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李体军
[导读] 小麦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种植小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对小麦的栽植以及管理进行重视。为了将小麦的产量提高上来
        李体军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老颜集乡政府

        摘要:小麦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种植小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对小麦的栽植以及管理进行重视。为了将小麦的产量提高上来,必须要运用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这样还能不断地提升小麦的质量,更好地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本文针对小麦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引言: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小麦的产量以及品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将小麦的品质以及产量有效地提高上来,必须要结合种植区域的气候以及土壤选择更加合适的小麦品种,还得注重运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样能够避免病虫害防治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让小麦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合理地选择小麦品种
        在种植小麦之前,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选择合适的小麦种子,这样才能确保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晾晒小麦种子,一般需要晾晒两到三天,通过晾晒能够加快小麦的发芽速度,从而提升小麦的整体发芽率[1]。与此同时,在进行晾晒的时候紫外线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这样有利于提升小麦种子的抗病害能力。
(二)精细化整地以及施肥
        在进行小麦栽植的时候,为了实现小麦的高产,必须要把旋耕整地模式改成深耕种地,并且需要保证耕地的深度大于二十五公分,借助机械设备可以一次性地完成深松施肥以及旋耕镇压等工作,从而提升整地的效果,并且营造出一个虚实结合的土壤层结构,给小麦根系的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完成整地工作之后,还需要注重施肥。在施肥的时候需要积极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变以往比较粗放的施肥方式,通过把肥料翻到土层的二十五公分以下,可以把肥料的利用率提升上来。在进行施肥之前,还需要有效地检测土壤的理化性质,并且结合检测的结果制定一个合理的施肥技术规范,可以重点地培肥地力,从而实现秸秆还田。
(三)科学播种
        在进行小麦播种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当年的气候环境以及种植制度,选择一个科学的播种日期。在一些北方地区,小麦的播种日期通常在十月的中下旬,适当地延迟小麦的播种时期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徒长的现象,而且也可以给前茬作物的生长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在进行播种之前,还得根据田间墒情进行人工造墒工作,只有确保土壤的墒情充足,才可以在播种之后加快出苗的速度。与此同时,在进行小麦播种的时候,对于播种量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加强推广小麦精量播种技术,针对一亩的土地需要将播种量控制在8千克左右。适当地减少小麦的播种量,可以将小麦的抵抗能力提高上来,还可以将小麦苗的分蘖能力提升上来,这样有利于实现小麦的高产以及稳产。
(四)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将小麦的产量切实地提高上来,在进行小麦栽培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在入冬前需要科学地进行除草,以免杂草给麦苗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当小麦进入到返青期之后,还需要将氮肥的施入时间往后推迟,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够给小麦的高产以及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入冬前的小麦苗个体比较小,这个时期的杂草最容易生长,同时也最容易进行化学除草,通常在每年的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的时候,每亩田地可以使用1.2克的巨星兑入水30千克的水开展喷雾除草。第二,针对田间野燕麦生长比较旺盛的区域,可以在药液中添加50毫升的骠马乳油进行喷雾,这样能够将除草的效效率达到98%及以上[2]。第三,在小麦的育苗期,必须要预防小麦纹枯病,在每亩田地可以使用井冈霉素,再添加浓度为15%的粉锈宁75克,并且兑入30千克的水进行喷雾,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纹枯病的发病概率。第四,当小麦进入到返青季节的时候,也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为了避免小麦在后期发生倒伏的问题,可以在小麦拔节的期间,每亩田地可以使用40毫升的壮丰安兑入40千克的水进行喷雾,这样有利于将小麦基部的节间进行缩短,还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从而实现小麦的高产。
二、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一)生物防治技术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当中,通过分析大量的虫害数据可以发现,在常见的小麦病虫害中蚜虫的损害程度最高,一旦虫害泛滥将会导致小麦的品质以及产量都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可以积极地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培育害虫的天敌,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效果,这种方式还能够有效地维持田间的生态平衡,让病虫害的规模得到有效的遏制[3]。在进行生物治理的时候,可以把生物防治技术和农药喷洒的方法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病虫害。另外,还可以在农药中适当地添加一些抑制昆虫繁殖的药剂,这样有利于控制昆虫的储量,还可以确保田间的环境趋于稳定。
(二)农业防治技术
        通过加强田间的早期管理以及农业防治,能够有效地预防小麦后期病虫害泛滥的问题,在进行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时候,需要将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样能够避免害虫损害到种子,另外,还得做好土壤的施肥管理,将小麦的种植时间以及范围进行明确,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纹枯病以及根腐病[4]。在夏季的时候需要将田间的除草工作做好,还得清理上一年残留的废苗进行清理,通过合理地选择化肥种类,诸如复合肥以及钾肥等,只有确保土壤的营养供给,才可以在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给小麦成长造成的不良干扰。
(三)物理防治技术
        当田间杂草过多的时候,就会吸收田间的养分,从而对小麦的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旦杂草泛滥就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可以将人工除草和物理防治法进行结合,这样能够有效地清理田间的杂草。另外,将松土工作做好还可以把空气中的含氧量提高上来。在采取物理防治技术的时候,可以结合病虫害的特点。借助科学的手段,能够把虫害引诱到同一个对方大规模地进行杀灭。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害虫喜光的特性,使用捕虫灯进行杀虫,也可以使用粘贴黄板引诱飞虫,这样能够有效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开展工作[5]。
结语:
        小麦是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将小麦的产量有效地提高上来,并且保证小麦的品质,必须要加强对小麦高产技术的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力度。在实际种植小麦的过程当中,做好小麦的选种工作、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工作,有利于提升小麦的产量,而借助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则可以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升上来,从而实现小麦的高产。
参考文献
[1]王伟,刘要亭.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探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10):67-68.
[2]张琛.关于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8):62.
[3]狄小青.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1(12):39.
[4]杨居银,杨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29):18.
[5]牛文萍.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05):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