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江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1000
摘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地向前发展,在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力度对自身的档案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为社会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文章针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在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的主观认识程度有所欠缺,部分档案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工作建设的速度比较迟缓,相关保障资金不到位,无法保障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正常的开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引言
一直以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优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水平,并拓宽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在新形势下,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质量。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1.1转变存储环境
事业单位以往的档案以纸质媒介为载体,其管理也主要是面向收集、整理、归档纸质档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质地会变得薄而脆,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保管隐患,比如虫蛀、潮湿等。这给获取纸质档案上所记录的信息带来较大困难。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极为便捷,利用信息系统管理档案信息,完好地规避了现实的保管环境带给档案管理的影响,使档案储存环境产生本质改变。
1.2优化档案查阅利用
事业单位传统的档案查阅工作,需由人工对按规范整理完毕的纸质档案编制纸质目录,并完全依靠肉眼进行信息检索,易检索错漏,查询慢且效率低。而运用信息系统管理档案,仅需完成系统的档案信息采集,检索查询及读取原文信息均可由系统功能来完成,检索准确、效率极高。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优化对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正确而高效地运用档案资源,实现事业单位对信息的优化储存与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推动事业单位日常工作高效运转。
2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2.1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尽管有的事业单位能够顺利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但往往不对其进行分类,也不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整理,这类现象常常发生,也就导致了档案混乱的问题常常出现。应当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能够有序的展开。有的单位自行销毁文件,也有的单位不展开档案鉴定工作,这些都属于相关法律知识的缺失,应当主动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避免存在法律知识盲点,铸成大错。
2.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各个领域积极开展了信息化。大数据环境之下,档案管理工作受到的影响极大,必须快速实现信息化转型。但是当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信息化水平滞后等问题,管理模式也较为单一。虽然一些单位积极引入了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因为我国档案管理领域信息化发展时间短、经验少,还有很多环节需要不断完善。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并且缺乏一定信息化专业技术水平,导致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无法展现出最大价值。
2.3科技项目档案管理兼职档案人员多,档案专业能力弱
根据国家档案局2018年数据公报,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综合档案馆现有专职人员档案专业程度中,博硕士及研究生班630人,占1.4%;大学本专科7004人,占15.1%;中专及职业高中507人,占1.1%。
专业档案人员中专及职高以上档案专业程度仅17.6%,更不必说事业单位的兼职档案员。从一些项目投标文档中资料人员背景看,也几乎没有档案专业的,大多都是参加了一次资料员培训就上岗。事业单位档案室设置较为普遍,但人员力量不强,一般一人专兼职负责档案保管借阅工作,传统情况一般都是管纸质文书档案出身,受过档案科班教育的较少。因为全国档案室数据没有公布,只能参考档案馆情况推测。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3.1加强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了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使得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基于此,若想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只有明确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后续的管理工作提出正确的决策,进而在新形势下,结合外部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有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对文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不仅对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进行收集和管理,还要进一步分析、归类和利用等环节,让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最大价值[1]。
3.2完善工作体系
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档案管理体系,不断地对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多种渠道以及多种方式,有效地提高维持档案工作的相关资金投入,制定更加严格的档案管理基础建设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事业单位要设定专项的维护资金,贯彻落实专款专用的原则,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确保档案的收集以及后期的分析工作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确保虚拟重要信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2]。
3.3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无论是任何事情,只要有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制度来牵制着,同样,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离不开制度。只有及时调整管理制度,应对突发状况,才能让事情完成的更加出色。所以,规章制度应当细节化,最好能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仔细的监督。事业单位也可以内部进行协商,共同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使得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各个人员都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使得它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完善,直至做到最好[3]。
3.4技术平台是支撑
在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工业4.0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运用新技术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档案数据应用的必然要求。纸质人事档案作为数字档案的前身和依据,具有重要的原始资料价值,数字档案作为今后管理和利用的主要载体,是档案管理转型的主要方向,两者密不可分[4]。
结束语
总之,单位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责任心、懂会计知识又懂档案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担任,对入账的会计凭证附件审核都能做到手续齐全、内容清楚,对归档的财务文件都能做到按序装订及时封册,对需拷备的电子会计数据都能做到专门保存,从会计档案收集开始的源头一直保证相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这是财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财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单位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有始有终,每时每刻,确保财务会计档案资料安全存放保管,为单位整体档案工作提供财务数据基础[5]。
参考文献:
[1]夏冰,姜洋.事业单位档案室落实《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策略研究——使用Excel软件实现科技项目档案快速预组卷[J].机电兵船档案,2021(03):21-24.
[2]李玫.浅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档案如何融入档案管理体系[J].兰台内外,2021(15):47-48.
[3]黄晓燕.大数据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途径[J].办公室业务,2021(10):146-147.
[4]李戎.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J].办公室业务,2021(10):166-167.
[5]武晋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及解决对策[J].文化产业,2021(1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