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邱实
[导读] 在十九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号召之后,国家更加重视国有资产的管控,提高国有资产安全性
        邱实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3
        摘要:在十九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号召之后,国家更加重视国有资产的管控,提高国有资产安全性。同时,国有企业本体也在积极做出改革,通过构建“大监督”体系,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保障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同时通过构建“大监督”体系,可以约束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保障企业内部的纯洁性,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进行阐述以及思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思考策略

        前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以及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号召,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大监督”体系在国有经济中的影响。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现实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大监督”体系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从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将对实际的国有企业的“大监督”体系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望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意义分析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持续性的发展,就应该从自身的改良出发,提高企业自身的抗击力和竞争力。企业通过构建“大监督”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整体的风气。首先通过“大监督”体系使企业的运行过程透明化、公开化,保障企业内部的廉洁,抵制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其次通过构建“大监督”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抗击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奉献,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通过构建科学的“大监督”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有企业的监督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有偏差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内部是否安定关系着一个企业的永久性发展。在部分国有企业内部仍可能存在一些腐败行为,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有一部分员工存在思想意识偏差问题,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以及反腐败工作,侥幸心理以及对权利或者金钱的渴望推使他们逐渐走进深渊。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但是一部分员工却认为自己对于企业的发展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因此很容易出现懈怠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负责人缺乏管理经验,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党内监督体系,导致企业发展逐渐僵化,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1]。
(三)监督信息共享不够
        在企业的内部监督过程中,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该企业部门之间配合,增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监督合力,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依据等原因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一些障碍,从而影响了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通,降低了企业内部的配合[2]。
(四)纪检监督力量薄弱
        虽然在每个国有企业内部均设有监督部门,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职责分布不明确。

在上文中有提到在部分国有企业中的员工存有思想认识偏差,便会导致监督部门内部出现混乱,从而影响监督部门工作的执行;其二,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由于国有企业对于监督体系的忽视以及缺乏经验,导致不能及时建立与本公司发展相符的监督体制,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监督的正常运行。
三、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组织协调机制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多个组织和部门,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负责人更加应该注重加强组织协调的机制。首先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将将整体的监督部门细分为纪检、检查、内审三部分,各部分各司其职,提高监督部门的监督效率。其次可以监督部门以及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各部门的配合度,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另外,加强各部门对监督部门的配合,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最后,明确监督部门的责任范围,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提高对监督体系的重视,将责任机制落实到位,提高监督部门的执行力,扩大其影响力[3]。
(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监督体系的有效沟通,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首先企业领导人应该注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一个成功的企业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鼓励发展企业内部的共享理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通过在企业内传播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素养,从而加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其次,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人和万事兴”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建立共享信息资源,跨越人为障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最大效能。最后,建立企业内部的共享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属于本企业独有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企业内的等级关系,促进信息的实时共享。总之,通过提高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共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劳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
(三)加大专项监督检查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其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多样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监督加大了一定分难度。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监督制度,安排具体的专项监督。企业也应该安排专业的监督人员并且进行定时的培训以提高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相关技能,在进行监督时能够以专业的角度进行判断,从而提高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发挥文化引导作用
        一个企业的运行的好与坏不仅仅和他的实际行动有关系,还与企业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个企业的成长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格。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通过将良好的企业文化传递到每个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各员工的工作行为,促使员工提高职业素养。
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应该加强企业管理,重视企业的“大监督”体系。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有企业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做好企业内部各监督部门之间沟通,制定合理的监督体系,并且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实时灵活的更新企业的监督体系。将“大监督”体系纳入到各部门的运行中,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娟娟.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几点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22(04):56-59.
        [2]刘飞.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构建的几点认识[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0,33(04):99-101.
        [3]玉志作.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67-68.
        [4]毕晓龙.国有建筑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0(06):177-178.
        作者简介:邱实 男 河南 汉 1985年7月 大学本科 工程师 巡视巡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