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的正确判别和确认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 王爱华
[导读] 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计量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王爱华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710003  

        摘要: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计量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时至今日,计量检测设施也是在逐步向着多参数、自动化采集测量数据以及借助计算机处理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相继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但是这类型非常规性质的计量仪器在检定其计量特性的过程中,却是缺乏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目前,计量技术机构在检定计量仪器计量特性的工作中使用的方法都是对计量仪器的计量量值进行相应的溯源,在全面检查其功能之后,出具对应的计量校准证书,但是这个证书上却并没有直接给出相应的合格与否的结论。如此一来,计量仪器的使用以及管理人员就需要针对这个校准结果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本文从校准工作的工作流程分析入手,就如何判断校准结果的正确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检测;校准结果;判别和确认
        一、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进行校准的工作流程
        1.1 校准证书基本内容的确认
        校准机构在对仪器进行校验之后就需要出具相应的校准证书。而在判断校准结果是否正确之前就需要针对证书中包括的诸如校准结构名称。资质编号、证书编号、委托方名称、送检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校准日期、依据,所使用的主要校准用仪器。环境条件数据、数据、结果以及复校的间隔时间进行确认,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确认所选择的校准机构自身的资质合格与否。除此之外,仪器设施的基础信息以及校准依据的确认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确认仪器设施基础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送检样品名称、规格及出厂编号上的一一对应。
        1.2 校验结果确认
        在仪器设施的校准证书上并不会直接给出仪器合格与否的结论,这时就需要仪器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校准结果的确认工作,原因就是仪器的操作人员对于仪器设施上的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方法最为清楚。对于初步得到的检验结果,仪器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多次实验的结果进行比对,以及与之前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比如在使用气压表测量被测气体的气压时,对于初次的结果需要对比历史数据,并且多次反复测量,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
        1.3 校准确认记录以及确认结果的应用
        仪器设施的操作人员在开展相应的校准确认工作之时,需要准确认真填写校准确认记录,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表格形式予以体现,就是将仪器设施的全名、编号、型号、规格、确认结论等内容予以完整准确的填写,在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之后将原文件予以存档。
        二、如何正确判断计量检测设备校准结果
        2.1 从校准的仪器特性类别差异出发
        计量仪器在诸如测量重复性、灵敏程度、分辨力、漂移等各有差异的计量特征和仪器在示值上的误差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匹配。举个例子,如果出现了重复性误差超过示值误差的情况,就说明仪器自身的稳定性较差,无法应用到正常使用之中。在正常情况下,仪器自身测量重复性误差应该小于等于仪器示值误差最大数值的五分之一。一般来说,在客户不提出一些特殊要求的前提下,校准机构基本上是不会将仪器的测量重复性结果这一类的结果呈现在校准证书上的。在这种情形下仪器的操作人员需要自行开展相应的重复性实验。也就是在重复性的条件之下,通过使用该测量仪器针对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对象进行多次的独立性质的重复测量,将测量中得到的每一次的测量结果使用 Yi 进行表示,那么其自身的重复性 s(yi) 就可以使用如图 1 的贝塞尔公式进行计算。而在公式中的 y 就是经过多次测量之后得到的算术平均数值,其中的 n 就是总体的测量次数,最少不得少于 10 次。

图 1 贝塞尔公式
        2.2 从校准使用技术出发
        校准机构在正常情况下都会在校准证书中将本次校准所使用的技术依据予以注明,如果是从相应的国际级、国家级、区域或者是行业内部发布的技术规范入手进行的校准工作,在判断其校准结果正确与否的过程中只需要做到从使用技术的规范要求来判断以及确认最终的校验结果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能否满足使用的需求即可。这种技术依据下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囊括了仪器自身的示值误差、准确度的等级、测量重复性、相应特性等等方面的计量特性。如果使用的技术依据是从知名的技术组织以及在相关科学期刊上的公布的,还有部分技术的依据是计量仪器制造方本身规定的方式。这一类型的校准方法中可能不全面包含或者是完全不包含如上的这些计量特性的全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到从校准结果是否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入手,进行计量结果的判定。校准其本质就是为了将计量仪器所展示的量值和对应从标准出发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予以确定的一种操作。也正因如此,在实际的校准之时基本上都会使用高于被检验仪器等级的计量标准所提供的约定真值与被检验仪器自身的示值二者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将仪器自身的示值误差予以确定。而这个示值误差有如下的三种表示形式:第一,绝对性质的误差。这个误差就是被检验仪器的示值减去计量标准下重复出现的量值(约定真值)得出的具体数据。第二,相对误差。就是绝对误差个约定真值的比值。第三,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和被检验仪器的标称范围的上限数值比值。[2]如此一来,在判断以及确认校准结果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依据校准证书上的示值误差结果是否超出了从校准依据出发的误差最大值即可,也就是这个示值误差在小于等于这个误差最大值的时候就可以判定为合格。
        2.3 从校准之时所用计量标准出发
        在校准证书中往往都会将当时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以及测量范围等技参数信息予以标明。在确认和判断校准结果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到检查校准证书中的所用的计量标准准确度等级或者是误差允许的最大值是否要超过被检验仪器在准确度以及误差允许最大值上的实际要求。同时还需要检查校准证书中所用的计量标准是否将被检测仪器的测量范围予以覆盖。[3]
        三、总结
        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计量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也促使其向着多参数、自动化采集测量数据的方向发展,但是检定其计量特性的过程中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检定规程作为工作依据。这就需要仪器的使用人员针对校准机构的校准证书进行校准结果的判断以及确认,其具体流程就是校准证书基本内容的确认、校验结果确认以及校准确认记录以及确认结果的应用。在判断校准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从校准的仪器特性类别差异、校准之时所用计量标准等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