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逊·阿吾提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农科站 843200
摘要:小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种植。但是每个地区所处环境不同,气候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小麦产量大不相同。在种植小麦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定手段防治病虫害,本文对此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
引言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从现实情况出发就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保证小麦茁壮成长,为农民增加收益。
一、小麦种植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种植筛选工作
在种植小麦之前,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挑选种子。这就要求农民在综合分析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小麦品种众多,每一种小麦的生长习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农民根据小麦生长所需要光照、水分、地质等条件进行筛选。此外,在确保所选择的种子能够茁壮成长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大对种子品质的关注度,保证所选择的种子能够抵抗病虫害侵袭。
(二)落实整地工作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汲取营养,从而确保其正常发育。所以说,在正式播种小麦前,应当落实整地工作,从而为后续小麦茁壮成长夯实根基,确保提升小麦产量。当前,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整地来讲已经实现机械化。在利用机械进行此项工作时,需要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为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推动力。
(三)提升耕作的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可以选择进行套作或者轮作,以此来降低小麦病虫害问题发生的概率,保证其健康生长。另外受小麦生长需求的影响,在同一土地上不能够数年来反复种植一种类型的小麦。这是因为,在两年之后该土地就不能够为小麦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从而降低小麦品质。而且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会滋生诸多细菌,所以这就要求农民在种植小麦过程中加大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在种植小麦的同时,可在同一土地上播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从而为小麦生长创建合适的环境。在交替播种农作物的同时,可以借助设备翻整土地,以此来避免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袭。
(四)提升播种的合理性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播种这一环节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想提升小麦产量就需要提高播种的合理性。在正式播种小麦之前,需要对小麦生长所需要的温湿度、地质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提升小麦的发芽率,保证其茁壮生长,还应当控制播种密度。如果无法为小麦生长供给养分,那么将不能实现小麦增产增收。一般来讲,同一穴内小麦播种量应当控制在十粒左右。如果土壤温度低于一定数值,那么将阻碍种子发芽。如果土壤温度高出一定范围,那么将会降低种子的出苗率。所以就需要农民采取一定手段合理控制种植区域的温湿度。
(五)做好灌溉好施肥工作
小麦在生长期间如果未能够摄入足够量的肥料和水,那么将会降低小麦蛋白质含量,导致小麦质量达不到要求。
所以在种植小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足够量的水和肥料,从而确保其茁壮成长。
二、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一)播种小麦时添加化学药剂
在播种小麦过程中就需要开始病虫害防治工作,而采取农药拌种的方式效果更佳。使用此种方式不但能够预防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袭,还可以增强小麦自身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传播的几率。在遭受病虫害严重的小麦种植区域务必要进行药物拌种。在挑选药物的时候应当进行慎重选择,保证所选药物持久力强且能够在杀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防治小麦锈病的有效对策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锈病,受时间、症状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将锈病划分为叶锈病、条锈病以及茎锈病。其中条锈病的传染性较强,一般可以从一片叶子波及整个种植区域。此类病害主要借助空气向外蔓延,如果农民未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置,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能够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从源头上加以防范。首先需要保证所播种的种子能够抵抗病虫害。其次,在正式播种之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播种计划。比如说,如果需要播种一百斤的小麦种子,那么就应当将其与浓度在百分之十五的六十到一百克左右的三唑酮进行搅拌,确保种子与水的比例保持在10:1。在拌种之后应当将种子浸泡四到六小时,而后再进行播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为其施加一定的肥料,但应当控制施肥量。一旦小麦在成长过程中发生锈蚀,需要应用指定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比如说借助丙环唑、多菌灵等。
(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相应手段
赤霉病可发生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当中。小麦在最初感染赤霉病时,将会有褐色斑点出现在叶片上。其中,赤霉病的爆发期在小麦开花阶段。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赤霉病出现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抑制,那么任其肆意蔓延就会降低小麦产量。所以就要求农民加大对小麦生长状态的关注度。如果发现小麦感染赤霉病,需要在第一时间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第二,因为无法确定小麦何时出现赤霉病,所以就需要在其生长期采取一定手段进行预防。将甲基保利特等药物按照一定比例与水进行混合,而后喷洒到小麦上面。此外为了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最好每周进行一次喷涂。
(四)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策略
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害虫,其繁殖力较强。如果在小麦叶片、茎等位置出现蚜虫,它们将会吸取汁液,导致小麦叶子枯黄,严重情况下将会造成小麦死亡。在处理小麦蚜虫问题时应当立足于现实实际,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工作。比如说可喷涂浓度百分之二十五的蚜螨清乳。
(五)防治小麦吸浆虫病
麦黄和麦红是小麦吸浆虫的两种类型,它们一般在降雨多的区域出现。在小麦开花和抽穗期更是容易感染吸浆虫病。所以就需要农民喷洒药物,保证小麦健康生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小麦茁壮成长,就需要采取一定手段防治病虫害。若想做好这一工作,就要求农民加大对病虫害的了解,而后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防治,以此来提升小麦产量。
参考文献:
[1]张和琴.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误区及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2021(04):40.
[2]梁凤荣.试论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22):83-84.
[3]陈新峰,赵军涛,张勇,王立涛,刘亚宁,王丽娜.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