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进
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实现供应链风险的有效管理是保证轨道交通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行业当前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制定了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应链;风险管理
0.引言
轨道交通行业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供应链的应用比例较高,实现对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是目前很多轨道交通专业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轨道交通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轨道交通供应网络合作水平较差
一些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缺乏对合作机制构建情况的重视,未能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的特征,对供应商和采购方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合作机制的构建不够成熟,难以在规划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完善轨道交通配合管理方案。一些供应商网络合作方案的构建未能结合供应链需求进行合作环境创新,缺乏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措施的充分考察,导致新型技术资源所具备的突出应用价值无法得到明确,难以为多元化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必要支持。部分物流采购渠道管理方案的制定缺乏对专业物流资源采集情况的关注,未能对物流链建设的完整性进行充分考察,导致物流采购管理的中心任务难以得到明确,不利于轨道交通供应网络的成熟构建。一些轨道交通供应网络合作方案的建设缺乏对协调性质工作的关注,导致多元化供应体系的建设不够成熟,难以在物流采购渠道得到合理构建的情况下,实现对物流资源信息的有效收集,导致物流链的构建无法具备足够的全面性,难以在物流采购管理方案的构建中实现对供应网络的优化处置。
1.2轨道交通风险共防机制不够成熟
部分轨道交通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风险共防机制的关注,未能实现对轨道交通行业长期合约构建情况的考察,导致供应链的建设无法与企业的合作需求相适应,难以在企业的原材料购置及商品制造方面取得进展,一些企业缺乏对盈利原理和利益分配方案的考察,导致轨道交通行业无法实现对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合理设定,也使得利益分配机制无法得到成熟的构建。一些轨道交通风险共防机制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的分享机制关注存在不足,未能实现对供应链利润目标的考察分析,导致供应链相关的风险防控措施难以得到成熟的构建,无法在管控成本支出和调控利润幅度方面取得进展。一些轨道交通风险共防机制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供应链风险防范侧重点的关注,缺乏对整体性风险和长期性风险特征的考察,导致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原理无法得到明确,难以在掌握上下游信息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风险因素的管控需要。
1.3轨道交通采购工作的创新存在不足
采购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的风险控制质量。但是,部分轨道交通采购工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供应链风险控制需求研究存在不足,缺乏对采购资金构成情况的总结,未能结合供应商的实际情况构建成熟的市场吸引机制,导致轨道交通运营体系无法得到完整的构建,也使得车辆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优化。部分轨道交通采购方案在创新过程中,缺乏对价格和服务等关键性信息的研究,未能实现对谈判空间特点的有效分析,造成轨道交通运营采购方案的设计与外部供应商的特征衔接存在不足,无法在强大的资金吸引基础上,实现对供应链风险的有效规避。
2.轨道交通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良策略
2.1提升轨道交通供应网络的合作水平
在轨道交通行业制定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提升合作机制成熟度的重要性进行总结,使无缝合作机制得到更加成熟的构建,以便轨道交通行业能够在供应方及采购方的协调之下,提升合作机制成熟度,并保证轨道交通产业的后续运营工作获得积极影响。著名广告公司奥美国际(O&M)曾提出了“品牌管家”(Brand Stewardship)的管理思想。简单说,“品牌管家”就是要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并将之转化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品牌管家”管理思想的实践应用可以使轨道交通供应网络得到进一步改良,进而满足轨道交通供应链管理和应用的实际需要。要结合供应链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完善供应网络的战略合作体系,尤其要对轨道交通运营技术予以创新,并保证外部技术的吸收引进方案得到调整创新,使各部门的协调举措可以得到相应的优化,并保证多元化供应链合作模式得到成熟的构建。
2.2提高轨道交通风险共防机制成熟度
轨道交通行业工作人员在进行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供应链风险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对风险共防机制建设的突出优势进行总结,保证长期合约机制得到更加成熟的构建,以此满足轨道交通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以广州为例。2018年,广州地铁运营物资采购总金额约3.2亿元,签订合同约1 224个,涉及供应商485个。由此可见,风险共防机制的建设可以使轨道交通运营业绩得到大幅度提升。要加强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原料采购和利益分配等关键性因素的总结,尤其要对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目标进行考察,使风险共防机制的建设可以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为主要风险的优化应对提供帮助。要加强对供应链运行稳定性的考察,结合轨道交通运行的特点,对风险防范系统进行更加成熟的设计。轨道交通风险共防机制的具体建设需要保证与供应链的特征相适应,结合供应链建设的总特征,制定适应长期风险控制需要的具体举措,为主要风险的防控提供必要支持。风险共防机制还需要对轨道交通行业当前的风险化解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并结合利益的分配情况和信息分享结论,制定风险共防机制的构建细节,以此实现对供应链长期风险的有效应对。
2.3提高轨道交通采购工作的创新水平
要加强对轨道交通特征的研究,根据采购资金流的构成情况,制定供应商吸引管理方案,并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体系可以足够完善,充分满足采购资金流管控的实际需要。一定要加强对轨道交通供应商主体竞争力情况的研究,尤其要对价格和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并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谈判空间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设定,进而满足运营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要加强对物流合同维护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供应商管理的相关需求加以总结,使供应商群体可以获得更加有利的资金支持,并保证采购供应链的建设工作可以在控制成本支出方面取得进展。轨道交通供应链管理人员还必须加强对采购物流体系特征的研究,并对采购方式与采购流程加以创新,使采购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加具体,进而满足供应链综合管理策略的构建需要。轨道交通行业人员还需要对采购招标等工作进行合理设计,使采购方式得到合理管控,确保供应链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3.结论
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质量,结合当前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特点,对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问题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对确保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斯玲,蒋根谋. 基于约束理论和集对分析的EPC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J]. 技术经济,2016,35(08):111-117.
[2]魏际刚,刘伟华.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冲击及其应对[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08):15-17.
[3]曹德,贺正楚,张嘉欣,罗静,刘大能. 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的韧性-脆弱性研究[J]. 经济数学,2020,37(03):16-26.
[4]陈志强.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物资联合采购实施措施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35):213+207.
作者简介:姓名:李年进(1982.06.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学历:硕士;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