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生态净化处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热扎克·吾斯曼
[导读] 目前,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例如废水、工业废渣等的排放
        热扎克·吾斯曼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齐满镇水管站 新疆 阿克苏 842000
        摘要:目前,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例如废水、工业废渣等的排放,导致本就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城市,地下水在供水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地下水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所以对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目前,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现阶段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安全性展开调查,使得地下水污染有效控制成为可能。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净化是当前缓解保护领域面临的全新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地基施工过程; 地下水污染; 生态净化处理
        引言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其中淡水资源更为重要,地下水在淡水资源总量中的占比达29%,是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如果没有地下水,就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与其他地表水相比,地下水流动性较差,自身流动不易渗透,无法进行有效交换,所以地下水发生污染后,会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并且无法进行高效的治理。与地表水污染后的处理相比,地下水污染后的处理较为困难,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就会使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大大增加,起到了负面的治理效果。通过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合理分析,找出合适的治理方法,对控制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发展现状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还不完善,其中部分内容间相互矛盾,同时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地下水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内容不符,降低了地下水的治理效果。(2)管理责任模糊,综合协调水平低:虽然中国已经设立了相关的管理部门,但是整个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没有进行明确的工作划分,同时各个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高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出现裂缝,治理工作的治理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没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在地下水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且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地下水的开采和成本管理方面,忽视地下水资源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没有充分认识到地下水资源的珍贵性,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也阻碍了地下水资源的发展。
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2.1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一般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难以被生物降解,具有持久性,通过生物累积与生物放大效应经由食物链对环境与人类产生不利影响。重金属是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由重金属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来自于农药、污灌溉、工业废渣、大气沉降以及地质背景本身重金属元素高等。除特殊场地外,锰、铁、铝含量超标是我国地下水主要的重金属污染超标指标。
2.2生活污染源
生活垃圾是最常见的地下水环境污染源。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中,城市垃圾数量与种类呈现出上升趋势,除此之外,生活废水排放量也逐渐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处理系统,相关处理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处理质量较低,常见处理方法仍为直接填埋、焚烧等等,这就说明大众在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废水时一定会产生有害物质,会渗透到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通过调查可知,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遇到以下难点。


3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
3.1生物处理+深度处理
我国起初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时,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为“氨吹脱+厌氧+好氧”为主,这种技术方法虽然可以让垃圾渗透液经过处理后达到三级出水标准。但是运行成本较高,每吨垃圾的处理成本高达15~20元。同时,技术方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伴随时间的推移以及技术的优化与升级,大型城市的高速发展,新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通常会被建设在远离城区的郊外,此时由于距离城区较远,渗滤液无法排入到城市的污水管网中。如果这些渗滤液可以得到有效净化,达到二级甚至一级排放标准,就必须配合更加先进有效的渗滤液处理技术。所以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会配合使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保证效果。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反渗透技术受到了广大垃圾处理厂以及渗滤液处理技术人员的青睐,因此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效果好,还可节约大量成本。
3.2循环井技术
循环井技术(Circulatingwells,CW)是在空气注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一项技术,主要针对污染物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农药以及其他无机物等。不同于先前所述2种技术,它不是从含水层中抽水集中处理再进行排放,而是创造一个地下水的三维环流;介质中残留或被吸附的目标污染物在垂直力的冲刷作用下逐渐溶解或解吸进入水相,并通过气、液两相的传质作用进入气相,通过曝气吹脱得以去除。在曝气的同时,循环井附近区域氧气含量上升,将形成一个强化的好氧微生物分解区,因此,这项技术可以结合微生物修复、气相抽提等多项技术,加速污染物去除效率。通过井内曝气,修复场地的地下水从含水层进入井的下部,再从井的上部重新进入含水层。
3.3建设管理机制
对地下水管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地下水开发与使用保护制度研究,地下水法规政策研究与论证,对地下水主要法规与组织,对地下水发展控制制度以及整体地下水的取水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地构建,同时使整体地下水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应用有效的改善维护制度,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对地下水的病害防护进行有效的研究,并且对相应的地下水保护系统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整体地下水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监督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且需要对地下水的综合管理系统以及采集系统进行有效的探析,对整体地下水的监测进行有效监督,并且对整体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进行有效的构建,对废水水质及相应的水位进行有效的改善,对于整体地下水的监测系统进行有效的构建,同时需要对整体取水工程的调查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以此对我国的地下水取水信息库进行有效的建立,并结合当前优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对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建设,并对地下水的监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探析评价地下水管理绩效,模拟地下水动态,研究保护和恢复地下水的核心技术,全面提高地下水管理效果,交流和普及地下水管理技术。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地下水污染事件持续发生的背景下,地下水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将地下水污染处理列入到生态保护工作的范围内。对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安全性展开调查,并实施相应的净化处理措施,使得地下水污染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保证城乡生活与工业垃圾的运收工作得到系统性、科学性处理,同时加大垃圾处置体系的有效覆盖,让人居环境得到更大力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帅,王旭升,姜永海,等.双井抽灌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回收率理论公式[J].水利学报,2019,51(5):589-596.
[2]宋德生,于鲁冀,曾科,等.原位生态净化集成系统对二级生化尾水的处理效果[J].环境工程,2019,36(12):1-5;74.
[3]徐寸发.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11).
[4]许铭宇,刘雯,谭广文,等.生态净水系统对富营养化园林水体的净化效应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36(4):27-31.
[5]张云.生态湿地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J].中国给水排水,2019,33(4):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