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关键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中)   作者:刘贵伦
[导读] 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刘贵伦
        身份证号码:45012119831125****
                                
        摘要: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智能电网的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中国电力能源结构和电力需求的变化,中国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的电力需求。因此,在构建智能网格时,它被赋予了历史使命。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1智能电网特点
        1.1安全性能高
        智能电网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电网运行中的各种设备和硬件,达到高效保护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人为失误导致系统停机的发生。此外,智能电网可以保护数据,防止外来系统的入侵,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跟踪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1.2稳定性强
        智能电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通信传输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即使出现问题,智能电网也会在第一时间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1.3 自愈性好
        智能电网遇到故障时,可以尽快完成抢修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传统电网系统故障会造成大量数据丢失,不仅影响用户使用,也给电力企业自身带来麻烦。当智能电网遇到故障时,原始信息可以保留并传输给后台操作员,有效避免了信息丢失的发生。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图如图1所示。
     
2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质量问题
        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之间最根本的问题是质量问题,即通信信息系统的接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电网的高效运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当通信信息接入网络时,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输延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给智能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因此,为了优化智能电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必要改革和创新通信网络,以有效地维护和管理它。
2.2安全问题
        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化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如今,智能通信网络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许多其他原因,包括网络黑客的存在,这些黑客可能会丢失通信数据,进而泄露用户信息,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与网络智能通信时,应特别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安全传输,从而减少企业和用户的损失。
3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关键技术
3.1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在传统电网建设时期,由于技术和设备落后,输配电环节只能采用交流配电方案。随着DC技术的发展和DC输电稳定、经济、低损耗的优势,DC输配电方案无疑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配电方式。柔性DC传输技术是交流传输技术和常规DC传输技术之外的一种传输技术。柔性DC传输技术以电压源变换器为核心,是目前可控性和适应性都很好的传输技术。这项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至关重要。
3.2智能设备的在线监测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传感器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各类电气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智能变电站实时监控不仅可以监控各种电气设备的状态,还可以根据大数据综合评估电气设备,预防事故。例如,断路器的监控不仅可以监控断路器内部的其他密度和紧密度,还可以实时监控断路器内部接触机构的机械损耗。
3.3自愈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自愈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目前可以调用的所有电网资源,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分析判断当前电网是否存在隐患,对电网正常运行及时采取优化策略,异常运行及时检修电网等,以抑制可能的干扰现象并减少人工操作,从而将配电网扰动和线路故障的影响降至最低。
4智能电网通信和信息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构件
        智能电网层次模型构件及标准体系一方面是对各电网板块进行详细规划和分析,另一方面,还要保持电网的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设计层次如图2所示。
              
4.2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系统的风险评估具体包括以下两点:(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对信息传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确保事故能够尽快得到处理,有效地将损失降到最低。(2)加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有效排查智能电网系统通信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在萌芽阶段消除事故风险,从而有效保障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体系的构建
        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了充分保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需要不断优化发电技术,扩大输电的整体范围,抑制电力损耗现象。在传输过程中,电能主要以载波的形式传输。使用智能电网可以简化这一传输过程,在用户和系统终端之间搭建桥梁,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电能的传输更加顺畅。智能电网是一种以自动测量和自动抄表为主的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多的智能设备。从整体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在电网一体化和系统化的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的监控模式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体化的数据平台,从而为终端运营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4.4构件技术层次模型
        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数据应用、数据存储周期管理、通信电网、电网设备四个模型的稳定性。这是因为这四个模型是整个智能电网信息通信系统的关键。如果这四种模式出现问题,智能电网将无法传输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就会失灵。电网设备的运行主要是为了保证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所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数据存储管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为了使这些数据满足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通信网络层可以充分保证各种组件和电气设备的有效连接,及时操作和维护问题,使公网、无线网和有线网有效配合,保证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数据应用层是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过程进行控制,使智能电网更好的应用。
结语: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开发的产物。智能电网是社会稳定在经济、能源、生活和国家安全方面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构建智能电网面临的根本挑战,国内外都必须从成功经验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荆超,张卫东,阮于东.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进展及用户端能源管理框架研究[J].低压电器,2011(11):14-18.
[2]朱兰,韦钢,符杨,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教学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Suppl 1):128-129,133.
[3]张琳.六大成绩引人瞩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进展顺利[N].中国工业报,2018-07-26.
[4]宋璇坤,韩柳,鞠黄培,等.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实践综述[J].电力建设,2016,37(7):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