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安全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曾志远
[导读]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升
        曾志远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升,在城市化发展中,高层建筑中的电气安全及施工应用往往决定着建筑今后使用时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在建筑中,电力电缆的设计与敷设,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是保证建筑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尽量避免小细节的失误,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前沿技术,为建筑打造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规范。
        引言
        在电气的设计与施工领域,建筑的安全用电是建筑电气系统的根本。高层建筑低压系统容易遭受电击及电气火灾的侵害。为保证高层建筑电气用电的规范与安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考虑电气系统的电击防护和电气火灾的预防。在实际强电施工中,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难题。基于此,有必要探究强电施工进程及后期管理优化策略,对促进电气设施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中强电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施工中,严格遵守和实施国家标准是保证电气施工安全的首要因素。关系到建筑电气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故采用符合标准、质量优良的电器、电线、电缆产品是保证施工及使用时用电安全的物质基础。强电施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供电系统稳定性,针对强电施工环节进行规划,根据工程自身特征调整管理侧重方向。不仅能够降低强电施工中的风险,更能提升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整体施工效率,为后续配套设施安装提供便捷条件。在强电施工阶段中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核查,把设计人的设计思路及施工工艺需要把握清楚,这样可以把施工中的失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由此可见,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施工关系到整体安全性,更影响着后续建筑施工任务的开展,因此,技术应用与质量监管十分重要。
二、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的制度进行操作。例如,在对电气进行布线时,没有按照图纸平面的设计要求及图集的要求进行施工,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操作,导致电线电缆与其他专业的管线的距离过小。在电气设计规范中有对电力电缆与其他管道之间距离的相关要求,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若线缆如果与管线之间没有一个相对的安全距离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对电气工程的一些细节施工部分的质量毫不关心,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达标的地方。例如,捆扎时不按照规定捆扎,线缆与线缆之间的连接口也不够紧密。甚至在敷设接地网时,接地体的埋设工作不按照图纸进行,设备与接地网之间的连接工作漏洞百出,通常是在焊接点的位置进行虚焊,根本不能保证接地网的质量。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电气工程操作技术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在电气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的材料和施工所用到的设备一般都是随意摆放,并没有固定的地点。与其他建设工程现场不同,电气工程现场会受到现场电能质量波动的影响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例如,高温、飞尘、潮湿、烟雾等。这些外在因素会对施工现场堆放的施工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降低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多数电气工程都没有做到对材料和设备的定期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后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具体施工对策
        3.1加强漏电保护管理
        漏电保护管理是强电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为达到漏电保护效果,可以应用管内穿线技术,对原有的电路基础设施进行防护。在管材的选用方面,PVC电缆管能够达到高耐腐蚀性的防护效果,可以适用在室内具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

但由于强度低于钢筋,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对此,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要避免弯头数量增多,尽可能采用最短的直线线路施工方式。其次,是要确保电线保护管施工过程中,对于弯曲的部分平滑处理,避免存在裂缝或者凹陷的情况,影响后续电缆施工。最后,是暗敷的PVC管线要尽可能短,确保在接头处,能够与线和接口完整地连接。针对漏电保护系统进行施工时,要确保强电施工中所使用的管内穿线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可以通过钢丝上捆绑棉布的方式对管内的水渍进行清除,避免后续强电施工中出现漏电的风险。针对漏电保护系统进行强化管理,主要是从施工阶段的细节部分开展,减小细节上可能触发漏电的风险,后续施工任务的进行也能更加顺利。
        3.2采取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通过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各种原因综合分析,在当前对电气火灾形成的各个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阻止电气火灾的发生。首先要选用合格的电气产品,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对安装完毕的电气设备在使用之前要进行交接试验,确保安全正常的投入使用。在电气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对国家规范和实际使用的电气系统进行严格设计,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施工能够满足当前用电需求。配电箱、照明灯具等容易发热的用电设备和部件应安装固定在不燃的基座上面,并和可燃物之间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和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我们还可以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进行电气火灾的预防检测,通过将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和现代工业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红外检测法和超声探测法,可以对电气装置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过热、电弧、漏电及火花放电等火灾事故隐患进行非接触式的快捷检测,并和新一代电能分析和检测仪器对电气系统工作状态的不间断实时监测结果互相配合,就能够安全、及时、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除了对用电设备的要求,对相关工程人员也要加强监督管理。首先在施工时,电气设备和线路应避免安装在高温、潮湿、多尘及化学腐蚀性强的环境中,施工人员应对设备和线路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并定期跟踪检查。其次管理人员应制定规范的用电管理制度,坚持电气安装、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最后加强临时用电线路的现场管理,禁止人员不安全用电的行为。
        3.3采取基本的电击防护措施
        为了避免强电系统中带电导体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采用带绝缘层的电线电缆,绝缘层应可靠覆盖带电部分导体,且能耐受规定的电压,并能长期承受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化学,机械、电和热等不良影响。二是采用遮栏或外护物。遮栏和外护物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危险的带电部分。遮栏和外护物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X,与裸带电体的净距不小于100mm。遮栏和外护物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稳定、耐用且只能用钥匙或工具拆卸以防止非相关工作人员误操作。三是采用阻挡物。在电气专用的房间或者工作区域,裸带电体采用遮栏或者外护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栏杆屏障等阻挡物作为基本防护。阻挡物的高度不应低于1.4米,应能防止人体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阻挡物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X,与裸带电体的净距不小于1.25米。设置阻拦物的形式只适用于熟练的技术人员或受过专业培训人员才可进行。
结束语:
        不管在何时何地,安全用电永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在电气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也不断的追求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电气技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但万变不离其宗,电是重要能源,如何让其稳定安全地为人们所使用是最重要的话题,也是人们使用它的最根本要求。我们必须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对电气技术进行创新,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进步,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添砖加瓦,为实现绿色生活提供能源保证,从而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娟香.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强电的施工与优化设计[J].门窗,2019(21):138-139.
[2]张旭.探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强电设计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108-109.
[3]刘函挺.探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强电设计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81-82.
[4]刘通.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强电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6):16.
[5]葛振雄.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强电设计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3(02):96-97.
[6]任元会.低压配电设计解析[S].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