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彩云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030009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限制事业单位工作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因此,事业单位要意识到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快事业单位的建设。本文分析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阐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经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推动事业单位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而且事业单位凝聚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现代事业单位工作的重心。在当前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实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意识到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目前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内在发展
目前事业单位的负责工作较多,如在职人员的出勤考核、绩效核算与管理、档案的收发等工作,这些工作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提升工作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要使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如税务部门使用的数字量化人事考核系统,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建立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确保不同单位之间人事档案的有效传递,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高效工作
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事业单位要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时代,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满足新时代工作需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饱满的工作状态和专业的素养。事业单位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能确保人事数据的有效性,满足大众与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与技能达不到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仅限于录入员工信息操作,显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事业单位缺乏信息化风险意识,没有进行涉密处理,也没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员工档案资料被盗取,不仅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还会给员工个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单位管理事务较多
事业单位的管理事务较多,要负责员工管理、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招聘工作,这决定着单位能否拥有专业化的人才。网络经济下,事业单位要通过网络端大数据对岗位进行分析,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招聘的针对性,但网络经济下,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重复管理现象突出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重复管理现象较为突出,这也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而且事业单位在人事决策时,同一事项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领导的批准才能真正实施,导致一些较为简单的事情实际操作却相当复杂,降低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实权,其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不多,进而导致人事部门成为摆设,不能真正发挥其管理价值,这给人力资源工作的执行力带来严重影响。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一)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事业单位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才能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才能使其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创新。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才进行培养,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让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针对性,使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能得以实现。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一些讲座,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感。
(二)应用大数据技术
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得到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应用的数据工具,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调配工作能得到优化,使单位的发展能更加高速。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还能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各种工作时,有更加新颖的发展模式。其次,为保证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单位要设定完备的防御软件、拦截软件等防范系统,保证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和资料的安全性,降低网络风险。
(三)提升人才甄别能力
网络经济下,事业单位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人才的甄别。比如单位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招聘人才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快速地明确招聘对象的信息真实性。此外,单位可以通过网络模拟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问答,这样在面试时可以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辨别求职者的专业水平。
(四)实现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理念的应用,能让各个实体经济相互联合,并且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如果事业单位只具备单一的知识结构人才,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导致单位的经济发展存在局限性。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跨界思维可以提升单位自身的综合能力,让复合性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事业单位的评价体系要实现多元化,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重要的效果。
(五)完善个性化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应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机制,制定激励指标和标准满足事业单位的各种需求,重点围绕员工的工作纪律、团队建设、有效沟通方面进行考核。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可行性,根据遇到困难程度设置指标和标准,并将其纳入管理模型的激励部分。完善的个性化激励机制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提升事业单位运营的灵活性。
(六)加强员工培训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职位的不同,事业单位可以让处于同一职位的员工定期接受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指导其投入自己的工作,这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同时,为提升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事业单位应加强有效性评估,提升培训体系的完整性,对不同职位的员工安排不同内容的培训内容,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事业单位要激励更新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培训覆盖面,单位可以积极采取开放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等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的办公平台、视频会议、在线学习平台等现代化信息平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也提升员工的培训力度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中比较关键的一项管理工作,能提升员工的工作价值,保证单位稳定发展。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正在不断变化与进步,随着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事业单位更需要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事业单位要解决困难、抓住机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网络经济时代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20(36):99-100.
[2]公喆.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福建茶叶,2020,42(03):76.
[3]乔金娣.网络经济时代如何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数码世界,2018(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