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勇1 毕凌飞2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山东东营257000 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市东营区供电公司山东 东营257000
摘要:我国的地理环境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施工地点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施工设计。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从而间接地提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为能使电力系统建设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力施工单位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地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地脚镙栓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需要高质量的输电线路作为保障。与其他工程施工相比,输电线路施工的环境复杂多变的,具有作业面延绵、危险程度高等特点。如何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有效避免输电线路运行中出现障碍,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作,是值得电力企业和有关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
1输电线路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施工设计问题,表现为对施工的特点把握不准确,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设计方案大同小异,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工期的设置、材料的规格没有达到电气设计的要求;二是线路走向问题,表现为对输电线路走向的可行性缺乏充分的调研和勘测,对线路穿过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地段如地质灾害区、城市的闹市区、林区等没有提前做好勘测,不仅导致施工难度增加,而且留下了安全隐患。
1.2基础技术问题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技术对于工程的开展也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须重视基础施工技术的问题。该技术主要的内容是通过对于杆塔预埋部分进行施工,确保杆塔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使杆塔处于竖直状态,不发生下沉状况。当前基础施工中被运用最频繁的施工方式为阶梯型基础、岩石嵌固基础以及联合基础,这三种施工方式各有特点,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面临不同的施工环境将会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在不同地形条件、气候因素的环境中进行施工时应选择最佳施工方式,从而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如在流沙较多的地域上开展工程施工,施工人员就不会使用阶梯型基础,这是因为阶梯型基础需进行深度的埋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而流沙所具备的流动性会使阶梯型基础无法进行长期处于深度埋置状态,且阶梯型基础的重量高于其它两种施工方式,在流沙中埋置更易发生下沉的问题,从而会降低基础施工质量。
1.3施工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目前,大部分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团队里,只有管理人员和少数技术人员来自电力企业,其他都是劳务派遣或外包劳务人员,他们大多为40~50岁的农民和临时工,没有经过系统性和专业化的训练,缺乏对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学习和使用,纪律意识和应变能力不够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操作,或者采取的措施不得当,如在线路基础施工时,没有按照要求分布钢筋,插入主角钢时没有对应中心线等,造成些施工工艺和标准达不到预期效果。
2抓实地脚螺栓施工现场安装
地面螺栓的现场安装由地面螺栓严格控制到保护罩的盖板,完全过程控制包括地面螺栓的所有操作。
(1)将固定螺钉牢牢握在手中的车间,已严格按照“一台起重机”原则,逐一检查了领导固定螺钉和拆卸固定螺钉的机械部件,同时向基本组即专业类专业人员的根组提供了固定螺钉的使用证明。工程部门根据“一次又多次包装”原则,保持从组件中回收的螺母、垫圈以及包装上标明的工程名称、杆号等的一致性。(2)固定紧固螺钉的现场安装应通过运输电路进行,在每次施工工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地面螺钉的装配质量。在基础设施阶段,质量干事负责根据基础浇筑前的设计尺寸调整土钉,并要求组件在基础浇筑前将土钉螺纹部分包起来。会随时检查根的水平标注、灌嘴中混凝土的深度、顶部高度、支柱中心的相对大小。拆地后,质量干事将检查地面螺栓的上述尺寸,并用锈蚀防护和制造防护保护暴露在地基顶部的螺栓部分。塔的阶段。组件检查器检查地板螺母、主轴、盖板的标识是否与塔号一致,放置腿组后螺母和垫圈是否完整、按时安装,以确保两个螺母和垫圈以相反的顺序固定,并确保螺母按正确的顺序固定,并根据基本手柄进行相应的防松。如果发现缺少螺母、垫圈等,施工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与原供应商讨论补充事宜,禁止施工单位进行加工或采购。在机架安装阶段,首先在机架安装线之前检查完整、完整的列车螺栓,并将所有地板螺栓集中配合并固定在角塔、端子、t塔等两侧塔的外角。这项工作应由建设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在签字验收时共同进行。将铁销安装到机架后时,必须同时拧紧铁销。
3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导向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建立全员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机制
(1)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岗位问责制,明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责任,线路段出现管理问题的,在工地例会上予以通报,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惩处;健全质量管理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指引人员积极落实岗位工作任务与目标;建立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人员的互动交流机制,强化各类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保证输电线路不同工序有效衔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开展输电线路保护教育工作,引导周边群众树立保护输电线路的意识,并自觉、主动参与保护工作。(2)提升全员能力素质。利用现场教学法对设计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其设计方案与现场环境的契合度;选择具有工程策划、现场决策、施工指导、质量监督能力的人员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作入场前安全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既要组织学习安全质量有关管理规定,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观念,又要讲清楚工艺要求,避免操作不规范的行为,还要对线路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
3.2加强架线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架线工作主要有张力展放以及拖地展放两种方式,其各有特点。张力展放需大型机械设备的支持才能进行,这对于企业的财力耗费较大,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保证导线的完整性,而拖地展示则更多依靠施工人员的操作,能极大减少企业资金的耗费,但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拖地展放时导线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可能造成导线的磨损。因此,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在进行在线工作时要寻求的不是完美的架线方法,施工相关单位应考虑怎样做才能使架线工作开展能实现最小的资金与能源损耗。
结束语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抓住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从宏观、微观、技术、机制等层面实施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对加强输电线路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佳铧.浅谈电网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20(01):10-11.
[2]马研.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门窗,2019(24):180.
[3]朱向欣.关于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J].门窗,2019(24):222.
[4]杨晓东.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的提升及改进分析[J].国际公关,2019(12):230.
[5]杨晓东.浅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