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
山东省招远市统计局
2020年,我市经济运行跌宕起伏,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各行业、各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从二季度开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社会生产逐步恢复,经济运行止跌回稳、稳中有升。
一、2020年我市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2020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7.56亿元,增长3.6%(可比价,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8.64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94.6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4.30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为7.0:42.2:50.8,第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一)第二产业拉动我市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第一、三产业增长势头减弱。
1、粮食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产量下降较大。2020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98.57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54.6万亩,同比下降1.4%,粮食总产量为21.2万吨,同比增长0.6%,粮食单产为387.9公斤/亩,同比增长2.0%。其中夏粮总产量为10.7万吨,同比增长2.8%;秋粮总产量为10.5万吨,同比下降1.6%,花生总产量为6.6万吨,同比增长19.5%。我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有设施农业5151个,当年新建200个,全年的水果总产量为72.1万吨,蔬菜、瓜果产量为17.9万吨。
2020年我市畜牧业产值为19.3亿元,同比下降8.8%。畜牧业产值下降主因是生猪和家禽产量大幅降低,年末生猪存栏量为28.0万头,同比增长13.0%;出栏量为26.8万头,同比下降44.0%。大牲畜存栏量为2.1万头,同比增长18.1%;出栏量为1.7万头,同比增长12.5%。家禽存栏量291.7万只,同比下降38.1%;出栏量921.2万只,同比下降25.5%。奶类总产量为1.2万吨,同比增长22.3%。水产品总产量为7.7万吨,同比下降0.5%。
2、工业生产先抑后扬,年度利润大幅增加。2020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业生产出现大范围的停滞,从二季度开始企业生产稳步恢复,各项指标增速不断提高,到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103.2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同期提高18.4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87.9亿元,同比增长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1%,比年初提高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较好。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1173.2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利润完成45.9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比同期提高64.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比收入增幅高出32.4个百分点,是“十三五”期间的最高增幅。全年工业用电量为30.9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7%,增幅比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增速放缓。202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幅比同期下降8.4个百分点,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0.8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速放缓主要是受批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等行业增幅下滑的影响,2020年,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7.8亿元,增长1.4%,增速比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5%,增幅比同期降低9.8个百分点,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0.6%,增幅比同期降低4.9个百分点,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个百点。
(二)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投资和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1、对外贸易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2020年我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73.7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完成68.4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同期提高24.1个百分点;出口额完成105.3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方面,全年新批项目数37个,同比增长68.2%;合同外资额为5.9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增幅同比提高52.4个百分点。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20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增幅比同期低3.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0.2%,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2%,增幅比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全年资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为43.6亿元,同比下降1.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3%。
3、贸易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复苏难度较大。2020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5.1亿元,增长1.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2个百分点,比同期下降6.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增长1.2%;乡村增长1.7%。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来看,2020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9%,除了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六类实现增长外,其他类别销售额全部下降,下降面为71.4%。住宿业从疫情中恢复较慢,2020年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9.1%,餐饮业小幅增长4.1%。
(三)财税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居民收入小幅增加。
2020年度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4.75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比同期提高1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03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支出完成60.17亿元,同比增长0.2%。税务部门税收收入完成48.47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2020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414元,增长4.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33元,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990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91元,增长5.3%。
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几点建议
1、统筹兼顾,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近几年的环保整治和各种瘟疫的流行,将我市畜牧业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完全暴露,要提高我市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提高我市畜牧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整合现有的畜牧养殖企业资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指导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养殖经验,引进优良品种,使我市的畜牧业产业拥有专业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便捷的销售渠道,提高生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稳定一产的基础地位,夯实工业的主体地位,促使产业链向三产延伸,推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要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传统的耕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积极推进农业的转型发展,鼓励农民搞特色经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壮大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提高我市设施农业的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坚持工业兴市主体不变。整合现有的生产资源,鼓励企业提档升级,将原有产品提升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开发新产品,将产品向更精细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企业从多而粗向精而专的转变。培育、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一、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链向三产延伸,形成一产稳定、二产稳健、三产稳增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