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郭小凡[1]窦莎莎[2]
[导读]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郭小凡[1]窦莎莎[2]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由精准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企业财务预算从事后补救向事前参与转变。从数据中获取价值、让数据主导决策正在推动着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新定位。鉴于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发,文章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立体式实践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路径研究,其中包括立体化教学团队、立体化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结构等多个维度,并利用立体课堂的案例讨论专题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介绍,最后对未来财务管理立体式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立体课堂
        
        一、传统财务管理教学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决策、风险管控等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全球快速迈入大数据时代。从数据中获取价值,数据主导决策,推动着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新定位。近年来,我国一批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已开始实施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系统创新。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在转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财务管理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财务管理职能在大数据时代下由精准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将财务核算作为首要职能。财务人员基于财务会计的核算,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这种分析决策仅仅基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核心数据、核心财务比例等数据分析企业风险存在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些信息的获取也仅限于财务层面的财务数据,较少利用客户流量、客户消费偏好等非财务数据,因此,为管理者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对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并利用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技术进行预测和风险管控,使得企业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更加高效、合理地运行,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决策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另一方面大数据将打破传统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格局。大数据时代不仅改变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也将重新定义财务管理岗位。一些传统核算型的财务管理岗位将被机器替代,新的智能决策岗位将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能将财务管理专业与计算机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创造立体多维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多维度的学习模式接受多维度的学习内容,最后通过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进行反馈和完善。它包括教学载体(怎样的多维度学习环境和载体)、教学内容(怎样的多维度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怎样的多位学习模式和结构),以及教学评价(怎样的多位评价模式)等多个维度有机结合。
        在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有:注重队伍建设,实现“立体化”教学团队;注重问题导向,实现“立体化”教学内容;注重数据化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课程优化,实现“立体化”教学结构;注重学生主体,将企业搬进课堂,实现“立体化”教学载体;注重过程培养,实现“立体化”教学评价。。
        (一)实现立体化教学团队
        1.院内师资团队
        打造一支优秀、专业的教学团队,积极推进教学骨干教师、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利用专业带头人的标杆作用和影响力,带动专业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学团队老师积极参与大数据、智能财务有关的教学和学术会议。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大型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议大多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参会人员的时间成本和经费开支。很多线上会议大咖云集、干货满满。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利用线上视频参会形式,这样既有利于教學团队的知识更新,也有利于主动寻求专业前沿知识。积极鼓励教学团队成员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注册会计师、数据分析师、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等。

同时,鼓励老师们到实体企业兼职,强调教学团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积极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打造专业、实操性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大数据时代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2.校内学者团队
        邀请校内其他领域教师参与到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例如,邀请计算机专业、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学科的专任教师,采用讲座、论坛或专题形式将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所长有计划地融入到财务管理的教学计划中,实现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校外专家团队
        利用校企合作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业务综合能力强的企业骨干作为教学的储备老师,从而更好指导实践教学。另外,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和企业的数据分析师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与实务界数据分析师、智能财务专家的交流,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智能财务相关工作,并将学生的实习表现及实习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等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计划中。
        (二)实现立体化教学内容
        1.注重数据分析工具的掌握与运用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是以老师“满堂灌”讲授为主,过分注重财务管理理论的学习,学生的课堂和实践动手较少。而且,教师在传统财务管理课堂上用到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软件的使用大多基于EXCEL等基础软件的运用。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复杂性和非结构性决定了常规的习题、传统案例将不再适合教学需求,简单的EXCEL也不能满足企业财务数据分析所需。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的财务管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财务信息,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软件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SAS、R、STATA、Phython等应用软件。除这些数据分析软件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简单学习利用一些新型开发软件来辅助解决大数据问题。
        2.注重将财务数据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性地结合
        大数据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整合的分析能力、大数据与财务最大限度融合的创新能力等。因此,要从系统性思维分析大数据,从专业角度解剖数据与企业经营能力,然后对大数据进行拆解、分类、合并,最后将数据变成“可透视数据”提供给决策者。因此,在财务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方面,应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知识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课程中,并以案例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来解决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等方法将大数据信息转换为“可视化数据”,从而提高对企业管理决策的支持。
        
        结束语
        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企业有必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虽然目前有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较多,可是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的基础上,企业全面推行战略性决策与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形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将获得质的提升,不但企业发展迅速,而且也能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文新,王德发.多层次立体课堂会计教学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3,(24):113-115.
        [2]林健武,周毅,田雅芳.以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3):28-34.
        [3]南丽军,赵滨.论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有效耦合[J].教育探索,2017,(3):63-67.
        [4]沈金辉.以会展专业为例谈高职院校翻转式立体课堂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17):96-99.
        [5]熊晓琳.构建立体课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4):74-77.
        [6]于刚,张曼林.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