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宏武
五常市林业和草原局 黑龙江省五常市 150200
摘要:本文结合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对现有造林更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综合能力、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造林更新;生态恢复;影响作用;优化措施
1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
1.1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随着生态恶化,乱砍滥伐现象较为严重,现有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日益减少,对当地气候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其后的改变又会导致相当数量的植物难以适应,造成植被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由此可见,造林更新极为重要,既能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又能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还可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1.2维护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动物都是依靠大自然来生存发展,随着森林面积的日益减小,动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地威胁,动物原来难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甚至消失,动物无可奈何地面临绝种的危险。众所周知,大自然就是由无数条生物链组成,若某一环节出现断裂,会导致食物链不平衡,甚至破坏整个生态环境。以人烟稀少的秦岭山脉来看,在秦岭山脉中就生存着大量的、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如金丝猴、朱鹮等,尤其是最近几年在秦岭山脉开展的大量人工育种作业、人工造林作业,更为其提供了较佳的生存环境。
1.3净化空气
从目前来看,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工业在给社会带来诸多物质财富的同时,工业废气也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雾霾天气日益增多、雾霾波及的城市数量日益增多。由此可见,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森林资源净化空气污染的过程主要有2点:(1)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2)利用自身调节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由于不同类型的树种能够吸附不同性质的因子,因此,因地制宜混合种植多种类型的林木资源,对于生态恢复极为有利。
1.4抑制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在西北地区极为严重,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恶劣的沙尘暴现象。而造林更新活动可有效抑制土地沙漠化的措施,尤其是多种植低矮灌木,既可减低沙尘暴的速度,又可减少被刮起的沙砾数量。与此同时,树木会吸取土壤下的水分,既可避免水土流失,又可锁住土层水分。
1.5增加空气湿度
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卫士,既可净化空气,还可增加空气湿度。由于林木绝大多数的水分都是被蒸发,只有少量水分供给光合作用,所以,森林中的空气湿度要高于城市的空气湿度。而且树木会遮挡住太阳的直射光芒,降低大气温度。这也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人站在树下会感觉较为凉爽。
2现有造林更新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2.1造林技术仍旧落后
第一,部分单位选择的造林技术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造林能力和专业技术,这些人员对于造林区域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以及周边生态等存在认知不够的情况,在具体造林时仍旧主要凭借自身造林经验进行造林技术指导,并未对植物的种植适宜性、种植特点等进行种植指导,导致整体造林结构不够科学,且可能因植物与环境相符程度较低出现植物成活率低等情况,对造林更新目标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虽然我国内正大力开展造林更新工作,为支持该工作正不断研发相关技术,但受现有科技水平、造林水平的影响,我国所使用的造林更新技术在某种方面仍存在一定落后性和不成熟性,导致我国整体造林更新水平和效率仍未得到有效提升。
2.2造林更新档案工作效率较低
第一,部分林业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自身思想意识较差,认为对于造林更新工作只需要做好种植工作即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资料档案记载,对档案工作的认知程度不足,导致其在工作中对造林更新的档案记录内容较少,欠缺内容较多,因此导致档案内容大量缺失,使档案资料的作用降低;第二,多数林业部门在针对造林更新档案管理时采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方式,但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电子档案使用能力和信息设备操作能力,导致该部门内档案管理水平严重落后;第三,部分单位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管理工作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人员,因此在针对其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并未制定相关监管制度和相应准则,导致人员无法受到约束,使整体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水平严重滞后,不利于造林更新工作的开展。
2.3对树种的抚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第一,我国部分更新造林的工作强度仍未到达国家相关标准,且在针对苗圃进行管理时对苗圃内的苗木抚育工作水平也有所低下,现有抚育人员的工作能力等存在落后情况,导致对苗木抚育的成活率无法得到提升,一方面对我国造林更新成本和资金造成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对造林更新工作产生一定滞后;第二,部分地区针对现有苗圃进行管理时其方法方式存在落后现象,仍旧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对苗圃发展有所帮助,但受现代科技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影响,以及我国现有造林更新速度的需求,这种管理方法反而对苗圃和造林更新工作早成一定延误和影响。
3提升造林更新效率、加大生态恢复影响力度的有效途径
3.1加大造林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技术人员水平
第一,我国林业相关科研院等应加大对我国造林更新技术的研发,并借助现有先进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我国造林更新技术水平,通过经费支持等方式加大对造林更新技术的推广,保证能够借助最新技术提升我国造林更新水平;第二,加大对现有造林更新技术人员的筛选与培训,优先选择具有较高造林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并加强对该人才的培训与教育,结合先进技术对其专业结构和能力进行优化与提升,全面提升我国造林更新人才结构水平;第三,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在造林时结合当地生态和地区特点,选择最为适合的造林技术与林木结构,优化林木种类、实现生态多样化的同时提升林木成活率和生长率,提高当地生态水平,加速对当地生态的恢复速度,实现造林目的。
3.2优化、完善造林更新档案管理水平
第一,加大林业部门对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针对档案管理部门以我国相应档案管理法规和当地造林更新工作具体规范标准对档案管理工作和人员制定相应机制,要求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制度内容,对其工作内容和过程加强约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对现有档案记录方式和内容结构进行优化,要求档案中必须对相应造林更新工作各项内容进行全面记录,并在档案中表明所有记录内容真实性、全面性的作用,根据档案工作制定相应奖惩制度,以激励的方式提升档案记录人员的记录效率和准确程度,提高档案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第三,针对档案记录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技巧,能够熟练地利用设备进行电子档案的记录和管理。
3.3加强苗圃管理与苗木抚育效率
第一,当地苗圃上级管理人员应当结合现代林业发展特点、造林更新工作要点以及当地实际生态发展状况对现有苗圃管理方法和方式进行更新和优化,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设备代替部分人工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科学性的同时保证管理效率,提高苗圃内苗木抚育效率;第二,不同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及需求不同,因此所需要的抚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应结合现代技术对苗木抚育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人员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苗木的抚育,提升苗木成活率,减少在造林更新方面产生的不必要的费用,推动我国造林更新工作发展的同时保证加快生态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白红梅.论述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产生的影响[J].中国林业产业,2016(5):208.
[2]韩立华.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8(6):36.
[3]冯钊.营林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8(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