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灵玲 2叶凯 3黄青春
1杭州市富阳区林业水利局 浙江省 311400 2,3浙江林信林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1400
摘要:森林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止风沙等作用,还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必要原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进入21世纪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一些环境生态问题日益频繁出现在大众面前,对生产生活产生极其不利影响,使得社会各界不得不正视生态与自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所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手段有效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与人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森林抚育;重要性;应用方法
1森林抚育的重要性
一是可以调整林分的密度和树种的组成,为目的树种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合理的营养空间。在人工林中,虽然树种和密度已经确定,但随着林木不断地生长,林分的相对密度也一直在改变,需要通过作业及调整林分密度,保证林木有合适的营养空间。天然林树种复杂,密度不均匀,作业后将非目的树种逐步淘汰。为目的树种的快速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可以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提高林分的木材质量,缩短林木的生长周期。通过森林抚育,能清除病弱树、灌木、枯枝、杂草等,减少以上因素对目的树种的不良影响,增加林木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控能力并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特别是生长抚育,可促进林木的径级生长,可以培育大径级材和提高木材的利用率;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可用资源利用率,增加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林木的总生长量,缩短林木的培育时间。三是可以增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效能,防护林通过抚育间伐,使其逐步形成垂直结构复杂,水平结构合理,提高森林结构的复杂性,丰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生产及生态功能的高效性。使林分的防护效能大大提高,还能给母树林创造良好的结实条件等。
2森林抚育的应用方法
2.1扩大融资,进一步强化资金管控
在现有国家投资基础上,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使得森林抚育相关项目资金充足,为森林抚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首先,可以多层级森林抚育补助资金。中央财政及地方政府部门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建立森林抚育项目专项补助金,为森林抚育工作开展提供必要资金支持。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确保资金充足,积极助推企业参与到森林抚育项目之中,成立相应的森林抚育公益基金,确保森林抚育资金充足。其次,进一步强化资金管控力度。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森林抚育相关资金的管控力度,从森林抚育工作预算、资金使用、资金使用结果等方面全程监督森林抚育资金使用情况,杜绝森林抚育资金的乱用与浪费,确保森林抚育资金可以真正应用到实处,确保森林抚育质量。例如,可以强化资金内部审计,每季度对森林抚育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一旦发现存在资金滥用等情况对相关人员追责惩处。
2.2森林抚育强度
森林抚育的强度一般由不同树种的特征、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而决定。森林抚育采伐的强度直接影响森林抚育管理的结果,是森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近1/5的森林都是公益性质的森林,森林抚育采伐的方式主要是生态疏伐,采伐的强度是由森林抚育规程标准决定的,一般强度控制在20%左右。为了保障森林抚育管理的效果,应当定期开展抚育采伐工作,且根据森林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定采伐强度,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此外,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不断提高森林采伐的准确度。森林抚育采伐应当优先选择密度较大的中、幼龄林,并优先对枯立木、风折木及散生木进行采伐。同时,要加强对树木倾倒方向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对其他林木造成影响。
2.3抚育间伐的方法
在幼龄林内进行,主要解决林木或树种之间及林木与其他植物之间的矛盾。混交林分重点是调整林分组成,伐掉灌丛、藤条和非目的树种等有害木,以及目的树种中部分生长不良的林木。
对人工纯林主要是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及被压、衰弱、无培育前途的林木,以调整林木的生长发育空间,改善林分的生态条件,提高森林蓄积。
生长抚育是中龄林内进行。主要是解决目的树种个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调整林分密度,给优良木创造最合适的营养空间,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提高木材质量,缩短成熟期,使之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当林分遭到病、虫、风、雪、火等灾害后,为改善林分卫生条件而进行的抚育间伐,卫生伐一般结合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同时进行。
2.4充分运用先进森林培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促进森林抚育工作质量提升
积极推进多种森林培育技术与计算机等技术应用,提高森林抚育工作质量。首先,充分应用森林培育技术。可以积极促进灌溉等抚育技术的研发,森林抚育工作推进过程中进一步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喷灌、穴灌、滴灌等灌溉方式,节约了灌溉量的同时降低灌溉的成本,确保森林抚育项目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其次,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森林抚育信息共享中心与森林抚育动态监督体系,深化技术运用深度,提高森林抚育质量。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相关智能化程序设计,构建自动解答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实现对一些简单森林抚育问题的解答,便于森林抚育工作人员森林抚育工作开展。
2.5森林抚育中剩余物的处理方式
在森林抚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剩余物,针对这些剩余物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及处理。具有循环再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应收集与合理再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处理剩余物的投入成本;而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剩余物,则需要按照我国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一般可以使用运出法、铺散法和归堆法进行处置。具体而言,森林抚育中残留的枯枝、落叶等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剩余物,采取归堆法集中处理。将这些剩余物收集后统一堆放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空地上,让其自行腐烂,融入土壤中。铺散法就是将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先行处理为碎片,而后将其平铺在土壤上,为其提供养分。针对感染病虫害的病枝、病叶等采伐后的剩余物,需要集中清理并且烧毁;而具备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剩余物,则可以采取运出法,将这些剩余物运出后按照其具体作用进行循环处理和再利用。
3抚育管理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地势保留长势良好,树体高大、树干圆满通直,无节或少节,树冠发育好的林木;伐去双株木、多头木、弯曲木、被压木及偏冠、尖削度大等干形不好、生长衰弱的林木。
伐除病腐木、虫害木、枯立木、濒死及树干严重受伤害的林木。
为了给林中益鸟、益兽提供栖息场所,应保留一些有洞穴而没有传染性病虫害的林木及有巢穴的林木。
禁止单纯取材观点,杜绝“拔大毛”现象。在抚育工作运行阶段应加强相关人员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培训,进而保证各项工作正确执行。
结论
抚育间伐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林分分化程度、林木的生长情况、间伐木的利用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运用林分分化和自然稀疏的规律,及采取人工淘汰措施,使各林分目的树种和干形良好、生长发育旺盛的林木,形成合理的密度,并各自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清.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20(12):101-102.
[2]黄兴保.探讨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方法及其效果[J].花卉,2019(14):230-231.
[3]赵亮.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J].现代园艺,2019(24):167.
[4]吴东旭.凌源市实施森林抚育项目技术要点及作业规范[J].农业与技术,2019(2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