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维修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吕杨
[导读] 当前,在公路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占据着核心位置
        吕杨
        奎屯公路管理局  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当前,在公路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占据着核心位置,在极大意义上,工程机械的性能以及效率会对公路工程的成本、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在整体公路工程成本中,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占比极大,而机械设备的总成本主要以机械维修费用为主。为此,加强机械设备的保障作用,对机务进行大力管理,提升其经济效益、控制维护成本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极大意义上,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会对公路工程的成本以及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对维修的重要性、改善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维修;重要性
        1工程机械使用特点
        1.1购买施工机械需投入较大资金
        通常情况下,购买工程机械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一台机械的成本为十几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购买以后将之转变为固定资产,需要及时提取折旧,如此一来,单位的负债率也会随之增加。
        1.2技术结构较为错综复杂
        工程机械有着较为错综复杂的技术结构,齐全的规格,多样化的品种,与多个领域相关。无论是机械型号的选择还是后期修理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
        1.3露天作业
        在公路的施工以及养护中,工程机械往往在较为恶劣的露天环境下作业。这就需要工程机械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进而为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提供有力保障,以便及时排除故障。
        1.4工地流动性大
        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也随着项目招标、投资制度的改革而增大。机械的工地转移会带来极大困扰。在隧道净高等的限定作用下,大型机械的转移难度也将增大。而且需花费较高的成本。即便一些施工机械具备转移功能,也无法在公路上长期跋涉,而需使用拖车进行运送,并且运送阶段极易受损。毫无疑问,这会增加施工单位的运营成本。
        2机械设备管理中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在国内公路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公路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水车等各类工程机械被普及应用于公路施工以及养护过程中,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得作业的进度以及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阶段。在各类因素、条件的影响下,会对机械的性能发挥带来不良影响,要想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应采用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并维护工程机械。要想改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就应将科技与管理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怎样将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效使用设备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议题。
        3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的改善建议
        3.l创建设备维修档案
        1)基本资料。包含机械设备出厂时的手册资料等。
        2)维修登记卡。具体包含了机械设备的故障部位、处理方案,其填写者为维修人员。
        3)履历书。在机械设备工作前、工作期间、停止运行以后,需由机械操作人员来检查设备,并将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于履历书上。此外,应详细填写设备的保修情况等信息。
        通过维修档案来掌握设备的状态,参阅相关技术资料,对于多次出现的故障,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彻底根除,并对设备单机进行客观评估。
        3.2编写并制定机械工作计划
        按照施工时间、进度等,参照厂家提供的维修间隔与标准、操作者的业务能力,编写并制定机械维修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分成不同期限或阶段,通常情况下,短期计划持续10天或1个月。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持续调整并改善短期工作计划,进而为中期、长期计划的贯彻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3.3坚持维修宗旨,推行派工制,及时服务
        按照问题的严重性、紧急性进行全盘考虑,对维修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公路施工的所有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对于一些核心设备或者会对其它工序带来较大影响的机械设备应进行优先安排,如发生问题,应及时处理。

全体机械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全体人员都具备协助维修的义务。
        3.4将配件的供应及修复工作落实到位
        将交旧领新制度落实到位,为旧件的回收提供有力保障。通常情况下,公路施工以流水作业为主,施工现场并无对旧件进行修复的时间,有时只能对新的配件进行更换。对于具备修复价值的旧件,库房应进行安排修理。对于一些具备使用价值的报废机械,可进行局部拆卸将之作为配件,以供后期使用。
        3.5配置必备的专用工具
        可将维修工具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如钳子等配备给设备操作人员使用的常用工具;如套筒等配备给维修工使用的专用工具;如电钻等由材料库集中保存的特殊工具。
        3.6采用前沿的维修技术
        进行不解体检测,配备工程修理车。实验结果指出,针对正常配合的设备,如盲目进行拆卸、检查,其寿命将缩短20%。当前在机械设备维护方面,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国家正在不断发展,使用了窥镜等先进的维修设备。作为一种专用设备,工程修理车可及时对配件进行加工,具备省时、较为经济等优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维修设备。
        3.7提升机械人员的业务素养及技术能力
        从制度上为爱岗敬业、具有多种才能的职员提供较高的薪水、政治地位,进而为机械人员自觉提升业务素养、技术能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针对技术能力不足但积极上进的机械人员,应进行积极鼓励,提供大量帮助,为其提供学习机会;针对业务水平较差,不够上进的员工应进行严厉惩处。机械人员可结合自身经验来预测设备的使用周期,对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成本的控制方案,进而编写并制定出更加实用的施工以及生产计划。
        3.8工程机械维修
        对于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而言,维修工作是一个核心环节。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修能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快速进行修理也能有效延长机械或零件的使用寿命。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除了采用维修性设计来增强设备的维修性以外,还可采用零件换位、刷镀与胶粘修复的来增强设备的维修性。具体而言,第一种方法是指施工机械上存在大量零件,在运行阶段存在荷载不均的问题,进而使零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对于对零件的位置进行及时更换,使之承受均衡的负荷,便能有效延长该零件的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是指通过刷镀与胶粘修复工艺的使用,进而在无需投入较大成本的前提下,使失效零件得到快速修复。
        4工程机械的管理
        在施工项目管理阶段,公路工程的成本、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会因设备的使用性能而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对设备进行大量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进而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
        4.1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在科技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工艺技术得到普及应用的形势下,机械的类型变得更加齐备,结构也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这对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操作人员不但应掌握机械的构造、操作方法,并且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在短期内诊断设备故障并进行快速维修。在极大意义上,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能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以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机械受损,节省维修时间,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4.2加强管理部门的职责
        除了建立并改善设备管理网络以外,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还应改善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档案,划清责任。对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使之得到有力解决,针对违反规定的相关操作,进行严厉查处:禁止设备在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操作人员只有持有相关证件,才能上岗。对于多余的设备,应将其维修、保养等工作落实到位,尽量寻找新的渠道来维持设备资产的价值或实现增值目标。
        5结语
        对于工程施工、公路管养单位而言,其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这项技术涉及到了众多学科。前沿的管理维修技术已突破了原有的学科分类方式,并且大量传统的技术研究领域也通过深入的开发、创新,消除了之前的技术边界。实践结果表明,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之更加规范化,不但能高效利用设备,降低维修成本,并且还能快速进行工程施工,创造更大的利润,带来更好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金龙,张昱.浅谈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的重要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8.
[2]袁斌,沈祖华,闫倩.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J].工业设计,2017(8).
[3]龙文广.浅谈机械设备使用中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