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任局长抓基础 筑牢统计基石——招远市统计局四十年统计规范化建设纪实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朱婧
[导读] 基础不稳,数据不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朱婧
        山东省招远市统计局
“基础不稳,数据不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王维章、郝兆英、黄文周、杨之淼、姜志和、马立海、郝玉凯、韩涛,山东省招远市统计局自1980年建立40年来,先后八任统计局长,八任局长工作上虽然各有千秋,但始终传承不变的是牢牢抓住基础建设这个根本,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常抓不懈,不松气、不松手、不松劲、不松套,每一任局长都能传好这个接力棒,40年来,招远市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一、 抓好基层队伍建设不松手
        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而要保障这个生命线必须有一支坚强的统计队伍。统计局成立之初首任局长王维章和局领导班子就把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1983年,发动号召全市在职统计人员参加全国统计干部学习,局长带头学,那年全市有360多名干部参加学习,320多人在全国组织的《哲学》考试中一举过关。在以后组织的各种学习中,统计人员都能积极参加。目前招远农村统计人员都能达到中专以上文化水平,企事业统计人员都能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新的经济业态和模式不断出现,对统计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统计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统计队伍不稳定的现况与新形势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招远市多措并举,积极完善和创新统计人才培养机制,分类型、分层次对局机关、乡镇和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一是业务培训常态化。先后开展了“统计学习年”“统计素质提升年”“统计培训提升年”等活动,开展“五个一”活动、“1+1”结对子互帮互促活动,形成AB角,增强工作的互补性和配合性;先后聘请专业授课老师对市镇两级统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宏观经济形势、统计分析信息写作、GDP核算、继续教育等相关专业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适应不同的岗位,实现一专多能,更好地适应统计改革的需要。二是定期检查与阶段培训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每年组织一次乡镇统计基础工作集中检查,检查涉及13个专业,各专业针对检查和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逐一解答,使统计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调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圆满完成各项调查任务。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招远市与专业院校联系,每年联合举办1-2期高层次的培训。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两学一做”演讲比赛和全体人员拓展训练,聚人心、树形象,不断提升统计干部的精气神,全面展示统计队伍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整个统计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一人懂多岗,一岗多人懂”的局面,适应复杂环境对统计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统计站建设不松气
        乡镇统计站是农村统计工作的前沿阵地,抓好统计站建设才能带动“双基”建设。在抓好实体型统计站过程中,招远的八任统计局长没有松过气,永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抓到底。统计局成立之初,乡镇统计站一片空白,黄文周局长跑断腿磨破嘴,从最初的人员、场所、设备入手,像攻碉堡一样,逐个乡镇做工作,建起烟台市第一个复合型统计站。经过近40年几任局长的努力,目前招远市14个镇(街道、区)均成立实体型统计站,站均统计人员达到3人以上,并且全部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学历,均具有统计从业资格证;政府各双管单位、村(居)委会和“四上企业”均设有1-2名专兼职统计人员,形成了以统计站为中心、政府双管单位为补充、村级和企业为依托的三级统计工作网络,保证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招远市各镇(街道、区)统计站人均配置一台电脑,笔记本电脑、网络打印机、独立办公电话、档案柜及桌椅齐全;2016年我局投入15万余元,为各乡镇架设以光纤连接为特点的高速、便捷的统计专网,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运行速度;为各乡镇购买加密移动硬盘、档案盒等,进一步规范资料管理;部分乡镇专门为统计站购买先进档案装订设备,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证。招远市近几年以专业统计为基础,着重抓好对辖区内各部门资料的搜集和管理,市局统一布置各主管部门需要报送资料的格式和内容,各乡镇统计站统一搜集财政、工商、银行、教育体育等20多个部门的年报、季报资料,并加工整理,形成1990年以来乡镇综合统计资料,为领导及时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导工作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三、推行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松劲
        从1992年开始招远市积极响应省统计局的号召,在全市推广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打铁先要自身硬,从统计局业务人员开始,勇当规范化建设排头兵,从最基础的档案装订开始,建档案、建台账、建网络,每个季度检查,立查立改,检查结果与全年岗位责任制挂钩,这项检查制度招远市统计局已经坚持了27年。为了推进全市统计规范化工作建设,我们在全市实行“三个统一”:
        统一设计制造统计标牌、图版、统计工作制度。先后建立了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统计工作职责、业务学习培训制度、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制度、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8项统计工作制度,以此来规范各种统计行为,确保统计活动依法、依规进行。
        统一建立基层统计人员信息管理档案。每年召开年报会议时,我们会要求各个专业的基层统计人员填写《统计人员信息管理卡》, 建立电子信息管理档案,将各村(居)委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全部纳入管理,并及时进行更新,形成完整的基层统计人员信息管理档案,方便了统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局里工作人员与基层统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统一搜集和整理双管单位的档案资料。按照统一部署,乡镇各种年度资料和各部门、企业年报一律按档案管理要求归档立卷;季度、月度资料按照统一格式和要求装订、归档,保存5年。
        四、强化历史资料整理不松懈
        统计历史资料是统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招远市统计局建局之初就把统计资料整理提升到一个高度来认识。每月都有月度资料,及时提供给领导,年度都会编撰统计年鉴,使统计数据得以历史留存。不断补充、完善镇级、村级历史资料。在整理的1949-1988年分乡镇、分村历史资料基础上,2008年整理出版了《招远市农村历史资料汇编——改革开放三十年》分乡镇历史资料和1978-2008年分村历史资料;2016年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对近几年新增指标进行补充完善,并将分乡镇、分村历史资料从2009年整理到2015年。通过不断的努力,招远市从1949-2015年县、乡、村三级历史资料全部整理完毕,为今后研究招远、评价招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为了保证全市历史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全面性,准确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全面翔实的历史统计资料,招远市对1949-2015年统计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由于资料跨跃年度长,期间指标变化大、涉及部门广,招远局积极与部门沟通协调,各专业人员通过查阅大量部门档案,到档案局查找等方式,对全市新中国成立后66年来(1949-2015年)的各行业资料重新进行整理,特别是将1990年以来新增加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民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内容补充、完善到历史资料中,编辑出版了《奋进中的招远——66年国民经济发展回眸》,反映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招远市的发展变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