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凯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城分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现如今的公路交通设施设计逐步完善,设计建设极为紧密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先设计建设的公路体系等级基础相对较低,综合运输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的交通运输基本要求,再加上原有公路施工质量不高,在后续的使用运行过程中逐步出现多种病害问题,为此建设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开展维护修养工作。公路整改扩建工作的开展,可满足现阶段的交通运输需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因此相关部门及企业需重视公路路线整改扩的合理设计,有效适应社会以及汽车运输需求。
关键词:公路;整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点
1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一是,公路改扩建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不同公路群体的需求。在改扩建过程中,路基、线形等因素会对公路改扩建产生很大的制约。为满足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公路改扩建工程分为三个部分:,设计者需要将公路改扩建设计与公路原有的设计功能和形式相协调,尽量减少对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在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路体系的同时,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建筑。
二是,在公路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阶段,改建路线的平、竖向设计可选择三条线路上分布的构筑物作为基础参考数据,以实现原公路线路与设计公路的最大线性拟合。
三是,在公路改扩建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利用相关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拆迁活动。同时,对公路周边环境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公路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地理环境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得以应用,减少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加强对周围环境污染的控制。
四是,改扩建公路具体施工过程易受施工区地形条件影响,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和施工较差,而改扩建公路施工队伍往往需要重新选择施工路线。为使原设计公路路线与改扩建公路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衔接,有必要在原设计路线的基础上提高公路线形设计水平。因此,公路施工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丰富理论知识结构,充分熟悉当地的施工路线和地形,最大限度地保证公路改造工作的高效开展过程。
2公路改扩建设计要点
2.1旧路面材料综合再生利用设计
1)对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等。目前对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设计发展和应用较为成熟,较多省市颁布并实施相关技术指南或规范,一般再生后应用于路面面层或基层结构。
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半刚性材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综合再生利用设计主要指集中破碎再生后再生料的应用。应尽可能提高旧路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率并应用于设计工程项目,避免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通过碎石加工工艺,将废旧路面材料进行破碎,其再生利用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6.5mm。
3)对再生成品集料可分为粗骨料(粒径>5mm)、细料(粒径≤5mm)及细粉等,其中粗骨料可用于半刚性基层(底基层)、贫混凝土基层以及路缘石、边沟、排水沟等交通附属设施的建设,用于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时,其掺配比例应控制在70%以内;细料可通过制砂机制成再生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水稳材料的设计;细粉可用于建筑圬工材料。
2.2边坡生态防护
根据绿色公路防护工程设计的核心思想,结合自然条件,减少路基开挖对自然植被造成的破坏。
(1)项目全线填方边坡坡面采用草灌混植生态防护,选用适宜当地气候的乔、灌、草、花等植物综合搭配,形成立体、多样的植被结构,增强边坡生态系统的抗冲刷性能及稳定性。(2)对于稳定的挖方边坡,根据边坡高度、土质情况,采用三维网土工网植草或厚层基材边坡绿化技术,提高边坡的防冲刷性能,在满足边坡防护的基础上,迅速恢复自然植被,提高公路绿化覆盖率。(3)对于高陡边坡,应先采用锚杆框架等工程防护进行支护,框格间满铺植生袋,使工程防护融入自然环境,体现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2.3公路直线设计
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过程中设计应用范围最广的路线设计就是直线公路设计。常言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因此在施工区地势较为平坦并未有较大物障碍的区域,设计人员常常采用直线公路设计方案,而笔直平坦的行驶公路也会给驾驶人员留下良好的行驶印象,在具体行驶过程中不会出现弯道撞车或是曲线行驶路线难驾驶的问题,但长期的公路直线驾驶,车辆驾驶人员极易产生直线驾驶惯性,一旦前方出现转弯路段时,驾驶人员倘若注意力不集中,极易出现车辆颠覆、倾斜的问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改扩建公路的直线路段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直线公路工程建设过长的问题,确保过往车辆人员的生命安全。
2.4公路纵断面设计
在改扩建公路纵断面设计中,改扩建公路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当地岩土工程质量和施工区原地质环境,确定改扩建公路的道路等级,确定改扩建公路的最大承载力。同时,改建和扩建公路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原公路的承载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公路路面和公路路基是否有连续应用的可能性。进而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效改扩建公路设计方案。纵断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根据施工区公路运输的要求,确定设计道路高差、路面沉降系数、地基土环境和路基承载面。同时,要借助图纸完善公路基层处理方案。具体来说,在改扩建公路纵断面设计过程中,要派专业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既有公路高程进行准确测量,确定是否有明显破坏。同时,在确定原路面沉降值后,必须确定原地下基础条件,最终保证改造后扩建公路的相应设计方案,降低公路地下基础沉降系数。如果在改造和扩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原公路路面和地下基础设计不能满足道路正常运行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原路面材料回收后,规划原路基系统,根据公路承载力和公路施工宽度的要求,对公路路基环境进行优化,重新铺设处理后的路面材料,确保改建扩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符合基本要求。有效降低改扩建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
2.5公路横断面设计
在改扩建公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公路改建区的具体地貌条件开展设计工作。公路横断面设计相对简单。平缓地区公路横断面设计主要采用全铺筑设计方案。陡坡施工区主要采用半填半挖的路基设计方案。在改扩建设计过程中,经常采用路面拼接方案。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横坡情况的核实。在保证原公路路面横坡设计不发生相应变化的前提下,将路面拼接面积误差控制在合理的施工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改扩建公路的施工安全性。
结论
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改扩建公路施工项目只增不减,为此需要妥善解决改扩建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公路改扩建工作开展质量,以发展的眼光设计改扩建路线施工项目。为此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改扩建公路的横断面、纵断面以及平曲线的设计工作,做好改扩建路线的平面、纵面拟合工作,提升改扩建公路的设计施工质量,有效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琦玮,顾春晓.关于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21):166-167.
[2]薛长龙,刘兴旺,程国柱,等.基于驾驶人特性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作区上游限速值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03):45-51.
[3]严琦玮,顾春晓.关于公路工程中改扩建公路路线以及路面路基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2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