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渣中硅铁钙镁铝连测方法的改进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中)   作者:陈秀芝
[导读] 本文在原有硅铁钙镁铝连测的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
        陈秀芝
        兰溪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化验室

        摘要:本文在原有硅铁钙镁铝连测的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使铝的测定结果更准确。在测定铁时,原有方法为高锰酸钾容量法,使用的化学试剂(如氯化高汞)毒性大,对环境危害也大。经方法改进,试剂危害性降低,同时也保证了结果的准确。

        关键词:炉渣 硅铁钙镁铝连测 方法改进
        
        火法炼铜是当今生产铜的主要方法,其工艺流程一般有①造锍熔炼得到冰铜(ω(Cu)=30%-50%);②转炉吹炼得到粗铜(ω(Cu)=98.5%-99.5%);③火法精炼得到阳极铜(ω(Cu)=99%-99.8%);④电解精炼得到阴极铜(ω(Cu)=99.95%-99.997%)。
        造锍熔炼的目的是:(1)使炉料中的铜尽可能进入冰铜(Cu2S+FeS熔体,也称锍),部分铁以FeS形式也进入冰铜;(2)使大部分铁氧化成FeO与脉石矿物造渣(SiO2,FeO,CaO,MgO,Al2O3);(3)使冰铜与炉渣分离。炉渣富集了炉料中的脉石成分和不希望进入主金属的杂质,是一个成分复杂的多元体系。
        炉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可将构成炉渣的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如SiO2、Fe2O等)、碱性氧化物(如FeO,CaO,MgO等)和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等)。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各氧化物对氧离子的亲属关系,容易放出氧离子的为碱性氧化物,反之为酸性氧化物。本文即讨论造琉熔炼过程产生的炉渣中硅铁钙镁铝测定方法的改进。
1.实验部分
1.1化验主要试剂
盐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EDTA二钠,氨水,硝酸铅
1.2化验流程及方法简述
        30ml带盖镍坩埚底部平铺一层氢氧化钾,称样0.2000克于镍坩埚中,再在样品上平铺一层氢氧化钾,于750°C马弗炉中熔融15分钟。熔融后的样品用浓盐酸洗入500ml低型烧杯中,于100°C电炉上慢慢蒸干。蒸干后加浓盐酸三管,复蒸干两次,确保SiO2充分析出。
        
1.2.1 SiO2的测定
        蒸干后的样品加浓盐酸,热水,煮沸,SiO2不溶于水和盐酸,用定量滤纸过滤,滤纸上为SiO2, 滤下的溶液为滤液1。滤纸用1:1热盐酸,热水冲洗,直至滤纸干净无黄色。将滤纸置于瓷坩埚中,电炉上灰化30分钟,再于750°C马弗炉中灼烧30分钟,冷却后称重,计算SiO2含量。
        
1.2.2铁含量的测定
        滤液1中加入3克氯化铵,置电炉上煮至微沸,用氨水调至PH=9,此时铁铝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定性滤纸过滤分离,得沉淀1,滤液2。沉淀1用1:1热盐酸溶解,热水冲洗,直至滤纸上无黄色残留。含铁铝的溶液再加20%氢氧化钠至PH=14并过量5毫升。此时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铝溶于氢氧化钠,铁铝得以分离。定性滤纸过滤,得氢氧化铁沉淀2与滤液3,沉淀2用热水冲洗三遍。氢氧化铁沉淀用1:1热盐酸溶解,热水冲洗,直至滤纸无黄色。含铁溶液置于电炉上加热,煮至微沸,使氢氧化铁充分溶解,滴加10%氯化亚锡溶液至液体由黄色变无色并过量2滴,冷却后加10ml饱和氯化汞溶液,加水至100ml,放置5分钟。加硫磷混酸10ml,加3滴1%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以重铬酸钾标液滴定,计算铁含量。
1.2.3铝含量的测定
        滤液3中准确加入过量的0.013mol/L EDTA二钠标准溶液,用来结合铝。加1滴0.1%甲基橙溶液,用浓盐酸调至刚好红色,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0ml,此时溶液PH为5-6,剩余的EDTA二钠则用0.013mol/L硝酸铅标准溶液滴定。计算铝含量。
1.2.4钙镁含量的测定
        滤液2加热至沸腾,加10ml 5% 硫代乙酰胺溶液,此时产生黑色沉淀,保持沸腾状态15分钟。用定性滤纸趁热过滤于250ml容量瓶中,钙镁留在滤液4中,冷却,定容。以0.013mol/L EDTA二钠标液滴定钙镁含量。
1.3铝化验方法的改进
1.3.1改进步骤
         沉淀2先用热5%氢氧化钠溶液冲洗一遍,过滤干后再用热水冲洗两遍。滤液3中准确加入过量的0.013mol/L EDTA二钠标准溶液,用来结合铝,加完后置电炉上煮沸3分钟,再取下自然冷却,使铝更充分与EDTA二钠结合。以下步骤同原方法。
1.3.2 数据与结论

        
        本次做实验的样品锌精矿、铝青铜均为国家标准物质,Al2O3含量分别为6.32%,17.76%。实验表明,经方法改进Al2O3结果均提高20%-30%,虽然结果与真实值还有点差距,但硅铁钙镁铝连测本身在碱溶以及繁杂步骤中总有损失,这个化验结果已经满足生产上对于数据的参考。
        
1.4铁化验方法的改进
1.4.1改进步骤
        分离出的铁用1:1热盐酸完全溶解后,加热煮至微沸,冷却后加入50%碘化钾溶液5ml,若铁含量比较高,加入碘化钾溶液的量应相应增加。静置15-30分钟后,加2ml 0.5%淀粉溶液,3ml 10% 硫氰酸钾溶液,用0.02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紫色褪去为终点。计算铁含量。
1.4.2 数据与结论

        本次实验用的锌精矿,铝青铜含铁量分别为6.70%,3.6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铁都比较准确,但原方法氯化高汞为剧毒品,重铬酸钾为易制爆试剂且毒性也比较大。方法改进后,试剂毒性降低,对环境污染也降低。

参考文献
【1】许并社,李明照.铜冶炼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杨吉春,董方译.铜冶炼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朱祖泽,贺家齐.现代铜冶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邱竹贤.有色金属冶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5】陈国发.重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