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储运中油品损耗分析及治理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钟齐放
[导读] 石油化工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装置加工过程中的损失,二是储运系统造成的损失
        钟齐放
        四川石化 四川省成都市 611930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装置加工过程中的损失,二是储运系统造成的损失。储运系统损失包括油品蒸发损失、装载损失、储存、运输和通风损失以及油罐清洗损失。以蒸发损耗为例,蒸发损耗占储运系统总能耗的75% 以上。蒸发的油污不仅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还引起了火灾。认识储运系统油品损失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提高油品质量,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途径
        石油工业不同于其他工业。它关系到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一些行业的命脉。由于其不可再生的特点,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和发展前景,使其在世界上有一定的立足点。石油开发过程中有许多环节,造成石油储量损失的原因很多,包括设备的老化程度、人员的技术含量等,每个环节的问题都会造成石油资源的损失,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因此,为了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必须对油库储存损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和预防,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油库储存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使整个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1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分析
        1.1油品的蒸发损耗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储运压力和温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储运油品的蒸发。当蒸发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油品质量会相应下降。油蒸气进入空气后,会污染空气。无论是储存还是运输,空气中都含有大量的油气,这将导致高危因素。遇到高温或明火后,容易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油品的蒸发。
        1.2大呼吸损耗
        大呼吸损失是指由于油品进出油罐而造成的油品损坏。当使用大油箱收集石油时,石油很容易蒸发,与油箱中的天然气相互作用。蒸发后的油会被罐内的空气带到外面的空气中,造成油的流失,收发环境中空气中的油含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当油被送出时,罐内液体的体积会减小。相应地,气体体积增大,压力降低,外部空气进入油罐,造成油气混合。因此,定期收发油品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油品的损失。经过计算,损失率很大。
        1.3小呼吸损耗
        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油耗,我们称之为小呼吸损耗。当温度变化时,空气和油都会膨胀和收缩。当温度升高时,油箱通过呼吸阀排出部分油气混合物。当温度降低时,一些外部气体将进入油罐。这个过程也会造成一定数量的石油损失。如果外界温度变化频繁,微小的呼吸损失也会造成大量的油脂损失。对于储存环境温差较大的区域,或者昼夜温差较大的局部环境,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以避免温差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油耗。1.4其他原因的油品损耗
        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造成油品的损失,如油罐的泄漏、输油管道的脱落等。当油被储存在油罐里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油的压力。如果输送管道或储存物品发生泄漏,而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也会造成大量的漏油和大量的损失。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员工不注意,就会出现误操作,造成一定的油耗损失。虽然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员工仍需控制操作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油品储运降耗的有效途径
        2.1建立石油安全储运长效机制
        要完善石油安全储运体系,明确石油储运的目标和人员的具体任务,把石油储运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强调责任制,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石油储运队伍;其次,建立油品安全储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规划油品储运方案,并通过模型分析判断方案的可行性,找出造成油品流失的相关因素,制定应急措施,最后,扩大电子检测监控系统的覆盖面,使油品储运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严密监控,实现现代油品储运的精细化管理。


        2.2输油管道系统的合理选择
        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运输方式和运输方式的合理性。目前,输油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铁路、管道和船舶运输方面。为了有效地提高安全水平,应尽可能地选择管道输送,以保证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提高输油的安全系数。另外,要尽可能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在使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应尽早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石油运输的安全。采用封闭式集输工艺设计,可减少油品蒸发损失,形成输油管道内的液压系统。上下站之间的压差可以用来保证正常的运输。另外,合理使用电子检测系统,避免了漏油和泄漏,解决了安全运输的隐患。
        2.3落实设备工具的检修保养工作
        在储存和运输石油之前,工人需要仔细检查所有部件,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注意检查是否有渗漏。一旦发现装置泄漏,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倒置。在储运期间,应定期使用各种计量仪器,对设备工具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坏率。为了规范员工的操作方法,石油企业需要不时进行教育和培训,说明石油储运设备的正确维护方法,以及在储运过程中的要点和解决方案,将有关知识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个员工,使他们能随时阅读和查看,并结合实际指导,不断深化员工的实力。
        2.4运用和完善油气回收技术
        在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有吸附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活性纤维、硅胶等。在实际应用中,吸附剂可以吸附表面的挥发油成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温度和压力,可以对油气吸附组分进行合理分析。吸收法常用于收集煤油、轻柴油、汽油等石油。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常压和常温油气吸收和常压和低温油气吸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安装吸收塔,通过油中挥发性组分与吸收剂的充分接触,将烃类组分溶解,然后吸收。吸收法具有工艺简单、吸收率低的特点,常用于大型气体混合物或油库的油气回收,冷凝法主要采用制冷技术,结合热交换器的应用,代替油气的热量,将油气成分从气相逐渐提高到液相,以进行油气回收。在冷凝法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油气挥发组分的压差随温度的变化,结合合理的温度调节,使油气挥发组分的蒸发压力处于饱和冷凝状态。由于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冷凝程度极低,一般需要使用 -70.0 ° c 至80.0 ° c 的冷藏箱; 膜分离法主要采用特殊材料聚合物膜在一定压力下从空气中分离油气挥发性组分。
        2.5改进油品储运方法
        严禁使用固定顶油罐储运油品,严禁使用浮顶油罐储运轻质油品。通过计算,如果气体空间的体积为零,就不会有油蒸发。如果使用浮顶罐,浮板与油面的距离过近,没有间隙,没有可蒸发的气体空间。在油库建设中,应首选浮顶油罐。
        2.6控制油品储运过程
        油气可通过液态密闭装置进行循环利用。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油品的储运损失,根据实际储运情况,通过管道协调严格控制油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协调时间,达到良好的协调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明确油品的储运过程,实现储运的简化。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取消中间罐和排气罐,并根据储运背景,合理选择油品的收发时间和地点。油品的发送和接收时间应设定在早晨温度升高前和温度下降后,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发送和接收油品; 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油品的储运过程,明确具体的操作过程,从根本上控制不合格问题造成的油品损失。
        结束语
        总之,合成氨工业在国家粮食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国的粮食供应,而且影响着全国的能源消费,因此,合成氨工业的节能减排应受到高度重视。氨工人工业的节能减排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结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采用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严中华.油气储运中的管道防腐问题[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5):32-33.
        [2]田有盼.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4):14-15.
        [3]刘广明.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7):16-17.
        [4]王江梅.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6):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