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古丽·巴亚汗
昌吉州玛纳斯县塔西河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2200
摘要:牛羊是畜牧养殖中占比非常大的一种养殖类型,随着牛羊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牛羊养殖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牛羊养殖的要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数量方面,对于食品健康问题的重视更为严格,细菌性传染病是牛羊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如未能进行相关防治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到牛羊肉制品品质,作为养殖户以及相关防疫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控制,强化牛羊养殖的健康管理。本文主要从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入手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养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牛;羊;养殖;细菌性传染病
对于牛羊养殖户来说细菌性传染病的滋生以及传播会给牛羊养殖经济收入带来严重的损失,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传播速度比较快,波及范围比较广,且控制难度比较大,对于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作为消费者来说,细菌性传染病患病之后牛羊肉奶制品如存在细菌携带情况,同样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性,需要由相关食品监督部门加强相关监督管理,在日常牛羊养殖过程中,强化对于细菌性传染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全力保障食品消费的安全性。
1牛羊养殖细菌性传染病的状况及其病因
1.1羊梭性疾病
羊梭性疾病在牛羊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牛羊多为6-18个月龄的羊只,羊梭性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消化道系统感染所致,春秋季以及冬季是羊梭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时期,部分羊只也有可能在春季发病,羊梭性疾病同样会对小羊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小羊的患病率会有明显上升,一般感染细菌性传染疾病的羊只病症并不明显,小羊发病时的症状多为口吐白沫、嘴唇抽搐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羊只死亡,其死亡之前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死亡速度较快,因此相关诊治以及治疗难度比较大,作为养殖者在牛羊养殖时需要加强对于羊梭性疾病的预防控制[1]。
1.2巴氏杆菌毒
巴氏杆菌病毒的主要潜伏部位为牛羊的粪便之中,养殖者在日常牛羊养殖时需要加强对于牛羊饮食的合理管理,病毒的防控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牛羊染病,此类病毒的来源比较广泛,可能寄生在牛羊生活区域的各个角落,一旦出现牛羊皮肤破损情况,将会加重巴氏杆菌的感染几率,牛羊出现巴氏杆菌病毒感染之后,较容易与其他疾病出现混合发病,比如精神系统疾病或者败血症等,患病之后的牛羊一般会在一天之内死亡,作为养殖户需要及时发现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源头进行尽早处理,以减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1.3肉毒梭菌中毒症
肉毒杆菌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属于厌氧菌类型,主要存在于尸体内,将已经出现肉毒杆菌患病的牛羊肉做成相应食品,如被人食用则可能出现中毒情况,主要是由于肉毒杆菌毒素的积存产生了外毒素,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养殖者在实际牛羊养殖时需要加强对饲料的清洁以及管理,很多饲料中均存在肉毒梭菌病菌携带等情况,如牛羊误食饲料则可能出现中毒死亡[2]。
1.4沙门式菌病
沙门式菌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沙门病菌感染所致,该类病菌广泛的存在于牛羊的饮食之中,此类病菌的源头主要是由于牛羊喂养的饲料不清洁,水源不干净等。除此之外,沙门式菌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发病的群体多为羔羊类动物,其症状主要为精神萎靡、体温过高或者精神状态差等[3]。
2牛羊养殖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2.1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病源的防控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需要加强对于牛羊养殖环境的清洁管理,针对空气不流通或者环境密闭的地区需要加强卫生清洁以及消毒处理,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除此之外,需要根据牛羊生长情况及时进行疫苗的注射,尤其是羊梭菌性疾病发病的高发时期需要加强对于牛羊生长情况的关注,如发现牛羊出现羊梭菌性疾病发病,需要及时进行抗生素以及强心剂的合理应用进行缓解,尽可能降低该病发生产生的经济损失[4]。
2.2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的传播范围比较广泛,由于巴氏杆菌病原种类比较多,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在实际治疗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巴氏杆菌病毒的传播以及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疫苗的合理接种,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降低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几率,同时需要加强对于养殖环境内的通风管理工作,强化消毒处理,保证其饮食饮水的干净,需要加强对于牛羊食物安全性的重视,确保牛羊能够生活在最适宜的温度环境之中,避免由于温差变化过大,加重牛羊的患病几率[5]。
2.3肉毒梭菌中毒症
肉梭菌中毒症的预防需要从牛羊的日常饮食入手,需要保障其安全生长,降低肉毒梭菌的感染几率,养殖者在养殖时需要仔细检查其水源的清洁以及食物的安全性,定时进行动物状态的检查以及确认,如发现出现情绪状态不佳,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养殖者需要加强对于牛羊养殖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视,更好的进行牛羊的保护。
2.4沙门式菌病
沙门氏菌发病主要是由于其饮食不当或者食水不洁所致,养殖者需要从小事入手,适当强化预防工作,针对较容易出现病菌堆积的地方及时进行消毒,按照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放牧以及圈养,同时需保证疫苗的有效性,配备相应药剂,实现对于沙门氏病菌的消除。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细菌性传染疾病的种类繁多,类型复杂,养殖者需要加强对于细菌类传染病的预防,重视在日常养殖中强化疫苗的管理,完善牛羊养殖区域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优化饮食、饮水安全,保证牛羊生活区域内的细菌控制,提升牛羊自身的免疫能力,保证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v.15(06):136-136.
[2]李亚玲.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防治途径[J].中国畜禽种业,2019,015(011):165-166.
[3]冯秀花.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分析[J].兽医导刊,2019,000(014):90.
[4]加娜尔·黑孜尔汗.牛羊细菌病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No.524(08):137-137.
[5]阿布尔汗·阿布.细菌性疾病在牛羊养殖中的防治[J].新农民,2019,000(015):P.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