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古丽娜尔·买买提
[导读] 人类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
        古丽娜尔·买买提
        库车市牙哈镇农技站   842000  

        摘要:人类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而小麦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种类之一,保障小麦丰产高质最为关键。那么,要想从根本上优化小麦种植模式,就需践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手段,同时,强化小麦病虫害治理,确保小麦生长不受到不利因素的制约。文章简要阐述高产小麦种植技术,并提出小麦绿色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为优化小麦产业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高产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小麦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打破传统小麦种植模式的限制,创新与优化小麦种植技术手段势在必行。此外,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严峻问题,因此,种植人员应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强化小麦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而促使小麦产业稳定发展。
        1.小麦种植技术
        1.1提高整地质量
        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前提条件,只有优质的土壤才可生产出丰产、高质的小麦,为此,种植人员应提高整地质量,为促使小麦丰产、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麦实际种植环节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整地质量,就需强化土地深耕、耙碎工作,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首先,种植人员应选择良好的种植地块,确保土地肥力与水源的充足性,进而更好的实现小麦高产栽培。其次,应选择与小麦种植技术相匹配的农用机械,并确定合理的耕种时间,一般情况下,秋季是小麦最佳播种期,同时要注意避免在春季播种,由于春季土地回温快,并具有多雨、多风等气候特点,所以,小麦很容易受到春季土地热化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产量。
        1.2科学选择种子
        优质的小麦种子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前提条件,因此,种植人员在选种过程中,应做到严格谨慎。现如今,市场上所售卖的小麦品种诸多,而不同类型的小麦种子,生长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在种植前期,种植人员就需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小麦品种,并对选出种子进行试验,如在试验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较低,就要将种子筛选、退换,避免因种子问题影响小麦出芽率。其次,为了有效提高小麦出芽率,种植人员还需采用人工方式筛选种子,尽量以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小麦种子为主。此外,还要排除影响小麦发芽率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促使小麦的健康生长[1]。
        1.3合理安排灌溉
        水分是小麦生长之源,小麦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均离不开水源的供给,要想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做到科学合理灌溉最为关键。如小麦生长在一些干旱少雨地区,其降水量更是无法满足小麦生长需求。一般来讲,常用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喷灌、滴灌等等,相关人员应根据小麦生长情况,选择适宜小麦生长需求的灌溉方式,确保小麦种植基地水分的均衡供给,以保障小麦后期的正常生长发育。
        1.4合理进行施肥
        肥料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小麦生长环节中,做到合理施肥也很重要。

受到土壤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供给足够的营养,这就需施肥人员根据小麦长势,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以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例如,可采取种子与化肥有效隔离等方式,将肥料的供给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如今,大多小麦种植均采取机械化作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种子与化肥间距的控制难度,但却会大大提升小麦种植效率。另外,在使用农家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农家肥因发酵而带给小麦病虫害等现象,需在提高土地肥力的基础上,降低肥料对土壤的伤害度。
        2.小麦病虫害防治
        2.1药剂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健康生长的首要因素,为此,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及质量,就需在小麦各个生长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种植过程中,既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还需对各时期、各类型病虫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2.1播种前防治
        小麦在播种前期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可选择药剂拌种的方式,从根源上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率,药剂拌种,顾名思义,就是将药物搅拌均匀后,放入小麦种子,经过浸泡的小麦种子能够免受病虫害的侵袭。而在药剂拌种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所选择的拌种药物要对种子伤害较小甚至无伤害;另一方面,在拌种过程中,要按照说明书做到精确调配,从而使药物发挥对病虫害的防治性作用[2]。现如今,人们常用的拌种药物主要包括吡虫啉和粉锈宁,此种药物既对小麦种子的伤害性小,又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性作用。
        2.2.2返青期防治
        当小麦进入返青期,就是其生根长叶的关键阶段,因此,相关人员需在该时期重点把握用药剂量,如果喷洒药剂的时间过早,会阻碍药剂的发挥;如喷洒时间过晚,很容易加大病虫害的发生率。那么在用药过程中,就可选择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再搭配使用混合杀菌剂进行田间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吸浆虫等病虫害。
        2.2.3抽穗期防治
        小麦抽穗期是小麦获取营养、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相关人员应对该时期予以重视。在此阶段,小麦很容易出现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这两种病害不仅生长期长,防治难度也比较大,这就需种植人员认真观察小麦抽穗期生长情况,及时了解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状况,一旦有此类病害发生,就应将其控制在初始时期,必要时可使用戊唑醇和粉锈宁等药物综合防治,从最大限度上降低小麦抽穗期病害的发生率。
        2.2其他防治
        在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过程中,需以考虑无公害防治措施为主,例如,可通过养殖小麦病虫害天敌等方式,抑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此外,也可根据病虫害的生长特性,利用杀虫灯对其进行捕杀。此种防治手段既可满足当今社会对小麦的生产需求,又可从根本上保障小麦的绿色安全生产[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均是影响小麦产业综合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原有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优化新型小麦种植技术尤为关键,这可从根本上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率,并为促使小麦丰产、高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林全果. 浅谈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000(010):30-31.
[2]李春艳.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种子科技, 2020(8):80-80.
[3]周媛媛.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9):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