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奴尔·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什镇人民政府 835000
摘要:农业一直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近些年农业种植规模的扩大,以玉米为首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也随之普及。但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也存在机械化水平低、技术不成熟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基于此,文章综合分析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面临现状,并简要阐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为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械;应用现状;发展展望
玉米是众多农作物中排名前三的大谷物,同时也是人类需求量较大的粮食产物之一,并对生产工业原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玉米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能力旺盛等优点,所以,玉米的种植面积也相对较为广泛。而为了有效提高玉米生产效率,采取玉米收获机械化模式最为关键,这可在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缓解农民劳动强度的基础上,从根源上优化农业生产模式。
1.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
与发达地区相比,玉米收获机械研制相对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时,开始引进玉米收获机械,并进入玉米收获机械改进与设计阶段,到了90年代,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迈入迅速发展阶段。一般来讲,玉米收获机的研发机型可包括以下几种:
1.1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此种机型较为独特,可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动力和行走装置,在减少机械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机械利用效率。目前已经开发单行、双行以及三行生产产品,并可与小四轮、大中型拖拉机搭配使用,在收获玉米的过程中,装置会摘下玉米果穗,并将其输送到升运器,玉米果穗通过升运器进行剥皮,最后进入果穗箱内,此时玉米秸杆则可通过粉碎装置还田。此种机械与大型玉米收获机相比,具有操作灵活、价格低廉等优点;其缺点是工作效率偏低、工作量较大,舒适度差。
1.2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最早研发的机型,利用该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剥皮、装箱、粉碎等操作。在收获玉米的过程中,拖拉机顺垄牵引玉米收获机,此时拖拉机输出轴的动力就会驱动玉米摘穗、升运等诸多装置,这一系列装置会在输出轴动力下进行处理作业。在机组工作环节中,首先,摘穗装置会将玉米果穗摘下,经过升运装置进行剥皮,最终再进行果穗收集作业,与此同时,还可将玉米秸秆进行粉碎还田作业[1]。收获机在工作时会位于拖拉机的另一侧,因此,工作人员在收获前期,需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收割开道,再加上机体面积较大,不适宜在种植面积较小的地块作业,所以,此技术虽以日益成熟,但难以适应小规模及家庭种植模式,这会在一定上程度上降低该机械的使用率。
1.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此类型的玉米收获机具有收获损失小、机体灵活、剥皮敏捷等特点。
此外,该机型与其他机型相比,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利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剥皮、装箱、秸秆粉碎等操作,在升降割台、粉碎秸秆的过程中,都需要利用液压控制,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动力。同时,机械在收获过程中,其运行速度可根据种植情况及路面崎岖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提高机具的适应能力,目前一部分机具还配置了电子监控系统,这更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具使用的安全性。不仅如此,该机具还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可在行走过程中自动对行,但是受到机械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在应用该机械过程中,需要配备较多的专用设备,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生产企业的投资成本,如在前期无法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就很难确保机械部件操作的精准度,进一步降低机械工作效率。
2.玉米收获机的特点
现如今,大部分地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均会出现种植规模小、行距不一、品种较多、收获籽粒含水量高等特点,为此,对收获玉米的机具也有一定的设计要求:其一,玉米收获机在收获玉米的过程中,需具有十分灵活的运输特点,进而有效满足小田间玉米收获作业;其二,受到农民文化程度的影响,玉米收获机应具备简单、便捷等操作特点;其三,玉米收获机应满足不对行收获的要求,这样可有效保障玉米生产质量;其四,玉米收获机可收获籽粒含水量在40%左右的玉米;其五,为有效避免玉米发生霉变等现象,在收获玉米过程中,不可掺杂过多的茎叶;其六,玉米收获机可适应崎岖恶劣的田间道路;其七,玉米收获机需在实现玉米综合性收获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作业[2]。
3.玉米收获机械研究方向展望
首先,可采取主动喂入式,此种方式这可有效解决农民种植行距不统一等问题,可向前侧方延伸拨禾链,并在其中间形成V型喂入口,当玉米株进入两扶禾器中间,通过玉米茎叶与拨禾链的接触,使拨禾齿发挥作用力,进而促使其前后运动,最后完成不对行喂入。其次,改进摘穗台结构,通过利用四棱刀式拉茎辊以及大圆弧摘穗板,组合成先进的摘穗机构,这可有效降低玉米收获动力消耗量,并在摘穗过程中,有效实现玉米秸秆的粉碎,同时避免杂草的缠绕,减少拉茎辊摩擦阻力,以免出现收获故障。另外,可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制造技术,在提高机具使用性能的基础上,使机具运行更具稳定性。例如,相关技术人员可采用大直径薄壁钢管做轴,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机割台骨架及机架的强度。不仅如此,还需在易堵塞的零件上,利用新型传动胶带,设置快速分离装置。最后,可积极应用与推广机电一体化自动技术,确保机具在收获过程中安全稳定作业[3]。例如,可在机具工作环节中,对割茬高度、谷物收割量、损失量、排草情况应用信息显示功能,并对车速以及割茬高度采取自动控制模式,对整个安全生产环节设置警报输出信号,一旦出现违规作业,就可及时报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收获机械化已经是当今玉米产业是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相关人员要认真分析现代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强化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研究力度,进而在提高玉米收获效率、优化玉米生产质量的基础上,使玉米收获机械化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哲峰. 玉米机械化收割的现状及主要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 2019,037(006):166-166.
[2]巴文艳. 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与建议[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2):41-41.
[3]苑铁成.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283(03):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