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江 谢国山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纵观我国国情,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状况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中,若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仅要加大力度促进机械制造工艺的提升,还要保障精密加工技术的有效掌握。为在机械制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发展力。基于此,本文将对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现代化机械
1 我国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现状
我国工业生产逐渐趋于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在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比如技术人员对于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采用合适的制造工艺应用到机械设备及相关部件的生产当中;焊接技术不成熟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工业生产现代化的脚步,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国机械研发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目前的精密加工技术,及时地解决在这些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
2.1 适应性
机械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技术进行升级,并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技术,针对不适合发展的技术工艺应及时淘汰,因此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需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特点,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2.2 关联性
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下,囊括了众多技术,在设计、研发、生产等各项流程中都体现出了一定的先进性,所以机械制造的质量和产品生产的技术有密切联系。
2.3 系统性
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建立在产业新技术的基础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先进性和综合性特点,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应用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不但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现阶段机械加工技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其对系统化的追求,不断对加工流程进行完善有密切的联系。
3 现代化精密加工技术
3.1 研磨加工技术
正所谓研磨加工技术实际是指将研磨对象的表面放入研磨材料,针对所需的主要材料完成打磨工作,在此过程中,借助润滑剂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之间的产生的摩擦力,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研磨效率的教育精密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磨加工工艺往往适用于将原材料以及机械部件完成精密加工的整体过程,在选取研磨原料时应注意观察其粗糙程度,其程度不同,决定了生产效果也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除此之外,它部件可以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完成微小调整,同时,还可以完成精密部件的抛光工作以及打磨工作,严格把控工作部件的误差尺寸,将其控制在0.01mm以内,有力保障机械工艺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3.2 精密切削加工技术
选取精度数值较高的数控机床完成目标加工材料的高精度加工工作。就目前而言,我们所掌握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已经可以保证我们的进刀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即在精密切削加工技术实践应用中,进刀量的精准度达到了微米级,其表面的粗糙程度有效控制在0.03-0.11微米。在精密切削加工过程中,依据不同的需求选取不同切削使用的刀具。其工作原理实际是在刀具相互作用中形成剪切力,并对材料完成切削工作。现阶段,精密铣削工艺、精密镗削工艺以及精密车削工艺都是较为高精密的切削工艺技术。
3.3 微机械技术
微机械技术通常应用在生产产品规模较小的机械设备当中。相对于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流程来说,微机械技术可以对微小的产品进行放大化处理,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程度。该技术在现代的机械产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首先,微机械技术可以对产品进行更加精细的生产,可以生产出一些大型设备不能够生产的产品,比如生产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电子设备对于芯片的精细化程度要求非常高,一些细小的差别都可以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采用微机械生产技术能够提高芯片的精密度,可以更好地对芯片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控。其次,微机械生产技术可以更加敏锐地捕获到产品的信息。其自身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在生产的过程中,微机械生产技术可以及时的检测到生产零部件中的故障和问题,大大地提高零部件的传输速度。
3.4 纳米加工技术
纳米加工技术即将加工精度控制在纳米级,其原理是利用分子、原子的去除和重组实现加工。在我国现有的精密加工技术中,纳米加工技术一直都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在生产计算机硬盘、天文望远镜等产品时,纳米加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精密度。传统机械制造业中,产品加工主要是通过切削工具实现对产品精密度的调整,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中纳米加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利用多种技术进行调整。
4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
4.1 电阻焊接工艺
现代化机械设计中,电阻焊接工艺作为制造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是促进电流与焊接部件的紧密连接,借助电阻热促使焊接点处的金属完成融化,最终实现成功焊接的技术工艺。当代新型机械在设计与制造实践过程中,影响焊接整体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焊接过程中用到的电流、焊接用时的长短等。电阻焊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所参与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把控众多因素,以保障焊接电流的稳定性,于此同时,还要掌控好焊接时间,为提高焊接质量提供有力依据。
4.2 气体保护焊工艺
气体保护焊技术是主要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之一,该技术一般通过电弧对物体进行焊接。气体可以形成气体层对焊接的物体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常见的作为气体层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容易获取,并且该气体的成本较低,对物体的保护作用较好,使用该气体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好焊接。使用二氧化碳的气体保护焊技术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碳气体和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化工行业较为常见的气体之一,可以提高焊缝的质量。现如今,许多化工企业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来开展焊接保护工作,并且将其应用到制作储蓄罐压力容器和化学物质运输管道当中,这体现了气体保护焊技术在化工领域的突出成就。
4.3 埋弧焊接工艺
当前新型机械领域中,埋弧焊接工艺是制造工艺其中一种工艺加工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这种工艺技术具有高效的焊接质量,所以普遍应用到各种工作中。一般较为常见的是针对钢结构类型机械产品的加工。在特定范围内,埋弧焊接工艺若要逐步增强焊接水平,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掌握钢结构本身特征,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焊丝种类以及焊机原料,以上种种因素不仅影响了焊接整体水平,也对焊接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焊接的实际过程中,首先任务应对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务必确保焊丝以及焊剂有效搭配时遵循特定的比例,此时,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焊接时间的浪费,最终实现焊接效率的有效提升。
5 结束语
机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其产业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机械产业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人们对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精密加工技术应用到机械设备的生产中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的效率,促进我国机械设备的设计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刘维平.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1(15):185-186.
[2]方建荣,杨玉贵.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09):250-252.
[3]李峰.研究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21(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