道中间部位,后拨两端为宜。拨道后,要立即回填石渣,加强夯实并以拨道后限速5km/h放行列车,双线地段,拨后应满足线间距要求。并派人看守。
结语:
为保证行车安全、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要有超前预防的总体清晰思路,强化作业控制,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胀措施,必须认真落实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各项安全措施,能够有力的保障无缝线路状态的持续稳定,确保线路运输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