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肥牛养殖技术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扎曼太·别克巴依1 古丽娜尔·巴依居马2 努尔古丽
[导读] 牛肉因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备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扎曼太·别克巴依1    古丽娜尔·巴依居马2   努尔古丽·巴亚汗3
        1.昌吉州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2200  2.昌吉州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2200   3.昌吉州玛纳斯县塔西河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2200

        摘要:牛肉因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备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因此,牛肉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位。在新时期视域下,人们对牛肉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供应市场需求,肥牛养殖技术逐渐普及与应用,这对提高肥牛养殖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肥牛养殖技术展开综合探讨,为优化肥牛养殖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肥牛养殖效益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育肥牛;养殖技术;研究探讨
        随着近些年牛肉价格的空前上涨,肥牛养殖占据了尤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在肥牛养殖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养殖技术也越发趋向成熟化,目前正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靠拢。根据近些年肥牛养殖现状来看,虽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技术问题,需相关人员深入研究探讨,为提高肥牛养殖技术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1.肥牛关键养殖技术
        1.1良种选优技术
        选择优良育肥牛品种是提高育肥牛养殖技术水平的关键之处。技术人员在日常选种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以下两方面影响因素:一方面,肉牛品系,肉牛品系可对育肥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为此,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肉牛品系类型,这可为后期培育良种肥牛奠定良好的基础[1]。另一方面,养殖年龄,育肥牛处在不同的养殖阶段,对饲料利用率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更好的提高育肥牛料肉比,就要抓住以下两个阶段,其一,10月龄-1周岁时,此阶段可有效促进育肥牛骨骼、内脏器官、肌肉的发育;其二,10月龄–2周岁,该阶段主要注重肥牛脂肪、蛋白质方面的增长,以此来提高肥牛育肥效果,从最大限度上缩短饲养期,争取做到提前出栏。
        1.2日粮配比技术
        日粮作为满足肥牛日常生长所需营养的关键因素,在育肥牛实际养殖环节,做好日粮的配比工作尤为关键。在搭配日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肥牛生长情况,具体来讲,搭配好的饲养配方均能满足肥牛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量。首先,在设计饲料配方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肥牛的生长阶段,在此基础上,合理更改饲料配方,确保饲料供给水平能够满足肥牛生长需求,并在保证饲料适口性及营养性的同时,合理控制饲料成本[2]。其次,在实际饲养环节,饲养人员要严格遵循肥牛饲养标准,并根据日常饲喂情况做实际反馈与调整。近年来,在畜牧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饲料成本也有上涨趋势,对此,要合理把控饲料配比技术,由于不同的饲料类型有着不同的作用效果,饲养人员要根据肥牛的实际生长需求对料型合理把控,确保最终饲喂效果得以提升。最后,要严格把控饲料中的含水量,饲料在保存过程中,要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避免因长时间储存影响饲料原有性质。


        1.3喂料管理技术
        除要做好饲料配比工作外,做好喂料管理也很关键。第一,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肥牛的营养需求,根据其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饲喂量,综合考虑肥牛育肥目标、生长情况、膘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在保证肥牛日增重的基础上,每天摄入最低的成本消耗量[3]。第二,做好饮水管控工作,有调查表明,饮水问题是诸多养殖户在养殖环节容易忽视的关键因素,如肥牛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缺水情况,就会影响肥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肥牛育肥效果。面对这种现象,就要加强每日用水管理,确保肥牛日摄水量达到35kg左右,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1.4快速育肥技术
        近年来,快速育肥技术已成为肥牛养殖中尤为常见的技术类型,快速育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舍饲育肥,如当地缺乏丰富的牧草资源,就可采用此种育肥方式,有效增强肥牛自身抗病能力,到了生长后期,采用圈养酒槽喂养,进而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酒槽是一种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因酒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度,可有效促进肥牛反刍,预防瘤胃臌气疾病,促进肥牛生长。其二,放牧饲养,此种饲养方式的优势要高于圈舍饲养,但利用放牧饲养需有丰富的劳动力及牧草资源,白天可对肥牛进行放牧,晚上为肥牛补充秸秆、青草等饲料。在补料环节要合理控制秸秆的饲喂量,将秸秆长度控制在4cm左右,同时,积极补充精饲料,确保每日能量供给的充足性。针对于单纯舍饲育肥,既要给肥牛投喂青贮秸秆,还要每日补充适量的精料,并将精料控制在2kg左右,确保肥牛的健康生长。
        1.5管理保障技术
        在肥牛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养殖管理工作,这可直接影响到肥牛育肥效果。实际管理环节,温度对肥牛的日增重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牛舍温度过低,就会加大牛体能量的消耗,因此,要科学合理的维持肥牛体温,避免出现掉膘现象。此种现象目前在养殖业中尤为常见,需养殖人员做好牛舍保温管理工作,定期对养殖舍进行检查,如发现漏风现象,就要及时用稻草封堵。如养殖舍温度过高,还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可根据实际养殖情况在墙壁开孔,合理控制进风量,以保持养殖舍内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4]。除做好温度及通风管控工作外,防疫工作也是日常养殖必不可少的一项,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如未对疫病进行及时有效监控,就会大大降低肥牛养殖效益。养殖人员要加强日常防疫管理,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做好粪便处理工作,清洗消毒饲喂餐具,尽可能减少养殖舍细菌滋生量。不仅如此,在进行消毒管理工作时,可利用石灰、火碱全方面消毒,并做好肥牛免疫接种工作,多措并举保障肥牛日常养殖安全。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肥牛养殖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最为关键,因此,养殖人员可从良种选育、日粮配比、快速育肥、日常管理等多方面从事肥牛养殖工作,从最大限度上提高肥牛育肥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剑平. 高强度肥牛养殖技术初探[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 434(11):54-54.
[2]黄绪晓. 育肥牛标准化生产养殖技术探讨[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 516(12):93-93.
[3]王文震. 关于高强度育肥牛养殖技术研究[J]. 兽医导刊, 2020(2):240-240.
[4]王红丽. 育肥牛养殖的关键技术[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 035(007):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